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小一样的理

时间:2022-08-16 03:25:15

同学大李一家原本和和睦睦,近来却为老人的事伤透了脑筋。原来,他家老母亲随着年纪的一天天增大,性格变得古怪起来,时不时无来由地发一通脾气,不是唠叨伙食差,就是抱怨住房挤,还责怪儿子对自己不闻不问,只围着老婆孩子转。

前一段时间,大李与母亲商量后,在外面给她租个大一点的房子。开始老人感觉蛮好,可没住一个月就耐不住冷清搬了回来,而且还向邻居告状说是儿子嫌弃自己。这几日,老人又不知受了谁的影响,向儿子提出去福利院的要求。大李一家生活并不富裕,自然无法答应,老人就涕泪横流,还说要服药自尽好让儿子“安心”,大李被老人折腾得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人说老小孩,老小孩,说的是老人年纪大后也像小孩一样变幻莫测、喜怒无常。究其根源,往往是因为老人心理负担过重:怕痛怕病,怕遭子女嫌弃,怕子女冷淡自己;也有一些老人有失落感,见家人只围着小孩转,就眼红,心不平,时不时制造一些“事故”以求得心理满足;还有一些老人爱疑神疑鬼,子女一点不经意的举动就能让他们猜上半天,有时还会暴跳如雷。

这可苦了子女们,想想他们,也挺不容易的,除了要负担老人生活,还要为孩子学习操心,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稍一不慎就面临失业下岗的危险,日子过得也不富裕。一些子女平心而论认为自己尽了孝,可没想到一个”孝”字好难,苦了自己却难得理解。

俗话说“老怜小,小孝老。”不孝敬长辈,不尊重老人,那自然要遭社会唾弃;可作为老人,也要为子女多考虑点,切莫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强加给子女。有的老人爱比较,觉得东家对老人好,要求子女学东家样,却没想到人家经济条件比自家好,子女自然是无能为力。

其实子女多是有孝心的,都懂得知恩回报,只是老人心理敏感不觉得罢了。在现今这个大多数人的物质基础还不十分坚实的情况下,一些子女将照顾重心放在下一辈,这或许暂时会令老人伤感,但从长远来看,则是无可厚非的。作为老人,大可不必指责子女这是“生了小孩忘了娘”,在这些“不公正”面前,老人保持健康平和心态最重要。

人到老年,如何享受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应是放平心态,知足常乐。子女孝不孝顺自己,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那份真心;尽量做到自立自强,少给子女添麻烦,这样,更会赢得晚辈的尊重。一些老人无视实际条件过分追求舒适安乐,或对子女胡搅蛮缠,应当引以为戒。当然,子女也不要一味地将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老人的感受,惟有如此,家庭才能幸福、和睦,老人也才能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

上一篇:礼缘何而作之圣人因俗以制礼(二) 下一篇:饮食与糖尿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