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8-15 10:38:35

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思考

【摘 要】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现实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比如,单位财务主管的认识水平、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对财务软件的熟练程度、对财务软件功能的挖掘等等。因此需要对会计电算化在现实工作条件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安排,才能使会计电算化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 完善 会计电算化 思考

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现实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1. 当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基础已逐步趋向完善,多数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了手工会计记账向电脑会计记账的转变。但是相比之下,数量上占有较大比例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小型企业却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步伐,影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进程。这些企业单位的基本情况表现在:

1.1会计电算化处于初级阶段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技术手段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部分企业中,约半数以上的企业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忽略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对资金运作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监控。财务管理与会计业务脱钩,没有完全做到事前预算,并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加以控制。

1.2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核算型财务软件中“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产较弱。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在加上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不全面,致使会计信息系统得不到充分利用。

1.3会计信息系统成本效益比较高

目前一些单位在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着理论超越现实的现象。一些领导主观意识中对会计电算化理解肤浅,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财会业务的电子记账,没有深刻认识会计电算化系统在财务管理、财务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有的单位甚至在购置时盲目求大求全,而不重视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全面发挥,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2. 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1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

由于电算化会计信息都是存贮在数据库里,比如常用的用友软件就用的是SQL数据库,其中的数据不用用友软件就可以直接读取或是修改。在工作实践中,各单位往往只注重软件的安全性(比如有些刚使用电算化的单位只是设立了主管、会计、出纳等的分工和权限),而忽略了数据库的安全。SA用户不设密码或是密码太简单,忽视了安全性管理。另外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没有专项的电脑维修小组,大多将维修业务外包,人为地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风险。

2.2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没有及时优化。

很多在职的会计人员存在知识结构陈旧的问题。有的电算化人员大多是只经过短期的培训,有的甚至连XP和vista都说不出什么,更不用说Windows 7系统,有的对2006年新会计制度也不够熟悉,客观上对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造成了人员阻碍。

2.3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及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相当一部分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没有及时设计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使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甚至造成单位会计信息泄密。另外, 很多单位领导虽然知道会计信息系统工作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但是对具体的运作过程不甚了解,对会计信息系统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问题认识不足,还延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没有按照软件的要求和单位需要,重新设置会计人员的岗位和权限,结果使财务工作分工不清、责任不明,造成了工作秩序混乱。

3. 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相关建议

3.1提高有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水平

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够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完善和发展。各单位的行政主管和财务主管领导尤其要强化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水平,深刻领会电算化对推进本单位财务管理的重大意义,从思想意识中充分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结合本单位工作业务发展需求,细化电算化的操作程序、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财务监管。

3.2强化会计电算化中的内部控制制度

当前形势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已成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人员岗位安全控制制度。要完善岗位职责制度、权限划分、人员分工以及部门设置等,形成内在的制约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轮岗机制,形成轮流监督机制。二是优化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如,对机器设备进行安全性保护,防止其他的人员进入到计算机房,对数据和程序的安全进行保护;对软件和硬件进行安全性维护,系统硬件维护内容包括: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杀毒、查毒;保证专机专用,确保财务工作人员不在财务专用计算机上面插入外来的光盘、软盘以及上网;及时的进行计算机故障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定期进行计算机的检查工作,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等等。软件保护包括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维护工作,以防患于未然,确保计算机财务软件进行高效、安全的运行,并且对计算机财务软件所存在的不足不间断的进行修正,更加要对其所选用的计算基础财务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升级。

3.3强化会计人员电算化业务培训

结合财务人员的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以操作为主。使其能够完成建立账会、科目表的设立、初始余额的录入、凭证类别的设定等系统初始化设置,以及根据每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录入凭证、完成记账、各类账簿的查询、报表的生成、结账以及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等基本的操作。年龄偏小的工作人员培训内容以深层次培训为主,注重加强电算化系统的系统维护、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 2009(1):159-160.

[2]杨新刚.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及未来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9(25).

[3]吴奇峰.会计电算化在政府事业单位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

作者简介:张磊,女,(1978-),会计师,吉林省体育局田径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作者单位:张磊,吉林省体育局田径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丁丽华,长春市财政科学研究所)

上一篇: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分析 下一篇: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地下车库的财税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