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16 05:39:22

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摘 要]构建发酵模型,发酵过程控制基于流变学特征来实现,将胶质芽孢杆菌提升土壤品质,基于此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胶质芽孢杆菌 发酵过程 发酵工艺

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24-01

胶质芽孢杆菌作为硅酸盐种类的细菌,可以完成硅酸盐矿物的分解,可以溶解磷,分解钾等多种作用,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提升土壤的品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其抗病性,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现阶段研究侧重于三个方面,其一为生物肥料,其二为分解多种矿物,其三为处理各种污水,而本文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其培养所需要的条件, 除此之外还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所应用的工艺。

1 生物学方面的特性

胶质芽孢杆菌其作为大荚膜杆菌,体格比较粗,外形呈现杆子形状,在其末端则呈现圆形,菌体中通常会存在1、2个大脂肪颗粒,革兰氏染色变动比较大。

2 胶质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模式的培养

此类肥料建立在微生物所存在的活动以及新陈代谢等,从而出现肥料效应,也就是发酵而来的生物制剂,胶质芽孢杆菌对于磷与钾有一定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土壤更加肥沃。

2.1 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成分,首先就是碳源,其种类以及浓度在选择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其次为氮源,在培养的过程中有两种培养基,一种为有氮模式,另一种为无氮模式,前者会使得杆菌所存在的产荚膜方面能力受到限制,不过菌类增值速度快,后者容易产生比较多的夹馍,使得菌液变得十分稠, 细菌不多,芽孢不容易形成,受到限制;同时碳氮比需要控制好;紧接着为微量元素等,Mn、B、Zn、Cu、Mo等,浓度要控制好,最后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磁场处理。

2.2 培养需要的条件

培养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就是适宜的温度,最好选用15到45度的温度,不过菌株存在差异,培养温度需要进行相对应的调整的,同时培养前后期也需要注意温度的差异;其次就是酸碱度,在PH数值为4.8到9.0, 方便胶质芽孢杆菌的生长,或高或低都会对其生长造成限制,同时外形参差不齐。 因此初始PH数值方面主要选用7.0到7.5,同时生长后期需要将PH数值维持在6.0以上。最后就是溶氧,作为好氧细菌,相应的临界氧气浓度处在比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需要注意装液量以及转速。

2.3 生物反应器发酵

此类发酵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态模式发酵,另一种就是液体模式发酵, 在反应器层面机械搅拌型是十分合适胶质芽孢杆菌培养的。而气升式反应器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3 胶质芽孢杆菌矿物分解的培养

胶质芽孢杆菌UI与高岭石以及长石等可以进行分解,从而获得钾、磷等。

3.1 土壤矿物分解条件

此方面条件类似于胶质芽孢杆菌适宜生长的条件。

3.2 对矿石侵溶所需要的条件

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就是的菌体所存在的形态,其次就是矿浆所存在的浓度,紧接着为矿石所具有的粒度,最后就是PH数值等。接种的菌体主要选用处在芽孢生成率比较低的阶段,针对培养基中物质需要避免限制夹馍生长。矿浆浓度要大,矿石的粒度要小,在PH数值层面,初始选用7.0到7.5.,温度需要保证28到36度。侵矿需要保证七天时间。

4 胶质芽孢杆菌生物絮凝培养

关于絮凝剂方面,现在微生物多糖是热点,在工业应用层前景十分光明。

4.1 培养基的成分

可以选用单糖或者是二糖作为碳源,需要注重添加的浓度;选用尿素或者是硫酸铵作为主要的氮源。

4.2 培养需要的条件

絮凝剂合成通常情况下需要保证在30度左右。 而在情况下PH值为7-8,絮凝率处在比较高的水平,不过促菌生长以及维持絮凝剂活性的PH数值存在一些差异,在培养的过程中最好进行分阶段培养,这样可以使得絮凝率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在对数期PH数值选用7.2,在稳定前期PH数值选用6.9。在培养初始阶段,需要保证比较大的通气量,在培养的后期需要保证比较小的通气量。

4.3 絮凝中环境层面需要具备的条件

在此过程中,PH数值的影响是极大的,在絮凝率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胶质芽孢杆菌絮凝剂最好是选80ml/L,过多过少都会使得絮凝消耗受到干扰。对于生物絮凝剂所具有的活性,可以添加适当浓度的金属离子,如钠离子,锰离子以及镁离子等,不同离子菌株的絮凝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呈现出多多少少的提升作用。如果全部条件都合适,胶质芽孢杆菌生产的絮凝剂其相对应的絮凝率超过93.6%,水平极高。

总结

胶质芽孢杆菌有着广泛的研究,现阶段研究侧重于三个方面,其一为生物肥料,其二为分解矿物,其三为处理污水,不同领域,侧重点也存在差异,经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胶质芽孢杆菌生产以及实践。从现阶段研究来看,现阶段研究侧重于培养基以及发酵工艺的提升层面,大部分使用u瓶培养,动力学层面研究不多,所以,基于反应器层面研究,专注于该体系中氧气的溶解以及转移,体系整体性的特征,对于反应器构建以及工业化培养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胶质芽孢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荚膜多糖,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良,菌体产量也可以处在不错的水平,不过胶质芽孢杆菌发酵液流变学层面研究不多, 基于研究,了解到生物反应所存在的传质等层面的特征,优化发酵流程,精准控制工艺条件,提升反应器水准,多方面意义重大。胶质芽孢杆菌可以很好的改良土壤, 基于此项目的,实施诱变处理,筛选,同时优化培养条件,这样可以获得价值极大的土壤改良剂生产所需要的胶质芽孢杆菌,同时还可以掌握其发酵的工艺,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吴小琴,硅酸盐细菌的应用概况》[J].江西科学,1997,15(1):60-66.

[2] 贺积强,张小平等,硅酸盐细菌研究的进展 [J] 西南农业学报,1999,12(1):102-107.

[3] 孙德四,张强,硅酸盐细菌在资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黄金,2006,27(1):32-36.

[4] 廖延雄,傅筱冲,蔡汝林等,一株硅酸盐细菌的表型特征[J],江西科学,2000,18(3):149-153.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导盲犬式”社交门铃 下一篇:浅析巴基斯坦N―J水电站厂用电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