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另类老爸

时间:2022-08-15 09:37:55

一、头顶上的烦恼

记得上幼儿园时,我就给爸爸拔白发了,但那时我每每要搜索好一会儿,才能找到一根。随着时间的推移,爸爸白发滋生的速度加快了,他的烦恼似乎也随之增加了。我常常会看到:爸爸揽镜一照,瞅着鬓边新生的几缕银丝,蹙着眉头,一脸无奈地说:“唉,我的白发……”于是,他常会召我过去,央求我帮他消灭他所谓的“白匪军”。我则一边帮他拔白发,一边说他太爱臭美。当然,也有我不乐意的时候,那时,爸爸便会提出一些“交换条件”,比如说拔到20根就给我网上购书之类的。有了如此“优惠”条件,我当然甘愿为之效劳了。

二、“小气”

炎炎夏日,午睡之后,爸爸总会泡一杯香浓的咖啡。我看着爸爸很享受的样子,闻着浓郁醇香的咖啡味,我会对爸爸说:“给我留一点哦。”当我喝时,咖啡只剩一个底了。于是我抢过咖啡杯,一饮而尽。贪恋杯中的美味,我会咂咂嘴说:“真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啊。”然后,我会抱怨爸爸给我剩得太少了,说他“小气”。当然,其实我心里也明镜似的,知道――咖啡具有兴奋作用,小孩子多喝对身体是不利的,正如爸爸所说。

这个学期开学前,我向爸爸强烈要求:买一个新书包。可爸爸认为我的书包才用了一年,现在就更新换代,为时过早。我又强调我的书包太老土了,可爸爸对此根本不予理会。仔细想想,爸爸说的也有道理,要知道,爸爸的眼镜边沿上早就有点变形了,可他硬是不换,又用了好几年,直到今年暑假在我和妈妈的多次“蘑菇”下,才终于“妥协”了。还有,爸爸给我网购起书来,那可真是“爱你没商量”,一次次毫不犹豫地把书往家里搬。

三、“文艺范儿”

爸爸有一个“著名观点”,那就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爸爸不止是这样想,在对待我学习上,也正是这样做的。还是让我来说说爸爸“文艺范儿”之表现吧。春末,天空中飞舞着棉絮般的东西,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使人弄不清这是蒲公英、杨花还是柳絮?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爸爸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我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伸出手接过一朵“柳絮”,那感觉就像一片轻盈的雪花悄然落在了手心,心里涌起一阵小小的欣喜和感动。

“北原牧唱”有个荷花池,那是我和爸爸经常逗留、流连的地方。当橘红的小蜻蜓身姿优美地停立在荷叶上,爸爸会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然后,静静地看着我,我便连忙吟道:“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清甜的荷香中,爸爸还教我写荷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就是我的老爸,一个有点另类的老爸。

(指导教师 王雅红)

综合点评:

两篇文章都是写父亲,表现父亲与孩子间的亲情故事,但二者的写法和意蕴并不相同。

“父亲的画面”借一个个记忆中的“画面”来追忆父亲,内容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衔接、过渡,让人有如翻阅一本泛黄的连环画,一页一页的画面淡淡的,甚至是不完整的,但串联在一起,却让人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感动于他对孩子的“溺爱”、呵护。文章温馨之中透着淡淡的怀念与哀伤,读之令人动容。这源于作者对往事不着痕迹的剪裁与锤炼,也正是“大家”的高明之处。

“我的另类老爸”则洋溢着快乐、轻松的氛围。另类老爸对孩子的爱,表现在对孩子的纠缠(召孩子给自己拔白发)、约束(要孩子少喝咖啡、艰苦朴素)、引导(在生活中处处用语文)上。这也是小作者取材的优点,几件事既表现了老爸的另类,又表现了其教女的细心、有方,如果单纯地表现“另类”就落入“为文而文”的窠臼了。用恰当的小标题分隔不同内容,也是本文的亮点。

上一篇:宫崎骏获奥斯卡奖 下一篇:我心灵的甘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