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治疗浅麻醉引起的突发性高血压

时间:2022-08-16 10:14:45

硝酸甘油治疗浅麻醉引起的突发性高血压

由于肌松剂的广泛应用,致使麻醉深浅掌握比较困难,目前,我科在静吸复合麻醉中,突发性高血压病例时有发生,根据此种情况,应用硝酸甘油(NTG)滴鼻,治疗此类病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小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年龄最高60岁,最低35岁,术前并心血管系统疾患的5例,手术包括胸腔4例,腹腔14例,体表大手术2例。

本组病例入手术室均静卧20分钟以上,连接监护仪,测得SBP(收缩压),HR(心率),心电图,SPO2(氧饱合度),以及备好petCO2以此作为基础数据。

麻醉以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胺诱导,面罩加压去氮,待肌松完全后施行气管内插管,麻醉以静吸复合(氟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

突发性高血压发生时的手术步骤:切皮时6例,分离大血管、神经时4例,胸腹腔牵拉或探查时10例。

观察和结果:每当发现围麻醉期SBP高于基础压45mmHg时,有意不用麻醉加深的办法,而应用1%NTG双鼻腔各占滴0.4ml。点滴NTG之后分别于2分、5分、10分、15分、20分,测SBP、DBP和HR以及观察SPO2和petCO2变化。30′之后观察情况再加深麻醉。SBP和DBP于突发性高血压时与基础血压以及NTG滴鼻的各阶段对比均<0.01,有高效显著性,而基础血压与NTG滴鼻的各阶段P>0.05,无统计学意义。HR除高血压与NTG滴鼻30分钟时对比P<0.01外,余各组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

在突出性高血压期和NTG滴鼻各阶段,SPO2均维持在98%~99%,petCO2均维持在4~5kPa。

讨 论

维持肌松下的浅麻醉是目前世界全身麻醉的潮流,但往往因肌松剂的广泛应用,致全麻深浅难以判断,如果麻醉较浅,容易在手术进行中对体内较强烈的刺激,出现突发性高血压等现象。这对于一般正常人关系不大,但对于原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型、心肌供血不足等病人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NTG扩张周围的动、静脉血管而降低血压,减少回心血量,因而缩小心室容积。故NTG主要是减轻心肌需氧量,恢复心肌对氧的供需平衡[1]。且在等水平的降压时,NTG和硝普钠、ATP和异搏定等4种药物对心脏射血功能的影响无显著不同[2],所以NTG常作为抗心绞痛和控制性降压的药物,且降压作用较为温和。

早期我们以安(异)氟醚的浓度,迫使麻醉加深,血压下降,但我们体会作用比较缓慢。后在NTG滴鼻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启发下,采用了双鼻孔滴入0.8ml的NTG,结果2分钟就显效,直至30分左右,这结果与Hill(1979)发现NTG 滴鼻后,动脉血浓度1~2分达最高值,而末梢静脉血浓度则于2分达最高值相吻合,并持续8~20分左右[3],本组观察30分钟略有回升趋向。

根据文献报道NTG具有明显的快速耐药现象[2],我们在突发性高血压发生后30分,往往视情况应用加深吸入的方法进一步纠正,故有待进一步观察,至于NTG致反射性心动过速,本组观察在滴鼻后10分钟,HR较基础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NTG滴鼻是一个安全可靠、且简便治疗围麻醉期间发生突发性高血压的办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藻宸主编.医用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9-368

2 孙刚.经鼻滴硝酸甘油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89,9(4):206

上一篇:木通不良反应研究 下一篇:我院品使用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