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5 11:48:12

奥硝唑新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6年3月~2008年10月收治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溃疡(GU)或十二指肠溃疡(DU)活动期病人,快速尿素酶和胃肠黏膜组织活检及病理检查证实为Hp阳性,其检查方法为分别从胃窦、胃体取胃黏膜组织,做尿素酶试验及Warth-Starry银染色,两项均为阳性方可诊断为Hp阳性,均有中上腹胀痛、烧灼感、反酸、隐痛或空腹痛,且>1个月。并排除以下情况:①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②进入观察前1周有接受过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药治疗;③妊娠及哺乳期;④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⑤恶性肿瘤。本组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硝唑新三联)36例,对照组(甲硝唑三联)36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奥硝唑500mg每天饭间及睡前15分钟口服,奥美拉唑20 mg 2次/日,左氧氟沙星200mg 2次/日。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500 mg 3次/日,甲硝唑200 mg 3次/日。

两组同时进行14天的正规治疗后,复查胃镜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根据消化性溃疡的内镜分型及尿素酶试验结果判断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饮食,忌辛、辣、酸、冷食物,按时休息,禁服其他药物。治疗后第14天复查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记录症状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和检查结果,并在治疗前后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治疗期间有任何异常随时就诊。

疗效判定标准①胃镜下溃疡疗效标准: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为痊愈;溃疡消失,仍有炎症为显效;溃疡缩小≥150%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②Hp阴转的判定:疗程结束14天复查胃镜,取组织做尿素酶试验及病理染色,两者均阴性为Hp阴转。③腹痛疗效判断标准:腹痛完全消失为显效;腹痛较前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为好转;腹痛无缓解或加重为无效。④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6.47,P

疼痛缓解情况两组治疗后腹痛全部缓解,缓解天数分别为治疗组1~10天,平均3.6±2.2天;对照组3~15天,平均6.5±0.8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稍短。

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对照组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

讨论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首过代谢率低,血浆深度高,生物利用率高达89%,即24小时对胃酸抑制作用更持久、更有效,同时吸收迅速,不良反应小。

抗Hp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直接抑制以及奥美拉唑和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

奥美拉唑与抗菌药物协同作用许多抗生素在体外有较强的抗Hp作用,但不耐酸,在胃液中易分解,不能充分发挥作用。①用奥美拉唑后能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值,减少抗生素的分解,使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而增加抗生素活性,为抗菌药物发挥抗Hp作用提供较好的环境:②同时pH值高则不利于Hp生长而抑制其生长。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口服吸收快,服用0.8~2.4小时血清中可达最高浓度;③药效持续时间长,其生物半衰期为4.3~6.0小时;体内分布广,组织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④当前,一些细菌对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因质粒传导而广泛传布,左氧氟沙星则不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因此它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故其耐药性低,对耐药的螺旋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奥硝唑是一种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抗菌作用强,在胃酸中保留时间长、不良反应小,药理作用与替硝唑基本相同,该药主要在肝内代谢,在体内主要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原药和具有细胞毒作用中间代谢产物作用于细菌的DNA,使其螺旋结构断裂或阻断其转录复制致死亡,达到抗菌目的,且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等不良反应。

上述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优于甲硝唑,溃疡愈合率>90%,Hp根除率较高,具有抗耐药、杀菌性强、依从性好、疗程短和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易为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藿香正气水临床应用解析 下一篇:甲状腺良性肿瘤96例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