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时间:2022-08-15 08:17:45

【摘要】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就要注意学习和研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 遵循教学规律 改进教学方法 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上下功夫,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们教学工作中最为具体然而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上好每一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上好一堂质量好的课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必须备好课,吃透教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具有意义。做任何事情,要有取得成功的把握,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无数事实充分证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备课是否充分关系极大,只有教师认真备课,才能使上课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充满信心,驾驭全局,操纵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机制,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因此,备好课也是提高质量,上好每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人说,课堂一分钟,课下三年功。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在课前下苦功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过得硬。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无一不是不认真准备的。他们都把心血花在备教材、备教案、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具、备重点、备难点、备关键、备语言、备板书等一系列工夫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二、教师要明确目标,达到目标。

教学目的是上好课的出发点,目的达没达到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准。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既要符合本门学科的授课目的和任务,又要从每一个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得目的更加具体,切实可行。确定教学目的要避免笼统化、公式化、形式化,否则对教学工作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师要恰当选择和组织材料。

看一堂课的好坏,基本在于教学内容,教师上课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双基”教学,教师必须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严格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和牢固,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在讲解时,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又要照顾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些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保证。

四、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堂课只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系统的教学内容不行,还必须选择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上课是教师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掌握理论知识到形成熟练实际技巧,这些都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堂课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本课的具体要求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堂堂一个方法,课课一个调,总是老套套,学生听后,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演示、声像模拟等讲解方法,就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为这些方法直观性强,学生通过具体事物的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牢固,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得严密紧凑。

一堂好课要靠教师精心设计、妥善安排,使得各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作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上课铃声一响就精神饱满地步入教室,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庄重和蔼的态度、从容有度的举止,都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影响。要把组织教学贯穿全过程,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多动脑思考,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能力。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时间,教学环节是一环紧扣一环,最大地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用,教师讲授时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系统性和逻辑性强,以姿势辅助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要的重复和各种语病。

六、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上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和学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视。一堂课应该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呈现出教师教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教师和学生均处在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越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总之,对一堂好课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教学原则,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双边活动中的具体贯彻实施。一句话,教学是艺术,而课堂教学侧是艺术中的艺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教学论原理》佐藤正夫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捕捉教育细节 促进个性成长 下一篇:关注综合性开展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