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前进

时间:2022-08-16 01:32:49

在实践中前进

生物是一门极有发展前途的课程,在中学生中的普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它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认识自然,更启发学生该如何去改造自然,尤其是在其成为高考科目以后,我们更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这门课程。笔者在此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入手就自己对生物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而且是学生的学,是师生协同活动的结果。作为教师,要明确教学方法不仅是科学,还是艺术和技术。要根据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选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便高效率地进行教学活动。学习教学艺术理论,追求教学艺术,发展创造性思维,养成审美能力从而体现教学美,积极开展观活动,研究探讨教学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学习的准备,有学习方向感。这就得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从实际生活出发。体现出学习生物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要如何学好生物课程。

3.在课堂中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讲述科学性的知识,合理地组织观察、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4.避免批评和斥责学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情感上的交流,尽量扩大学生因学习成就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1.善用比喻:例如,在讲解能源物质时,为了让学生分清楚生物体利用能源物质的先后。给学生打比方,把ATP比喻成“零花钱”,把糖类比喻成“活期存折”,而把脂肪比喻为“定期存折”,把蛋白质比喻成“贷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2.巧用诗词、成语、俗语: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很好地体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一山不容二虎”“肉为何比粮食贵”来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模仿广告:许多电视广告的内容与生物学知识有关。在教学中遇到相关知识时可进行部分语言模仿,并辅以必要的手势、表情、体态等。模仿后要向学生进行解释,补充说明。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边说边模仿“最近腰酸、背疼、腿抽筋,走路没劲,得补钙……”的样子,随后再说:“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钙盐,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缺钙容易造成骨质疏松”,来讲解无机盐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三、教师在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充满激情和爱心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动之以情、攻心为上是教师调动学生的重要法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充满激情和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满爱心,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来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时时处处都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他们也会爱自己的教师,所谓“爱屋及乌”,学生自然也就喜欢学习生物了。

四、树立教师的威信。争取学生的配合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争取学生配合尤为重要,而学生肯不肯配合老师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信不信任教师,因此要想较好地调动学生,教师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较高威信。首先教师自己要有这个意识,然后做好以下几点:

1.上好第一节课,争取第一印象。

2.任何时候跟学生说话无论眼神、表情语气和身体动作都要充满自信和果敢,要给学生肯定唯一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豺豫不决。 3.做好自我包装和推销,将自己的辉煌介绍给学生。 4.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说到底教师最终还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才能征服学生。当老师通过努力获得了学生信服,他们的情绪和学习自然就会被老师调动起来。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精心准备,保证每一堂课都精彩,使学生对生物课满含期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前的导入必须精心准备,保证能够在上课开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人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糖类”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举了一些市面上比较热销的无糖产品的例子,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是否真的不含有糖类物质呢?学生根本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但是又很想知道答案那么他们就会跟随我的思路很认真地听这节课。我先让学生说出几种常见的糖。这个问题很简单,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作为提问对象。课堂气氛很活跃,紧接着我总结发言:大家回答的都非常好,但是你们举出的糖的例子都是有甜昧的糖。进而提出问题:

问题一:糖一定有甜昧吗?

问题二:有甜昧的就一定是糖吗?

随着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开始对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的感觉,这种陌生的感觉正是推进他们认识新事物的动力。从而更好地听我讲授这节课的内容。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了,良好的心态形成了,自信心树立了,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师生都会愉悦地度过每一节课。以上只是我在近几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点肤浅的体会。但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快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步伐,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上一篇:破解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教与学困局浅谈 下一篇:教会方法 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