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识“新”银行卡(之二)

时间:2022-08-15 08:58:21

教你认识“新”银行卡(之二)

银行卡成为百姓日常的支付工具,人们无需携带大量现金就可以方便地刷卡购物,足不出户就可购物、订票、缴纳各类费用,十分便捷。

随着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长和银行卡市场快速发展,银行卡应用日益广泛,个别行业刷卡手续费的定价标准显得不尽合理。国家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后,决定自2月25日起调整和优化银行卡刷卡手续费。

调整手续费标准有何意义

此次手续费调整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

一是简化了商户分类。为了优化刷卡手续费价格结构,此次对刷卡手续费的行业分类进行精简,由原来的五大类商户简化为四类,即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和公益类四大类。

二是整体上降低了手续费标准。此次调整本着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推动商业企业和银行卡产业共同发展的原则,普遍下调了各行业的刷卡手续费标准。如原来餐娱类商户的刷卡手续费费率为交易金额的2.0%左右,此次调整降低至1.25%,降幅达到了37.5%;又如一般类和民生类商户,原来的刷卡手续费费率在1%和0.5%,此次下调为0.78%和0.38%,下降幅度达到23%左右。此外,适当调整了房产、汽车和批发行业的单笔手续费封顶值。

三是限定了收单机构的价格。为避免不合理收费,保障收单市场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本次调整对收单服务费进行了限价,由原来的收单机构进行市场定价改为实行政府指导价,并允许在规定的范围内上下浮动。

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率的调整将产生什么影响?

一是新方案有利于促进中小商户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根据优化和调整银行刷卡手续费新方案,不同商贸企业的刷卡手续费平均降幅超过20%。以2012年刷卡消费额为基准进行测算,此次调整将减少商户年手续费支出超过75亿元,是对流通企业的支持力度变大。

二是新方案有利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新方案降低了商贸流通行业的扣率水平,刷卡手续费对商户的效益影响减小,有利于银行卡普及,将有更多的商户愿意接受银行卡刷卡交易,银行卡的受理范围有望扩大,同时现有商户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银行卡交易,提高银行卡受理服务水平,提升银行卡受理市场的顾客满意度。

三是新方案将影响信用卡行业收益水平。目前,刷卡手续费是发卡行的重要收入之一。新的收费标准维持了现行刷卡手续费行业差别化定价,总体下调幅度为20%?30%,而其中餐饮娱乐类下调幅度高达37.5%。相比国外高额的刷卡手续费,此次下调刷卡手续费率将导致各家银行特别是发卡银行受到较多的利润降低影响。因此,未来如何在保障为持卡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进行多方面创新,拓宽收入来源,将是银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目前,一些关于“刷卡手续费归根结底是由消费者埋单”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刷卡手续费主要是商户与发卡行、收单行和转接机构之间的一种服务费用,与持卡人无关。刷卡手续费降低是商户给付的费用减少,如商家将这部分减少的费用让渡给消费者,将使消费者受益。因此,全社会要共同抵制一些商家将刷卡手续费转嫁给消费者的说法和做法。

安全用卡你知道哪些

1.客户需了解的用卡安全知识有哪些?

在用卡安全方面,发卡行须提醒广大客户做到以下四点:

(1)保护好个人信息。通过银行提供的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不要委托他人或中介机构代办信用卡;不要将生日、证件号码、简单数列(如111111、123456等)作为信用卡密码;不要轻易向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透露信用卡账号及密码等信息;不要把身份证、信用卡转借给他人使用。

(2)保障ATM操作安全。在ATM上查询、取款时,要留意ATM上是否有多余的装置或摄像头,输入取现密码时,应采取适当的遮挡防护措施;选择打印ATM交易单据后,不要将其随手丢弃,应妥善保管或及时处理、销毁单据;ATM出现机器吞卡或不吐钞时,原地直接拨打银行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求助;认真识别银行公告,勿信要求客户将钱转到指定账户的公告;收到可疑手机短信时,应谨慎确认,如有疑问应直接拨打银行客户服务热线查询。

(3)保障刷卡消费安全。刷卡消费时别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核对签购单无误后再签字确认,避免误刷多刷,并保留签购单的存根联;在商场刷卡消费输入密码时,应尽可能用身体或另一只手遮挡操作;刷卡消费发生异常如卡重复扣款时,及时与银行联系。

(4)保障网上支付安全。网上交易前应确认网址是否正确;完成网上交易后,应及时关闭网上交易开关,避免发生后续风险交易;在进行境外网上交易时,应通过安全途径,开通相关认证服务;在境内进行网上交易时,尽量使用个人客户证书(U盾)或电子口令卡进行交易;不要在网吧等公共上网场所进行网上交易,避免卡号及密码等信息被他人盗取;选择信誉好、运营时间长的网站进行银行卡网上支付业务。

2.银行如何保障客户的信用卡安全?一旦出现信用卡丢失,如何处理?

