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小麦生产情况探讨

时间:2022-08-16 10:14:39

商水县小麦生产情况探讨

摘要 阐述商水县狠抓小麦生产工作的措施,分析影响小麦生产的因素,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生产;工作措施;影响因素;建议;河南商水;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51-02

2016年,商水县小麦种植面积8.27万hm2。按照粮食核心建设的要求,确保夏粮生产安全,商水县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大力实施小麦高产创建,狠抓集成技术推广,积极开展应变管理,为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经历了多年不遇的严重冻害和赤霉病的暴发,但在农业局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5月18日,农业局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进行测产,汇总结果是穗数594万穗/hm2,穗粒数36.8个,千粒重44 g,平均单产8 175 kg/hm2,较2015年单产有一定下降,高产创建示范田平均单产9 127.5 kg/hm2以上。为夺取2016年夏粮丰收,现总结2016年商水县小麦生产情况,以供参考。

1 商水县狠抓小麦生产工作的措施

1.1 领导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不断强化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是稳定麦播面积。把稳定麦播面积、提高整地质量作为提高夏粮总产的关键措施,与各乡镇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粮食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万hm2以上。二是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不断整合各部门和各渠道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并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实现管理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方式集约化,为辐射带动全县小麦生产迈向高产稳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加大资金投入。2016年,全县共投资专项资金600余万元,对示范区小麦全蚀病、赤霉病及中后期“一喷三防”进行了统防统治。并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认真做好重大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1]。

1.2 强化技术服务

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一是落实良种良法。以实施良种补贴项目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同时,主推了适期足墒播种、配方施肥、化除化控、前氮后移、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二是发挥农技服务组织作用。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组织开展了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三是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院县、校地合作,邀请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知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4次,依托农广校开展技术培训6次,培训人员达6 000多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40万余张,与县电视合制作电视讲座16期,为全县的夏粮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开展高产创建活动[2]。把开展高产创建活动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为确保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商水县成立了小麦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关键技术,进一步挖掘小麦增产潜力。并做给农民看,让农民跟着学,示范引领农民迅速接受各类配套适用技术,带动周边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五是充分利用报纸、电台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出墙报、办宣传栏,出动宣传车等手段,宣传种植油菜具有养地、减轻油菜病虫越冬基数,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等多种好处,宣传油菜籽和小麦市场信息。农业部门指导农民开展科技防灾、抗灾。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10月开始,县、乡镇农技部门共计举办技术培训班2 289场次,受训农民44.85万人,发放技术书籍和明白纸80万份;发手机短信20万条次;通过新闻、打字幕等方式进行电视宣传541次。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抗灾自救。全县共有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近千人深入村组户进行指导,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5人,具有中级技术职务的285人。据统计,全市投入人工106.28万人次,开展春季施肥面积21.9万公顷次;投入38.1万人次开展春季中耕除草,面积达到11.1万公顷次,对杂草严重的田块都进行了一次清除;清沟排水面积14.8万hm2;病虫害防治面积21.2万公顷次。

2 影响小麦生产的因素

产量低主要是天气情况不佳导致。一是播期遇雨,导致少播、迟播、苗小。2015年10月中旬以后持续1个多月都是连阴雨天气,前茬水稻不能收割,严重影响了稻茬麦的播种进度,即便收割了,由于秸秆禁烧造成田间大量农作物秸秆不能及时处理,一般到12月才播种。播种越迟,气温越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体小,苗势弱。尽管其中有几天晴天,但是土壤湿度太大,出苗慢、出苗少甚至不出苗,有不少田块重复播种2~3次才出苗,有不少田块由于前茬让茬迟、持续阴雨,导致不少农户减少播种面积[3]。二是冬季遭遇2次强降温影响。12月下旬,遭遇温度低于-10 ℃以下的强降温,导致迟播小麦出苗期延长,早播的小麦部分叶片受伤发黄;1月下旬又遭遇-8 ℃的低温影响,有的早播麦苗出现受冻情况,特别是1月中旬施用氮肥的田块受冻尤为严重,小麦遭受不同程度影响,死苗减产,甚至绝收。三是早春温度变幅大,导致小麦苗情总体较差。即使出苗的田块由于出苗少,越冬时苗小,据调查,小麦苗情与往年相比稍差,二、三类苗比例超过50%。四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遭遇连阴雨天气,导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大[4],危害程度重。整个4月全市阴雨天气日数达到17 d。据调查,小麦赤霉病发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这是影响全市小麦单产的主要原因。

3 建议

3.1 加大资金投入

2016年是病虫害偏重发生的年份,尤其是赤霉病、叶枯病、全蚀病和叶锈病严重发生,对小麦的产量造成较大影响,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于全县示范区和重点线路全部进行全蚀病和中后期“一喷三防”的统防统治。

3.2 科学管理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造成了种田水平的下降,形成了管理粗放,各种技术落实不到位的局面。为改善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迟播期,就是在原来10月8日的基础上推迟5~7 d,可有效避免倒春寒的危害。二是群防群治。对于小麦病虫草害进行统防统治[5-6],可有效防止病虫草害的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前氮后移,这样可有效增加穗粒数,增加小麦单产。

3.3 改良耕作方式

耕层过浅是小麦后期倒伏和遭遇冻害的隐患之一,也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土壤应进行机械深耕,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小麦抗旱、抗冻、抗倒伏的能力。

4 参考文献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等.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作物杂志,2012(3):1-5.

[2] 陈怀亮,邓伟,张雪芬,等.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2006(1):135-143.

[3] 赵俊晔,于振文.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小麦生产能力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344-348.

[4] 叶优良,韩燕来,谭金芳,等.中国小麦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7(1):127-133.

[5] 杨建仓.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6] 孔令聪,汪建来,姜涛,等.安徽省小麦生产变化和特点及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5):518-521.

上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物流中心选址 下一篇:微生物菌剂处理重复利用基质的研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