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秋延红椒与甜糯玉米免耕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6 04:21:38

大棚秋延红椒与甜糯玉米免耕高效栽培技术

和县历阳镇大棚秋延红而且能椒栽培有2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近1 333.33 hm2,但由于连续种植,辣椒死苗、僵苗、叶片枯焦、茎叶果畸形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使红椒品质和产量受到很大影响。

为解决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自2007年,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大棚秋延红椒后茬种植甜糯玉米试验,并获得成功,大棚红椒产量26.25~30.00 t/hm2,市场价4~8元/kg,平均价格6元/kg,产值15.75万~18.00万元/hm2。玉米产量可达12~15 t/hm2,市场价2~3元/kg,平均价格2.5元/kg,产值3.00万~3.75万元/hm2。合计年产值18.75万~21.75万元/hm2,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该模式不仅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而且能提高红椒产量和质量,增产、增效明显。

1大棚秋延红椒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耐高温、抗耐病毒、生产势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成熟果实红色鲜艳、耐寒的品种,目前当地种植较好的品种有好农十一、好农78、汴椒系列和一些砀椒品种。播前将种子在通风弱光下晒4~6 h,用55 ℃温水浸泡种子15~20 min,再用冷水浸泡1~2 h后,捞起用清水洗净播种。

1.2苗床准备与营养土配制

一般选用地势高、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苗床。6月初选用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大田土,每1 t大田土用三元复合肥溶液1.0~1.5 kg喷雾,边喷边翻,然后浇稀粪水50~100 kg,再将过磷酸钙0.5~1.0 kg磨成细粉,均匀撒拌于营养土中打堆,用旧薄膜盖严堆捂,并间隔一段时间翻拌1次,也可用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与大田土壤按4∶6的比例随配随用。

1.3精心制钵

做钵前,搭好大棚并外覆遮阳网,把苗床铲平拍实浇足底水,待水分渗透后,用木板把营养土压板。然后用直径6~7 cm的棉花打钵机制泥钵,钵子要排放整齐,边做钵边播种覆土盖膜,大田做钵6万只/hm2左右。也可以用穴盘育苗。

1.4适期播种

秋延红椒播种适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每钵播2粒种子。用种1.2 kg/hm2左右,播后用细土均匀覆盖,使钵缝间填满,覆盖地膜,再加盖湿草帘保湿降温。播后5~7 d即可出苗,及时揭掉地膜草帘。

1.5苗床管理

棚内温度力争控制在30 ℃以下,以25~28 ℃为宜,要注意通风,防止高温危害。2叶1心时及时间苗,每钵只留1根苗。钵土以见干见湿为宜,发白时及时用喷壶多次快速浇透水。苗期喷苗菌敌或雷多米尔1~2次防病,每隔5~7 d用扑虱蚜、敌杀死等农药喷雾,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危害。移栽前5~7 d逐渐减少遮阳网使用时间,同时夜间增大通风量,使辣椒苗逐步适应大田气候。

1.6定植前准备

大田采用早让茬、多耕多晒。进行深耕晒垡3~4次,并在耕地时分次施入基肥。一般施硫酸钾150~225 kg/hm2、进口三元复合肥450~600 kg/hm2、腐熟饼肥1 125~1 500 kg/hm2、腐熟家禽粪22.5 t/hm2左右,棚宽4.5 m,做2垄畦,中间管理沟宽40 cm,深15 cm。

1.7适时定植

首先架好大棚,扣好棚膜。大田定期时间在8月下旬至9月初,辣椒苗达4叶1心时及时移栽。每畦4行,一般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选用20 cm以内、叶色浓绿、茎杆粗壮、根系发达的壮苗,于阴雨天或晴天16:00后定植。

1.8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至活棵阶段,棚内要加大通风量,棚体上盖遮阳网护苗。活棵后需揭掉遮阳物,增加光照,促进稳健生长,适时覆地膜保湿促早发。生长后期,夜间气温在13 ℃以下时,需上围裙,减少通风时间,夜间在8 ℃以下时,大棚内必须加盖小拱棚,3 ℃以下时,拱棚必须加盖草帘,-2 ℃以下时,草帘要适时加厚或草帘外加盖1层小拱棚膜保温,以防伤叶伤果。在光照管理上,不论天气变化,每天都要揭掉草帘增加光照[3]。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做到看苗施肥,一般在坐果后开始施用追肥,可追施2~3次,每次用进口复合肥150.0~187.5 kg/hm2浇施,结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促花促果。生长后期田间保持湿润,严防干旱,避免软果。挂秧保鲜期,土壤以偏干为好,并注意棚内排湿。全部抹除植株门椒以下的腋芽,及时摘除生长势弱的植株第1~2层花蕾。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摘除上部顶心和空枝,减少消耗,促果实长大长足。

1.9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必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使用的农药必须是允许或限制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方法一般以常规喷雾法为主,阴雨雪天采用粉尘法、烟雾法防治,病害防治宜在作物易感病期和发病初期用药,虫害在低龄幼虫期虫量达标时用药。一般选用速克灵、农利灵、雷多米尔防治灰霉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用可杀得防治细菌性病害,用宁南霉素水剂、病毒A防治病毒病,用大功臣防治蚜虫,用除尽、菜喜、锐劲特、抑太保防治小菜蛾、烟青虫,用扫螨特防治茶黄螨,用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农药防治必须按剂量配比使用,不得随意加大剂量,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2大棚甜糯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甜糯玉米于2月中旬开始播种,5月底至6月初开始收获鲜果穗。可选用商品性佳、产量高、口感好的晶甜3号、沪玉糯1号、香紫糯二号等品种。

2.2播种

播种前清理上茬红椒秸秆和地膜,浇足底墒水,直接在上茬辣椒穴内播种,采用点播方式,每穴播2粒种子[1],播后及时覆盖地膜,盖好大棚内小拱棚膜和草帘,以利增温保墒。

2.3田间管理

一是及时放苗、间苗、定苗。苗出齐后,适时将苗放出,放苗后用细土盖好破洞,当苗长到2~3叶时及时间苗、定苗,每穴留1株苗,发现缺苗要就地带土、带水移栽。苗期注意防高温烧苗。二是科学追肥。由于上茬红椒肥料充足,本茬甜糯玉米不需要施基肥,一般在玉米12~13叶时,根据玉米生长情况追施尿素150~300 kg/hm2[2]。三是科学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喇叭口期和吐丝期用50%敌敌畏或锐劲特各防治玉米螟和大螟1次。四是辅助授粉和定果穗。在玉米开花授粉时,每天9:00—10:00,用竹竿打玉米雄花穗,直至授粉结束,为了使玉米商品性好,每株只留最上部1个果穗,其余的全部去除。五是加强大棚管理。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气温,一般在3月中旬撤去大棚内拱棚,4月中旬撤去大棚膜。

2.4适时采收

玉米采收鲜果穗一定要适时,过早收获太嫩,过晚收获太老[3-4]。一般在果穗丝干枯变褐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连苞叶一起采下。采收时结束后平畦面用砍刀砍除玉米秸秆,将大棚清理干净后,用大棚旋耕机翻耕1次。

3参考文献

[1] 宫育红,何景全,陈佰鸿.晋单60玉米品种的密度栽培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1):16-17.

[2] 方向前,赵洪祥,张丽华,等.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31.

[3] 蒋书亭,庞萍,李林生.马铃薯复种鲜食甜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35.

[4] 王文秀,靳毅,郑美荣,等.毕节地区马铃薯玉米套作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90-291.

上一篇:大豆新品种徐豆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石林县大可乡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