一是加强对客户的安全用卡宣传与提示,通过短信、账单、网站等方式提示客户保护个人资料及账户信息;二是加强客户办理重要业务环节的身份识别,尤其是加强信用卡开卡、修改资料、补卡环节的风险控制;三是加强欺诈侦测、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可疑欺诈交易,并联系持卡人进行确认;四是对存在较大潜在盗用风险的信用卡(如客户曾经在高风险国家用卡,存在卡片信息被窃取冒用的风险),银行主动联系客户免费换卡,保护持卡人权益。

一旦发现信用卡丢失,持卡人应第一时间致电发卡银行客服中心对卡片进行挂失,有效保障账户资金安全。

3.一旦信用卡出现被盗刷等情况,客户应如何处理?我国目前对责任如何界定?

我们建议信用卡客户在申请信用卡时应预留正确有效的手机号码,并保障通信畅通,如手机号码发生变动,应及时致电银行客服热线进行修改,在收到银行短信提示或账单显示自己的卡片存在非本人的欺诈交易后,立即致电发卡银行,并配合发卡银行提供相关材料,进行后续调查。一般来讲,盗刷有两种情况:一是伪卡欺诈类盗刷,对于经调查确认非持卡人本人原因造成的资金损失原则上无需持卡人本人承担;二是信用卡遗失引起的盗刷,持卡人应立即挂失,挂失前发生的资金损失由持卡人承担(满足发卡银行提供失卡保障服务条件的除外),挂失后发生的资金损失由银行承担。

4.信用卡是设置密码安全,还是不设置密码更安全?

总体来说,设置密码更安全。信用卡最早起源于美国的一些百货商店,而不是银行,当时没有条件设置密码。中国是先有借记卡再有信用卡,借记卡是凭密码交易的,国人已经接受并适应了这种交易方式,为此,国内改造了信用卡系统,从技术上支持信用卡凭密码交易。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绝大多数信用卡客户采用凭密码交易,从风险防范角度考虑,对于持卡人因卡片遗失而导致的盗刷,交易验密功能恰恰是防范损失的有效手段,大大降低盗刷交易成功的概率;对于克隆卡盗刷事件,交易验密功能同样提高了不法分子窃取卡片信息的难度和作案成本,有效降低克隆卡欺诈事件的风险。事实证明,凭密码交易能有效防止测录、伪卡等信用卡风险。目前,虽然客户享有失卡保障服务,但同时负有举证义务,举证往往时间长、成本高,所以建议客户设置密码。凭密码交易无论对持卡人还是对银行和社会都是成本最低的。

5.误将信用卡还款还入他人账户,怎么解决?

客户由于自身的疏忽,将款项还入他人账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尽力协助联系对方客户,促成双方妥善协商解决,但是根据法律规定,银行无权自行冲账或从客户账户支取款项,也无权直接透露对方客户的信息,希望客户给予理解。出现此种情况,应由客户与对方客户妥善协商解决,协商无果的,客户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银行会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相应的查询和其他必要的协助,尽可能追回客户的资金。

6.银行会泄露客户的私人信息吗?

只要客户通过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银行是不会泄露客户的私人信息的。按照《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银行建立了严密的客户信息保护制度和安全机制,能够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一些银行还通过了国际上公认的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采取了更加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建议客户不要通过中介公司办理业务,同时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高防诈骗的能力。

7.本人并未办理信用卡,被冒名办卡,卡内产生的欠款由谁承担?

对于能够确认的伪冒办卡且不可归责于被伪冒人的,产生的相关欠费被伪冒人不需承担。对于伪冒办卡的个人,银行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8.信用卡销户怎么这么难?

客户申请预销户后要核实账户是否存在未清偿的欠款、下期账单日内没有预授权业务才能完成销户,因此销户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生效。

9.为什么小额逾期也会造成逾期记录?

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银行对客户的信用报告负有如实上报的义务,要真实地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反映客户的信用卡账户逾期情况,同时银行会通过各个渠道对欠款客户进行提示。因客户自身原因造成逾期,无论金额大小,都会反映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因此提醒客户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关注自己的贷款账户,按时足额还款,以免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

10.为什么没有收到对账单也要按时还款?

银行是按照与客户约定的方式定期向客户提供对账单,客户没有收到对账单一方面可能是对账单的地址有误,另一方面可能是邮局投递问题。除对账单外,银行一般还为客户提供多种查询账户欠款的渠道,如网银查询、交互短信查询、电话查询、自助设备查询、网点查询等,客户应关注自己的信用卡账户,按时还款。

11.信用卡逾期会影响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是否会造成终身影响且无法消除?

信用卡逾期确实会影响客户的信用记录,但信用记录不会对客户造成终身影响且无法消除。《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转自《中国信用卡》)

上一篇:九大误区让你越补越虚 下一篇:实物金:加仓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