“工具”与“人文”,岂能厚此薄彼

时间:2022-08-16 11:34:43

“工具”与“人文”,岂能厚此薄彼

课改首次把“人文”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目的是让师生通过语文学习回归到人文的本义---人性本真,即真实、自由、个性地做人,做真实、自由、个性之人。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对“人文”存在太多人为的歧解,把“人文”理解成思想政治教化,更有甚者,在教学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肢解出来,视作“人文”,并在此下足了力气。本来应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个性感悟(这种收获是隐性的),却偏偏让学生说出个为什么喜欢,“你打算怎样赞美”(或唱或跳或画),“你要怎样做?”等等,在引导孩子编造假话,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是言不由衷的。也就难怪有些教师把语文课上成班会课、表演课、综合课、多媒体课,或唱或跳,声光电乐,非常热闹。唯关注内容、主题、情节、结构、作者的思想等,独不关注“文字”及“文字之妙”。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对语文的性质作了科学的界定。把“人文”与“工具”隔离开来,或者人为的厚此薄彼,都是有悖课程理念的。语文教学的根本植于人文,而语文教学的人文一刻也不离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回归语文教学的“人文”之真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引起了教师们一场争论。语文课堂上,老师问学生:“想一想,冰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学生甲:“变成了水,流走了。”老师给予了表扬;学生乙:“变成了泥。”老师也表示了肯定。当一个小女孩回答说:“冰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时,老师评价说她回答错了。其实,小女孩在“用我口说我心”,不仅不失真实,而且很有个性,体现了人性本真。

“人文”之“真实”不同于客观的事实,更不是编造的事例。上语文课,若师生均能身心自由,真诚,平等相待,与文本、与对方,真心沟通,真情交流,就是人文。

如《桂花雨》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摇花乐的有关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插图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和作者一同分享童年的欢乐。

师:同学们,桂花摇落时的情景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那它美在哪里呢?

生1: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生2:桂花像夏天的雷雨一串串地直落下来,顷刻间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花地毯。生3: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师:同学们描述得真美,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桂花轻轻地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

生: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

生: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了,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这使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

与文本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同歌舞、共欢笑,情感饱满,充满魅力。这就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根本,人文血脉,是语文教学真实、自由、个性的本然所在。

二、回归语文教学的“文字”之本

“语文课改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语文老师首先要是文字师。”(自《中国教育报》2005.6.22)语文的人文精神,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最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当然,这里强调文字,并不是又回到工具性,而是强调提高文字素养的精神意义。

如:《小稻秧脱险记》教学案例: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且把它写到黑板上。

(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片刻,上黑板写下了词语:激烈、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师:哦,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碰到困难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它们,好吗?

生:好

……(分角色表演读)

师:(当小稻秧)“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叫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学生)他们应该怎么办?生:他们应该继续嚷,小稻秧坚持不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师:哦,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只是吵吗?

生:他们应该一边嚷,一边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快。营养在地里呢!(“杂草们”一拥而上,你争我夺;“小稻秧”没精打采地低下了头。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

师:瞧,杂草们一拥而上,凶不凶?(生: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们讲道理吗?(生:不讲)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们愿意听小稻秧解释吗?(生:不愿意)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座位吧!(学生大笑)

这几个词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文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在这一节课上,通过动作的指点、语音的点拨、情境的体验,使得感悟水到渠成。教者是充满智慧的,他没有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让学生机械地硬背词语意思;而是借助情境去启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悟。教者是充满情趣的,与学生一起尽情地读,尽情地说、积累语言,在轻松愉悦中得以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镇第二中心小学)

责编 / 李富霞

上一篇:让《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堂“动”起来 下一篇: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