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旅游产业走生态化发展道路

时间:2022-08-15 11:58:01

初探旅游产业走生态化发展道路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2-031-02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旅游业不但能增加旅游收入带动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观的就业岗位等,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功能,于是旅游业如雨后春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的发展起来。但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呈现出积极有利的影响,而且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于是本文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旅游业走生态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旅游业 生态环境 生态集群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全民有目共睹的,截止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914美元。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一方面人均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逐渐增多,这就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2009年一年的旅游收入达到1.4万亿人民币,此外,旅游产业的规模日渐壮大,旅游产业体系的运作及管理也越加的成熟,由此突显出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旅游产业功能定位的转变

随着我国国力日趋强大,我国旅游业功能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逐步完善的发展态势,其发展阶段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

(一)政治功能

自我国1949年成立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前夕,我国一直在进行基础性建设,竭力扩大国际影响,当时中国把旅游业作为扩大中国政治影响的有力手段。旅游业成为了建立外交关系的重要途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何与世界沟通的政治功能。

(二)政治兼经济功能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的功能除了具有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的政治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一项功能即经济功能。但是此时的经济功能是较为单一的,即主要吸收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外汇。于是入境旅游成为当时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当时旅游的各项资源为大量吸收外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经济功能

自1986至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的国力日益壮大,经济发展步速加快。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性,并一再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号召“要大力扶植发展旅游产业”到“把旅游业定为重点产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旅游业充分发挥了其经济功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多元化功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向走粗犷式的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GDP虽然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以破坏自然环境,过分掠夺资源为代价的。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号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此大背景下,旅游业日见其发展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2.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人文素质3.创造了就业机会,大幅度提供就业岗位4.资源利用率高,较少破坏生态环境,极少涉及生产加工的问题等,是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功能由初始的政治功能逐渐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项功能演变,其产业地位的重要性越发的突显,由此可见旅游业势必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旅游产业急需走生态化发展道路

旅游产业产生的各种正面效应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并得到重视,于是旅游业的开发、经营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旅游产业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和学者针对旅游业研究的视角逐渐拉大、研究的深度逐渐加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提到日程。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环;

2.旅游目的地环境受到污染。

当游客来到旅游景区时,对当地生态环境破环主要体现在:对景区资源或基础设施的认为破环(如建筑物上写上到此一游);大量人群的集中造成交通拥挤、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垃圾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人群的急剧增多带来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的不合理消耗;游客破环植物、猎杀动物的行为改变景区动植物的种群结构等。有数据显示,在对我国的某一旅游城市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国外游客平均每人比本城市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高出8倍,排放的废气高出8倍,生活垃圾高出9.8倍;国内游客平均每人比本城市居民排放废气高出2倍,排出的生活垃圾高出2.5倍,排放的污水高出2倍。由此可见旅游目的地在接收外地游客的同时确实遭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环。

三、初探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生态管理机制

1.树立生态理念

一个好的理念是企业经营运作的灵魂和指导思想,而企业能够良好的经营运作需要经营者和所有员工共同的努力。所以要把走生态化发展道路的理念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灌输到每一个员工的头脑之中,使所有员工有意识的把“生态化”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为企业落实“生态化”的战略方案、经营方略、营销策略等提供保障。

2.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良性运作的必要保障。企业生态管理制度应包括生态化经营的原则以及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条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设定好生态化的评价标准。企业的各项操作流程要明确地与评价标准相挂钩,扎实落实生态化的各项管理制度。

3.将信息技术渗透到管理经营中

信息技术是现在人的伟大发明,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渗透到企业的管理中无疑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利用网络技术把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实时对其使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其情况,以便果断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形成强大的服务咨询网络,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

(二)建立旅游生态集群

旅游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自然景观和社会各历史时期的遗留物。旅游企业把旅游核心产品附之于一系列的服务整合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旅游者。优异的服务是旅游产品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不仅可以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的美誉,还可以提高其知名度,这样就可以实现旅游企业价值链的增值,创造难能可贵的无形价值。但是我们都能清新的认识到旅游产品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是各种自然禀赋资源。各种生态资源一旦整合成旅游产品供消费者消费,若想可持续的带来经济效益,就要使生态资源被很好的保护,实现良性地循环。由此可见旅游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应的持续性,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实现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相关联的企业组成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各企业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在共同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提供着不同的旅游要素。我们所指的旅游产业内的生态集群,是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企业群落的。旅游生态集群彼此之间不仅要分工协作形成功能互补,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协作过程中要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能够协调一致,和谐发展。

旅游生态集群中的各企业既相互独立有相互依存,彼此因提供差异服务而获得整体的价值增值。但生态集群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需要实时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资金等交流,使生态集群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能够根据市场的动向及时作出行动调整。旅游生态集群在尽力维护生态环境时,群体内各企业要做到资源有效的循环利用、“垃圾废物”的可回收,减少甚至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旅游业走生态化道路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可以制定各项政策法规为旅游业的生态化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大环境,此外政府还要对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做到实时监督,使得政策法规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胡芬.可持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闫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旅游学刊.1999(5).

上一篇: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浅析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