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究

时间:2022-08-16 08:08:03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究

【摘 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建设的就业交互式网站,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信息沟通桥梁,让人才供需双方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有效对接,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本文对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信息化平台的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

0 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大中专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中专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若不能顺利和及时就业,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作为负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其就业服务工作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对毕业生的就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对缓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使得日常就业服务工作不再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模式,也不只局限于传统的电话沟通与交流。就业信息化平台为极大提升和拓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提供了便利。利用就业信息化平台,通过计算机后台程序进行处理、运算,就可以查询所需信息或者自动生成所需要的统计报表,从而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1.2 通过网络实现供需对接

建设就业信息化平台,为人才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实现对接提供便利条件。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通过信息化手段求职应聘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大中专毕业生随时随地打开电脑登陆就业信息化平台,就可以轻松获取所需要的资讯信息和招聘动态,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筛选出有用的内容,便利地获取就业信息和掌握就业动态。同时,信息化平台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了这个平台,用人单位通过网络、网站、电子邮箱、远程视频等方式,公布招聘信息、接受毕业生的简历投递、对毕业生进行面试选拔。因此,就业信息化平台不但让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应聘不再难,也让用人单位招贤纳才不再难。

1.3 实现无纸化办工

利用就业信息化平台,大量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毕业生可以点击网页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并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个人资料充实、维护,供用人单位查看,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无需发放统一印制的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洽谈协商后,在网上直接签定就业协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直接在网上办理审核鉴证,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无纸化办公。

1.4 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单纯的信息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根本性转变。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初期,信息化只是做一个简单的就业网站,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用人单位、大中专毕业生可获取的信息量很少,感受不到就业网站带来的便利。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就业网站的功能要求也相应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必然的选择。通过就业信息化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申报、生源信息采集管理、心理测评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毕业生自荐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信息化管理。

2 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2.1 建设目标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成就业交互式网站,整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满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络化办公、网上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动态监测的需求,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一站式”网络化服务。

2.2 信息化平台结构

从平台建设要有利于标准化、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升级等因素考虑,采用基于B/S(Browser/Server)的三层结构,即表示层(Web浏览器)、业务逻辑层(Web服务器)、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以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技术为基础,使用.NET平台部署三层结构,通过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在这种结构中,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向网络上的Web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Web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的主页返回到浏览器;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参数的输入、参数修改等操作,完成后向Web服务器发出提交请求,Web服务器接受用户的请求,执行相应的程序与数据库进行连接,通过SQL等方式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数据处理申请,等待数据库服务器将数据处理的结果提交上来后,再将运行结果返回到浏览器。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是接受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操作,把运行结果提交给Web服务器。

2.3 信息化平台功能分析

根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信息化平台分为用户注册业务、毕业生业务、用人单位业务、综合业务管理四个功能模块。

2.3.1 用户注册业务

用户注册业务负责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注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注册时需要填写注册名、电子邮箱、登录密码等相关信息,提交注册信息成功后,自动将注册名和密码发送至用户邮箱。

2.3.2 毕业生业务

毕业生业务具有登录、修改密码、基本信息维护、求职意向维护、简历维护、职位检索、视频面试申请、在线咨询、参与在线问卷调查等功能。各个功能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即毕业生先完成自己的电子简历,然后查找自己满意的单位和职位,找到后便可向用人单位发送求职简历或视频面试申请。用人单位同意与其面试时,会将面试通知发到毕业生用户的电子邮箱中,双方即可以在约定时间进行视频面试或现场面试。

2.3.3 用人单位业务

用人单位业务具有登录、修改密码、基本信息维护、招聘职位维护、人才信息检索、应聘信息管理、视频面试邀请、在线咨询、参与问卷调查等功能。用人单位业务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与毕业生业务中的基本类似。用人单位首先完善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招聘信息,以供毕业生查询。用人单位查找到符合其招聘要求的毕业生时,可以向毕业生发送面试邀请。毕业生同意后,将面试回执发到用人单位的电子邮箱里,双方即可在约定时间进行视频面试或现场面试。

2.3.4 综合业务管理

综合业务管理具有用户管理、用人单位管理、毕业生管理、就业相关信息管理、远程视频面试管理、问卷调查管理、在线咨询管理、毕业生信息分析及统计、用人单位信息分析及统计、网站友情链接的管理、网站流量统计分析、数据库备份等功能。

2.4 信息化平台采用的关键技术

2.4.1 技术

是一个统一的Web开发模型,它包括使用尽可能少的代码生成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必需的各种服务。作为.NET Framework的一部分提供,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时,可以访问.NET Framework中的类,可使用与CLR(公共语言运行时,Common Language Runtime)兼容的任何语言(包括Microsoft Visual Basic 和 C#)编写应用程序的代码,使用这些语言,可以开发利用公共语言运行时、类型安全、继承等方面优点的应用程序。

2.4.2 技术

提供对诸如SQL Server和XML这样的数据源以及通过OLE DB和ODBC公开的数据源的一致访问。共享数据的使用方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连接到这些数据源,并可以检索、处理和更新其中包含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将数据访问分解为多个可以单独使用或一前一后使用的不连续组件,包含用于连接到数据库、执行命令和检索结果的.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这些结果或者被直接处理,放在 DataSet对象中以便以特别的方式向用户公开,并与来自多个源的数据组合;或者在层之间传递。DataSet对象也可以独立于.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用于管理应用程序本地的数据或源自XML的数据。类位于System.Data.dll中,并与System.Xml.dll中的XML类集成。向编写托管代码的开发人员提供类似于ActiveX数据对象(ADO)向本机组件对象模型(COM)开发人员提供的功能。在.NET应用程序中使用来访问数据,在.NET Framework中提供最直接的数据访问方法。

3 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成立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意见和加强统筹管理的具体办法,业务部门要根据业务需要提出具体的业务需求,统一进行整合,技术部门要按照相关要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3.2 加强队伍建设

要建立和培养一支平台建设、维护、管理的人员队伍,加强与专业技术公司的合作,做好平台的保障和维护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长效机制,强化对信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既懂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要建立适合于信息化队伍的激励机制,为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特别是基层业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系统应用能力。

3.3 加强考核管理

项目实施期间,把信息化平台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以促进工作落实。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情况,确保各阶段工作任务按期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强化工程监理,在项目验收阶段和投入运行后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效能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项目验收和后续项目建设立项的重要参考。

3.4 注重信息安全

信息化平台建设必须与安全措施有机结合,做到安全措施先行。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依据国家关于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非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规定,在信息化平台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和建设方案中同步落实,制定实施与业务应用紧密结合、技术上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和保密解决方案。研究制订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化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

4 结束语

利用信息化平台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重视,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毋彩虹,赵杰文.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焦作大学学报,2012(1):127-129.

[2]严沈,周健.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策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6):16-18.

[3]高宏彦.高职院毕业生就业管理全程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49-51+74.

[4]邹卫华.延边州:全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3(7):25-26.

上一篇:质量检测技术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不同型号罗经对ADCP流量测验精度影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