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踩点的投资

时间:2022-08-15 11:08:42

最踩点的投资

2008年是农业投资最红火的一年,从年初的肉鸭养殖企业塞飞亚获风险投资到轰动一时的外资进入养猪业,再到年底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新疆康地获资6588万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农业投资金额已超过3.5亿美元。

仔细分析农业投资在2008年受青睐的原因,不难发现原因有三点。第一,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扶农政策使得风险投资看到了农业发展的黄金投资期。第二,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也为农业企业提供了优秀的条件。在很多风险投资眼中,正在进行产业链升级的农业已经成为他们掘金的宝地。第三,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对于品牌和消费欲望的提升,使得高品质农产品的消费迅速扩大。风险投资纷纷把橄榄枝抛向农业项目,投资农业项目被业内喻为2008年最踩点的投资。

回顾风险投资行业历年来的投资案例,农业投资项目屈指可数,从2005年至2007年的三年间,农业项目只有利农、福建圣农、龙生茶叶等屈指可数的七八家,且金额都是几百万美元的“小投入”。可进入2008年,农业投资的案例增加到十多起。数据显示,包括茶叶、果汁、花卉、蔬菜、鸡蛋、疫苗、水产养殖、肉食加工、生物肥、农药等农业细分行业都有VC和PE涉足。

“全球最牛的市场将是农产品市场,中国的农产品将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的话得以验证。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际各金融市场风险凸显的大环境下,风险投资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农业。一方面,农业作为周期性比较长的行业,对于金融环境的感知没有那么敏感,另一方面,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农业消费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一位资深投资人如此评价农业投资“热”这一现象:“农业抗景气、抗通胀的能力使其成为当前的避风港。”

然而,农业投资既有它独特的优点,同时也蕴含着致命的缺点,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波动性、易受到病虫害等疫情影响、缺乏职业管理人等,都是投资农业潜在的风险。如何防范农业投资风险,帮助农业企业健康发展,是风险投资进行农业投资后必须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只能说是农业投资进入的良好契机,但是农业投资如何退出、何时退出、退出后的回报有多大,才是判断投资是否踩点踩得准的主要依据。

上一篇:最坚挺的投资 下一篇:最痛快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