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石趣赏

时间:2022-08-16 11:07:39

中国印石趣赏

印石即印章石简称。中国印章产生得很早,从目前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殷代已有玺印存在。由此可见,我国印章发展至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印章作为凭信工具已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应用普遍,从官署仕宦到布衣百姓,从官印到私章。它是权力、地位、身份和凭信的标志,也是社会活动和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物。古代印章材质以铜、玉为主,间有金、银、牙骨等。到了唐代出现堂、室、斋、馆之号和诗句闲章,印章开始从单纯的凭信工具发展为与书画紧密结合的独特艺术品。自元代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开文人以石为印之先河,自篆自刻逐渐兴起,使印章艺术脱离专门的印工制作而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门类,促使明清篆刻艺术的勃兴。由于印石材料质地温润,硬度适中,满足了书画家们自篆自刻印章的欲望,大大推动了创作的繁荣。印章上端刻有图案、动物、植物装饰者称为“钮章”、“雕头章”;不雕饰者为“白章”、“平头章”等。前人往往把印章和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因印章有欣赏和实用的双重价值,更为文人雅士所把玩和收藏。

中国印章石矿主要分布于沿海的中生代火山岩中,自东往西分作三个生成矿带:浙东――闽东――粤东矿带、东北东部――鲁东矿带、大兴安岭――燕山矿带。其中以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地最为闻名,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寿山石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郊约40公里的寿山乡,矿脉散布于乡间十几公里方圆的群山溪野之间。产量丰富、品类繁多,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个大类,计有150多个品目。除田黄石、芙蓉石之外,还有水晶冻、高山石、荔枝冻、都成坑、善伯冻、鹿目格等品种。寿山石被人们发现并用作雕刻材料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宋朝开始大规模开采。明朝以后,用于印章材料,倍受篆刻鉴赏家赏识。

青田石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山口、方山等处,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石质精纯、细嫩,微透明具有滑腻感。色彩有白、黄、红、绿、青、灰、酱、黑多种,以青绿为典型。主要品种有灯光冻、封门青、黄金耀、白果冻、竹叶青等。

昌化石昌化石产于浙江省西北部的临安上溪玉岩山,色丽质嫩,适宜治印,已有六百多年的开采史,是中国传统印石的重要品种。自清以来,与寿山、青田鼎立于印石之林,品种除鸡血之外,各种冻石以色泽、质地的不同分别命名。

巴林石巴林石产于内蒙赤峰以北约100公里的巴林石旗雅马图山,石质温柔绚丽,是刻治印章的上好材料。其中以渗染朱砂而出现鸡血红者为极品。巴林石早在唐宋时期已零星开采,上世纪70年代始大规模开发,遂闻名中外,被列为中国印石四大产区之一。巴林石的命名以矿质的透明度分为冻石和采石两个大类,计数十个品种。其中以福黄冻、鸡血红、彩霞红、巴林晶、湘竹斑等为著名。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印章石最早的国家,至今已知印石矿产地达百余处之多。除寿山、青田、昌化、巴林四大产区之外,尚有长乐石、福清石、莆田石、寿宁石、宝华石、广绿石、莱州石、丹东石、东兴石和楚石等。

自从民间盛行石材治印以来,各地印石相继开采。在数以百计的印石品种中,田黄石、鸡血石和芙蓉石名冠诸品被誉为“中国印石三宝”。印石三宝各具特色,难分轩轾。以石质论,田黄温润,鸡血坚实,芙蓉细嫩;以色泽论,田黄高贵,鸡血娇艳,芙蓉洁净。

田黄石田黄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溪旁水田底,是寿山石的一种。呈自然块状,无脉可寻,只能靠挖掘偶然得之,极其稀罕。外形光嫩圆滑如卵状,石色以黄色为多,亦有红、白、黑数种。外具色皮,肌理含细密纹理,偶见红色筋络。田黄石素有“石中之王”称誉,它的价值超过同等黄金的数倍,故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田黄石中的极品田黄冻古时列为贡品,清初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说“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其身价不言而喻。书画大家也十分爱石,吴昌硕以金石书画名世,他的一位朋友携带数方印石登门求印,吴昌硕连续奏刀刻就数方,唯田黄石温润可人,竟不忍奏刀。

鸡血石鸡血石原名“凤血石”,是昌化石的一种,出自浙江省临安县康山岭玉岩山一带。因为石中含朱砂,状如鲜血而得名。鸡血石质地坚细、鲜红艳丽、妩媚动人,其娇丽的姿质可与素有“石中之王”之称的田黄石相匹配,故赢得了“石中皇后”之美名。鸡血石以全红为上品,四面红次之,对面红又次之,单面红、顶脚红、局部红为下。鸡血冻中,因有白、红、黑三色相间者,俗称“刘关张”,石质细腻为鸡血石中之佳品。传说鸡血石是凤凰血变化而成,收藏它能带来好运,兴家辟邪。

芙蓉石芙蓉石出自福建省福州市郊与寿山东南的加良山,色白,也有黄色、红色等。石质柔细微透明,光滑洁润,因色白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而得名。以其清白明莹、高洁脱俗、具备君子之风范而倍受文人雅士们的器重,被尊为“石中君子”。芙蓉石为寿山印石优良品种之一,陈子奋在《寿山印石小志》赞曰:“芙蓉之质与色,直可与田黄冻石雄峙寿山。”

中华民族是爱石的民族,在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中,石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自明以后,印章石异军突起,独领。它不但因质地细软而成为印章材料,而且以其丰富的品种、瑰丽的色彩、奇妙的纹理博得收藏家们的倾心,被当作珍贵宝石加以珍藏,甚至列为贡品进献宫廷,倍受皇帝宠爱。印石鉴藏家们在欣赏篆刻艺术的同时,讲究印材质料的石品之美和钮纹饰的雕刻工艺,将印材、钮饰和篆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印章艺术。印石是大自然赐予的艺术品,千姿百态,变幻繁复,这种得天独厚的“天趣”经过一代复一代文人墨客们的赞誉,百般推崇,直令观赏者“心目既荡,嗜好为移”。他们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会印石微妙的灵性,用手掌肌肤去摩挲、去感触印石温润的质地。一石在手,神游其中,人石交融,物我两忘,玩赏者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不同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都会在品石过程中得到充分表露。

鉴赏与收藏印石不仅能陶情养性延年益寿,提高素养开阔胸怀,而且还能以石为媒广交朋友,同时亦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物质上的益处是客观的,可直接表现为藏品的升值所带来的收益,而精神上的获益则是通过欣赏来实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欣赏是一种愉悦的精神活动,它是主观的、多样的、深广的,因而也是不可限量的。爱石、藏石、赏石、品石、吟石、玩石,寄情于石,赏心悦目,其乐无尽。它既增添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又陶冶了人们的心情,净化了人们的灵魂,最终达到人性与石性相和谐的至高境界,这也是每位藏者孜孜以求的。印石是寂寞的伴侣,智慧的源泉……因此,爱石藏石之人往往痴迷其中,乐此不疲。印石方寸之间,包容着如此博大高深的学问,是其他宝石所望尘莫及的。

(责编:石晓)

上一篇:青铜国宝子仲姜盘 下一篇:一枚珍钱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