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墙压筋提前预留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16 03:31:42

框架结构墙压筋提前预留施工技术

摘 要: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墙来说,压筋施工方式有很多。但是每一种压筋方式都各有特点,但是无论是从工程造价还是施工复杂性等方面上看,框架结构墙压筋提前预留施工技术的优势都比较明显。其工艺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措施比较具体。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框架结构墙压筋提前预留施工技术的含义以及具体的施工措施进行全面地阐述,并且对结构质量的整体通病进行细致地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墙压筋;提前预留;施工技术;工程分析

由于框架结构在具体的施工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这种结构的施工来说,施工人员的主要做法就是从施工主体入手,然后进行二次结构的施工。一般情况下被人们称为先主体后砌体。现如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会在框架结构的底部预埋墙压筋。墙压筋的长度和直径都需要按照建筑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个500mm的长度都会设置一道墙压筋。

1 墙压筋的概述

1.1 墙、柱上预留贴模筋

在对框架结构墙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墙压筋的设计和施工主要应该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然后在框架结构墙的相应位置按照科学的施工规范来进行预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将模板结构进行拆除,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施工要点为依据:

(1)施工工艺。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应该对框架柱进行绑扎,然后设置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然后按照墙压筋的特点和对施工的要求来做好安放和预埋工作。在完成这一施工环节之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然后对整体结构的施工效果和质量进行验收,然后对墙压筋结构进行剔凿。最后将墙压筋进行拉直并且做好保管工作,并且对墙体的其他位置进行砌筑。

(2)施工的优、缺点分析。采用这种施工方式不仅施工方式比较便利,而且施工工艺也相对比较简单。在具体的应用中不需要更多地采用其他的设施就可以完成施工工程。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对相关的施工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采用的施工方式不科学都会严重地影响到施工的高效性。具体来说,墙压筋的预留部位会出现不科学性,因此,在模板拆模之后就对混凝土结构本身造成严重地影响。这样一来所需要的施工工作量就会明显增加。另外,如果墙压筋的固定措施不科学,也会严重地影响到混凝土的振捣环节。其中振捣棒是比较常见的工具类型,但是却很难保证振捣的均匀性。可见,墙压筋预留施工技术还有待完善。

1.2 植筋胶植筋

这中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多地是在建筑主体结构已经成型之后进行。需要砌筑在剪力墙结构的墙边,或者是框架柱结构的柱边位置。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应用到电钻的形式来进行钻孔,然后将一些化学试剂应用到其中,然后将墙压筋插入到孔洞内部。这种施工方式比较典型,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也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地分析,才能够保证施工的稳定性:(1)施工工艺分析。从以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施工人员最先对建筑主体进行施工,然后进行结构的验收,在验收结果达到标准之后,工作人员再进行二次结构的防线。然后做好打孔和清孔工作,最终进行注胶和植筋。在完成这些施工环节之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的就是整个墙体的砌筑工作。(2)优、缺点分析。这种植筋胶植筋的方式在具体的应用中不仅施工方式比较灵活,而且应用也比较便利。不仅如此,工作效率高也是这种施工方式的优势所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因此,工程造价就可以得到保证。对于这种施工方式的缺点来说也包含着几点。其中由于柱筋的设置是的打孔工程的精准度明显较低,而且操作不当夜壶严重地影响到墙柱的柱筋构造。另外,在打孔之后,可能会受到灰尘和砂石的影响,孔洞内部的深度达不到标准。或者是在注胶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配比以及时间因素的影响,胶体的粘结程度会受到严重地影响。

2 新技术的应用

在框架或框剪结构中,填充墙砌体的墙压筋在主体施工时提前预留施工技术,是在主体柱、剪力墙施工时,在模板上提前打孔,采用m6圆钢插入主体内,要求外露长度为不小于8cm,并将其固定的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具有以下优点:

2.1 墙压筋插筋与主体同时施工,固定牢固,有效的增加了二次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相互协作性,提高了抗震能力。

2.2 该技术不破坏主体结构,不影响主体观感,能有效保证主体主筋不被锈蚀或损伤。

2.3 不影响模板重复使用,可节约材料。

2.4 操作简单,施工方便,降低劳动强度。

3 新技术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3.1 新技术工艺流程

墙柱模板安装50线抄平立皮数杆墙压筋定位打孔插墙压筋墙压筋固定浇筑混凝土拆模墙压筋焊接砌体砌筑。

3.2 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现场加工18cm拍钢筋,按50个一捆码放整齐;做皮数杆若干,要求刻出墙压筋的准确定位位置;外直径为8mm的丁基胶塞瓶塞盖若干袋,具体根据袋装数量确定。(2)机具准备。墨斗、线坠若干;手提电钻五把,钻头若干;小型电焊机三台。(3)技术准备。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墙体的尺寸、位置;根据图纸统计墙压筋的根数,种类;编制砌体工程施工专项方案,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针对专项方案由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并组织工人学习。

3.3 质量控制措施

(1)墙压筋插筋下料长度必须准确,如遇剪力墙墙边或框架柱柱边是小于20cm的门垛时,插筋下料长度必须满足门垛尺寸要求,且留出末端弯钩尺寸。(2)墙压筋与插筋焊接时,严禁在墙、柱根部直接焊接,对焊工操作人员必须保证持证上岗,且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培训或再教育。(3)项目部下发的技术交底,施工员须组织操作工人集中学习,交底内容包括:墙压筋、插筋不同规格的下料长度,该技术详细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安全要求等。

结束语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框架结构墙压筋技术,而为了确保墙压筋的质量和性能,就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其进行施工,从而才能够使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人们的要求。本文通过框架结构墙压筋几种施工方法的比较,阐述了框架(剪)结构墙压筋提前预留施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具体施工措施结合施工案例对该技术做了具体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克.浅谈建筑工程中模板的施工技术问题[J].河南科技,2014(12).

[2]丁兵勇,杨忠良,唐瑜莲,陈守开,安晓伟.水电站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与防裂措施[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2).

[3]杨志荟.探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4]麦耀元.探析电排站工程高支模设计与施工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5]宋白平.谈某医院新建病房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施工[J].山西建筑,2015(19).

上一篇: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试析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