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15 12:33:24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分析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批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医疗保障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试就失地农民医疗保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现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失地农民;医疗保障

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用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目前失地农民已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

一、将失地农民纳入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一)是保障失地农民生存权的需要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从身份上来讲已经成为市民,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很多人沦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失去了比较稳定的收入保证。当遇到疾病或伤害时,他们很容易就陷入生存困境,要使这部分失地农民能够维持基本点生存权利,可行的办法就是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服务等方式降低他们面临的疾病风险、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和基本生活需要。

(二)是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社会保障其实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产物。失地农民自身缺徘徊在贫困和失业的边缘,造成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通过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将不可避免的合理收入分配差距限制在一个对社会所有人都有利的范围内,使社会最富裕者和社会最贫穷者的利益对抗程度达到最小化,从而达到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政治目的。

二、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现状

(一)失地农民无医疗保障,医疗费全部自付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是农民的命根”,一直以来,土地在充当农业经营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同时,亦成为农民最基本的保障依托。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也不享有城市居民那样的医疗保障,处于医疗保障的真空地带,因而一部分失地农民只能自行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二)失地农民医疗负担沉重,因病致贫问题突出

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尤其是大病,医疗费用,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承担得起的。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失地农民应付非常事件的能力很弱,承受疾病风险的能力很低,他们拿到的几万元土地安置补偿款仅够维持几年的基本生活,一旦需要支付较高医疗费时,就会面临吃饭还是吃药的两难选择,“一年不害病,赛似行大运”道出了失地农民的心声。

三、失地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以致目前绝大多数的失地农民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

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缺陷,医疗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得广大失地农民游离于医疗保障制度之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既不同于“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他们已经不再享有土地保障,由于受到户籍限制,也不能和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成为“医保无份”的边缘群体。

(二)征地制度不合理,导致失地农民医疗无保障

征地收益分配不规范且征地补偿费过低,安置方式单一导致失地农民医疗负担沉重,且无力支付医疗保险金。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征用农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是:政府占60% 70%,村级组织占25% 30%,农民仅占5% 10%,土地农转非的增值收益向城市、工业和开发商倾斜,而农民得到的太少。目前中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大部分以货币补偿为主,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用工制度逐步市场化,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渠道越来越少。

四、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险

1.坚持多方筹资原则

医疗保障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保障公民的基本健康生活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之一。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基金可采取政府扶持一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开发商补偿一点,失地农民个人缴纳一点,土地征用费划拨一点等办法筹措。政府出资部分从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收益和财政补贴中列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开发商出资部分可从征地补偿收益、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土地经营和物业收益中预留一定比例,个人承担部分从征地安置补助费中抵缴。

2.坚持多层次、广覆盖原则

由于失地农民的从业情况和年龄阶段不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水平、报销比例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不能一刀切。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制度可以逐步采取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实现城乡对接,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二)医疗救助制度

1.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作为社会保障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有必要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网。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可见,改善贫困人口的卫生状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2.扩大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

部分农民不能承担报销之外的自付费部分,以致减少医疗、中断医疗。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由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果加大农村医疗救助的力度,使之成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补充,就能够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邓大松.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2009(06)

[2] 李珍.社会保障概论. 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2007(08)

[3] 殷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02)

[4]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N].中国经济时报,20040316

[6] 包永辉、陈先发.乱征地引发无地无业之忧[J].t望新闻周刊,2003(23)

[7] 李文.实用不动产管理要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吴燕玲(1990.03-)女,汉族,硕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上一篇:会计教学研究 下一篇:刑事公诉方式的比较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