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在农村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时间:2022-08-16 08:40:28

论新时期在农村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摘要】改革开放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被提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程中,农业作为农村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在农村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水资源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引进等。随着全球人口的逐渐增长,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不断加剧,因为农业工作用水较多,所以新时期在农村农业方面节约利用水资源成为其主要的资源利用发展形势。对于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不仅要实现节约利用水资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在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农业产出的最高效益。但是在这种发展形势中,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逐渐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新时期在农村农业发展方面提出节约利用水资源举措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A

一、简述中国当前的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已步入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所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灌溉方面一定要节约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村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现状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供给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能代替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我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现有人口近14亿,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达到16亿。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头等大事。而且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基本自我供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水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

对于我国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来说,中国农业用水供给的急剧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中国依靠水浇地生产十二亿人口所需粮食的百分之七十,但同时又日益抽取更多的农业用水来满足迅速发展的城市和工业用水的需要。随着河流的干涸和地下蓄水层的枯竭,日趋严重的缺水将急剧增加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导致世界粮食总进口超过可供给的总出口。目前我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而又不损害其农业和世界粮食安全。

三、在农业方面如何节约利用水资源

要想使水资源在农业方面得到有效利用,就要了解我国当前农业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现状。我国为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用水的能力正在下降,主要证据包括中国所有北方地区的河流和灌溉用井正被抽干,而这种情形恰恰发生在世界粮食库存量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的时候。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产生,中国有能力进口更多粮食来解决其缺水问题,因为她可以付高价购买粮食,但其它同样面临不断增大的粮食缺口的低收入国家却不能支付这么高的粮价,对世界上那十三亿每天消费不超过一美元的人口而言,更高的粮价可能会危及其生活。这一问题已变得与世界安全如此明显地联在一起。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将有可能需要大规模地进口粮食。所以我国对于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问题应亟待解决。

(一)从思想上教育社会和我国农民,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

提高全民乃至社会对“水危机”的认识,“水危机”是人类活动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缺失所导致的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使用,导致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平衡并引发区域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如江河湖泊的断流和干涸,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的产汇流条件的变化等。特别是农业的大量无节制灌溉对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加剧了全球气候的不确定性变化,使部分区域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的急剧减少,甚至个别地区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我国个别地区农业的产值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农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提高农民对“水危机”的认识,控制我国农业对水资源的无节制的索取行为,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水资源,是实现我国农业对自然资源-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二)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业节约水资源的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业方面先进灌水技术的推广步伐正在加快,但受一些主要农业种植地区经济因素的制约,在相当长的时间我国仍将以地面灌溉水为主要灌溉方式。所以,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应是当前推广先进灌水技术的重点。其主要方法有:

1、加大农田间水流的流速以减少渗流;

2、实行灌溉的输配水的管道化,以减少用土渠输配水的沿程损失;

3、对现有灌溉输水渠道进行防渗改造,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渗漏损失;

4、发展间歇灌溉技术,以增加灌水流速,减少水资源深层渗漏损失。

(三)加强农田间的土壤情况信息技术检测,

根据实地农田的信息检测报告,在必要时进行水资源的供给。以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还可以建立对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灌溉用水的水情监测网信息系统、旱情及旱灾防治与对策的信息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支持系统等。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利用的效果。另外,在采用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重视非技术措施,如完善农业的管理体制和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立法,有关部门对农业供水水价的合理调整等,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用水的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农作物的整体生产率。

对于农村农业水资源的充分且节约的利用,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对农民进行节水意识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财政资金补贴,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装备,从而更好的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落实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张祥宏.《浅析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0 [3] 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2005

[4] 王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对策研究》.[J].地下水.2010 [5] 龙晓辉,周卫军,郝吟菊.《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

上一篇:南京地铁雨花门站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超前支护钢管桩复合土钉墙在广州某深基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