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段抗美援朝”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

时间:2022-08-15 08:56:22

无烟灶和防空哨

浙江省绍兴市王炳炀:志愿军指战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总结出许许多多的小发明、小创造,别看这些小创造又土又小,可有的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无烟灶:为了防止做饭时灶台上的浓烟被敌机发现,战士们创造了无烟灶。以原来的炉膛为中心,放射状的向四周挖5-7条宽30厘米,深30厘米,长8-10米的浅沟,上面铺一层厚厚的树枝,让炊烟从这些通道中慢慢扩散,敌机在空中很难发现,很快在全军推广。

防空哨:敌机24小时不间断地在上空盘旋,我军车辆不得不在夜间行动。闭灯前行,不仅速度太慢,又极易发生事故。打开车灯,又会招致敌机的狂轰滥炸。朝鲜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我们就沿袭了古代万里长城上风火台的报警办法,在公路沿线的每个山顶上设立一个防空哨兵,晚上只要一听到敌机的声音,马上朝天鸣放一枪,这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转过去。驾驶员一听到枪声,就立即关闭车灯,敌人的夜航机也就成了瞎子。

半个世纪的牵挂

辽宁省大连市冯元勋:1952年我正在朝鲜前线。春节临近,单位领导带回祖国运来的慰问品和慰问信分发给大家,要求每人最少写一封回信。我分到一个手电套,上有一行小字“安徽全椒襄河小学六年金筱英同学赠”。这是来自家乡的信啊,学校就在我家旁边。我头一个交了两封回信。几个月后父亲在来信中说,自你给金筱英同学去信后,家中热闹开了,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她和一群同学,敲锣打鼓来家中慰问,送光荣匾,挂光荣灯……金筱英同学也在回信中说,同学们都羡慕我和“最可爱的人”通信,太幸福了!

1955年我休假回家,想看望一下这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金筱英同学,遗憾地是,她去滁州读高中,我失去了难得的也许是唯一一次可能见面的机会。弹指间50多年过去,那浓浓的乡情往事一直在我心中萦绕,成为割不断的情结。

青春无悔

辽宁省大连市乐俊言:这张老照片是三十九军文工团在阵地演出的一个镜头,1952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后来就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至今仍陈列在三十九军军史馆内。

照片中那个跳舞的小姑娘,当年才13岁,天真活泼,大家都非常喜欢她。部队昼夜行军,小姑娘怎么走得动?板胡手大胡子王洪范就把她背起来。她伏在王洪范背上咯咯地笑:“大胡子扎我的脸,怪痒痒的!”

后面拉小提琴的便是我。当时一天要演好几场,在这个坑道口演完,就猫着腰从交通沟跑步穿过,到下一个坑道口去演。

自建志愿军纪念馆

浙江省丽水市程龙义:从1952年10月入朝参战,在朝鲜的600个日日夜夜让我终生难忘。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天天都有战友倒下。1953年夏,我负重伤后,凭一颗手榴弹抓获四个敌人。后来我昏倒了,是战友抬我下阵地,伤愈后又重返部队。

为铭记历史,不忘先烈,教育后人,我自己出资装修老家丽水镇200余平方米旧宅,创办“志愿军老战友之家”,陈列着当年志愿军战士穿过的军大衣、用过的茅式铁锹、缴获的美军子弹箱、军用毛毯等。展示着丽水籍烈士用过的遗物、大量图片及剪报书籍等。2004年开馆后,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群众来参观,就连城里的学校、单位、学生活动也到这里来。得到参观者的赞许,先后有七位将军来题词,给了我莫大的鞭策和鼓舞。

“难忘那段情”征文在本刊上、下半月刊联动刊发

12月(上)刊登索引

辽宁省营口市高集成:一场不同寻常的篮球赛

湖北省老河口市徐大同口述、张登海整理:这不是电影

辽宁省鞍山市王传军:强渡大同江

天津市董锡昆:传递祖国的声音

辽宁省大连市张友林:彭总向我发怒

辽宁省沈阳市王武:迟到20年的烈士证明书

上一篇:信息快递 第22期 下一篇:跳舞保健避“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