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 到底是谁的?

时间:2022-08-16 08:05:51

洋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日,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在内的九个快餐连锁店成为被告,他们被要求在薯条外包装上注明该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的丙烯酰胺。这九家食品店和生产商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超级连锁快餐巨头。其中,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已经遍布大江南北,百事集团、宝洁公司等生产的乐事、品客薯片等食品在国内都已占据了超市的主要货架。

几天后,被纠缠于致癌薯条风波中的麦当劳再遭信任危机,来自“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检测会”的最新检测表明,台湾麦当劳以及星巴克咖啡所提供的餐巾纸,含有不合格荧光物质。据悉,这种物质可导致皮肤过敏,如果被大量摄入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如此,我们又想起前不久的“红色风暴”,那场苏丹红风暴让全国人民谈“红”色变。然而,当洋快餐还没有从人困马乏中得以“休整”时,“致癌风暴”、“餐巾风波”又一次来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汹似一波。

隔岸观火,却没有了雄伟的场面,因为那些食品已经源源不断地进入了我们的“皮囊”。火非火,是中国连锁餐饮的一场实践课,更是中国餐饮行业相关法规的“催生剂”。

应对中国餐饮的“教化课”

洋快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餐饮学习的榜样,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生产模式。然而今天,洋快餐的产品遭遇了风波。中国的连锁餐饮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如何平复?如何应对?

薯条薯片可致癌的说法一经外传,麦当劳中国公司就在新浪网上发表声明称,凡涉及有关食品的议题,都将“继续采取负责任的做法”。他之所以说这句话,并强调了“继续”,是因为他在之前的“苏丹红”事件中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平息“硝烟”的。

在经查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部分产品中含有苏丹红之后,肯德基一肩挑起,向消费者道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些洋快餐企业知晓中国人的脾性,并懂得如何利用它们。这是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第一点。

但是,有了第一次,还要“继续”,中国消费者是不是还会买账?这些洋快餐是不是还能成功应对?

所以,洋快餐又面临一次诚信危机。

诚信危机,首要的就是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以求得公众的最大谅解,从而解决危机。不能再进行不疼不痒的道歉,如那位提讼的检察长在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求在油炸薯片和薯条的外包装上注明该食品可能还有丙烯酰胺(一种致癌化学物质),在中国的产品也不能例外。如果,洋快餐做到了,那它的危机也就成功解决了。

想要打破诚信危机,就要坦诚面对危机。这也是我们中国餐饮业应该提前深思的问题。

我们看看他们的“曲线公关路线”吧。“风波”刚起,肯德基就把供应商搬到“前台”了。供应商也是积极配合。基快富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百胜集团发出声明,称“其原料供应商之一(宏芳香料昆山有限公司)提供的两批红辣椒粉被检出含有“苏丹红”成分,因此基快富公司紧急回收了含有这种原料的产品。为了万无一失,在个别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发现后,百胜采取果断措施,把所有批号剩余调料全部销毁,并在肯德基餐厅的显著位置贴出公告。

余波还没有散尽,它们的广告立即换了脸面。镜头里的俊男靓女变成供应商的心声以及生产线。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看了之后对他们的原料放心。

更加可贵的是,麦当劳竟然想出了开放厨房这一“狠招”。对外宣布,在9月10日和11日,在全国范围内,向公众开放厨房,让消费者见证其产品的制作全过程,深入地了解其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公关能力,我们的企业也不得不佩服!

其实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目前中国的餐饮企业还不够强大,面临的处境也没有那么复杂,可是,我们总要强大,要跨出国门。而那时侯,面临的将是一些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只有从现在开始,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避免在以后的路上走得不会太坎坷。

法规 无强制性规定

苏丹红,一纸“道歉书”,中国消费者就原谅了他们。不是中国人心底软,而是中国人没有把他们与法律联系起来,也没有法律可以联系。估计这次致癌风波也会成为单纯的丙烯酰胺,一个单纯的符号。而美国,1990年,加州法律已将它列入致癌物之列。

不是肯得基这种国际饮食巨头钻中国的法律空子,而是他们“不钻白不钻”。而这样的事情在美国,仅仅一个道歉绝对是不够的,经济罚款是再所难免的。

肯德基巧妙地站在了两者的中点,既不赔偿,也不推诿,而是向公众道歉。这种做法,显示了国际资本家的精明老辣。首先赔偿绝对不是商家的首选,至少不能是大规模的赔偿。利润是资本家的惟一目标嘛,可以理解。

可是,难以理解的是,有可能全世界的薯条薯片等食品外包装上在以后都会有警示注明,而惟独中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我国法律法规现在没有强制性规定,所以目前无法强制要求麦当劳等商家标注。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还有不少的漏洞,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标准的立法上,明显不足。而在目前有关部门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标准的差距和不同,不仅为执法带来了难题,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可能的“避风港”。

同时,在对问题食品的处理上,相关规定也有不足。据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大多只是规定,这些规定与国际通行的召回有所不同,同时对追回的程序及如何补偿消费者等细节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很容易使生产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写到这里,有点沉痛。想起了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东芝事件,同样是消费者,最终的处理结果却是云泥之别:美国的消费者可以得到10.5亿美元的补偿,而中国人却没有,凭什么东芝只赔美国人不赔中国人?这样的疑问在那个时间中国人问了不止千百遍。

悲剧还会再次上演?!

这些事件发生后,“中国式做法”就开始展开了。卫生、质检等相关部门的市场检查也铺天盖地地展开了。结果是,一部分产品被查封,一部分产品仍在流通。监管并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才是最主要的。

链接

丙烯酰胺(CH2=CH-CONH2), 白色晶体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被人体吸收,其中经消化道吸收最快,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包括母乳。

动物试验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

丙烯酰胺含量较高的食品有:我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油炸薯类、大麦茶、速溶咖啡、玉米茶、谷类油炸食品、谷类烘烤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同时,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含量取决于食品种类和油炸温度与时间。

上一篇:属地化战略开拓法国市场 下一篇:从银行的“排队长龙”看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