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堂小结,实现初中语文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时间:2022-08-16 10:07:52

巧用课堂小结,实现初中语文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

【摘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结是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巧用课堂小结,归纳方法,提高综合技能。巧用课堂小结,理解文本,升华思想情感。巧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学会知识迁移。

【关键词】课堂小结;初中语文;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结是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归纳阅读与写作技巧,进行自我反思,实现知识的重构与升华,从而加深知识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巧用课堂小结,归纳方法,提高综合技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学生可模仿与学习文本结构特点与写作技巧,得到阅读方法与技能,从而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但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语文中的技能与方法并非显而易见或集中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阅读与探究文本时,师生不但要分析文本结构特点,还需分析文本的表达内容以及语言形式等知识,因而在理解文本时,学生是较为零散的理解。而若想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教师则需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使其系统而清晰地认识所学知识。如引导学生梳理与归纳课文的写作方法或者所含的阅读方法,从而构建与完善原有认知结构,学会迁移知识,灵活运用,为今后写作与阅读奠定坚实基础。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后,教师可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把握文本脉络,加深记忆。

然后要求学生分组由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等画面中各选一幅进行品析。教师可为学生点拨赏析要求:在品析时,需注意理清所描写的景物顺序、景色特点、写景角度、写作手法、语言表达、修辞手段,然后重点赏析自己认为描绘得最精彩的语句,把握关键字词,发挥丰富想象与联想,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当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教师可点评与补充,并进行小结:这几幅图画均抓住了景物本身特点,并根据一定的顺序,利用总体轮廓与局部描绘的不同写作手法与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形象生动、明快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大地回春与生机勃发的美好景象,同时赞美了春的活力以及其给人的希望与力量,抒发了朱自清对春的喜爱之情。这对我们的写景作文是很有指导作用的,我们需要用心感受、领悟。

二、巧用课堂小结,理解文本,升华思想情感

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生生以及生本的对话过程,通过这些对话可让学生碰撞思维,点燃智慧火花,拨动情感心弦,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与作者以及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入文本,抓住文本内涵,感悟思想情感,学会感悟生活与人生,全面而健康成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若随着教学结束,但学生思维却没有得到碰撞,学生未进行巩固与归纳,这就制约了学习价值的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如果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中,积极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归纳知识,利用吟咏诵读等方式来加深文本理解,亦或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则有助于强化文本认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如教学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时,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感悟文中“父母的心”。学生紧扣如下情境,使用两句话来总结文中父母的心理活动。

情境:财主夫人 心理活动

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 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 条件优越,减轻负担

用次子换长子时 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要回女儿时 难舍女儿,决意不送

过渡:文章结尾中写道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那么他们团聚之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呢,这让读者为之担忧,担心他们是否可度过这艰难岁月,担心他们是否会“饿死在一起”。于是,读起来总感觉有缕哀怨的情调,形成一种伤感情绪。在课文中,川端康成不管是泼墨挥洒浓浓亲情,还是轻点丹青流露淡淡哀怨,总会拨动读者心弦,使其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作者创作魅力所在。请设想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之后会有何遭遇,为本文续写一个故事。这样,通过课堂小结,可深化知识,升华情感。

三、巧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学会知识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若想实现有效教学,增强学生语文水平,教师则不可局限于课堂与校内,还应适当拓展,延伸至课外与社会生活中,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才能。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意生活延伸与拓展,以增强学生知识体验,感悟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课堂小结来引导学生反思阅读体验,分享学习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使其注意课外学习,主动参与课外活动,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另外,在小结环节,教师还可对作业要点加以点拨,以启发学生思考,使其积极探究,实现课虽尽但意无穷之效。

上一篇:到九寨沟旅游去 下一篇:演讲稿《书香伴我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