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8-15 07:49:44

临泽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解决县域“三农”问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临泽县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为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2.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大动力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协同共生的,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可以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产业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通过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和空间布局一体化,可以促进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通过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可以推进农村管理民主、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样,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可以在城乡一体化的形式上,逐步建立起以工补农、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3.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临泽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选择

2010年临泽县总人口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城镇人口2.4万人,全县城镇化率仅为19.4%,而该年全国的城镇化率为47.5%,全省城镇化率也已达36.1%,就这一指标而言,临泽县明显处于靠后位置。同时,从临泽县的三产结构及产值来看,其第一产业占比近年来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产值增长也较为乏力,农业内部增收空间已非常有限。2010年,全县第一产业占比依然高达32.99%,全县GDP总值26.8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8.84亿元,较上年仅增长11.76%。综上所述,充分抓住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快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临泽县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临泽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做法

1.统筹城乡发展意识强烈

城乡统筹是涉及思想观念、领导方式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等方面的全面深刻变革。因此需要提高各级干部的执行能力,狠抓工作落实的成效。为了切实加强领导,临泽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培训指导,村“两委”负责人直接列入培训对象,县委领导及组织等部门领导同志都结合实际到培训班讲课,进一步强化了干部抓好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

2.产业发展水平提高明显

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支撑。临泽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注重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强大产业支撑,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6.7:36.7:26.6调整为32.99:36.11:30.90,实现了一产打基础、二产为支柱、三产为延伸的产业结构格局。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加工、矿产品选炼、水能开发等产业逐步培育壮大,建成梨园河梯级水电站10座,形成46万吨锰铁、25万吨玉米种子、4万吨柠檬酸、4.2万吨乳制品、5万吨红枣制品、3万吨酒精、3万吨番茄酱加工生产能力,87%的农产品实现初步加工转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累计建成日光温室8947亩,精品玉米制种基地28万亩,红枣基地10万亩,奶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7900头和14.52万头,被确定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现代设施农业初具规模。订单农业面积年均保持在30万亩以上,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被确定为全省7个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大县之一。旅游产业快速兴起,初步形成了丹霞自然风光游、水乡休闲娱乐游、枣乡田园风情游和红色胜迹游品牌,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0万元。

3.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临泽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2009年起全力实施的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现已累计投资1.73亿多元,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快速推进,县城规划面积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0.3平方公里,扩大了近一倍,新的城市风景带、休闲娱乐带、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和水系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探索走出了盘活土地、以地生财、经营城市的新路子。城区道路、广场、绿化设施更加完备,生态环境改善明显。2010年内相继建成城关广场、文体中心、南环路等市政公益设施,全县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1.71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0.68%,城区供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明显提高。

4.农村基础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临泽县抢抓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机遇,精心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累计整合各类建设资金5200万元,加快农村现代设施农业、奶肉牛产业、特色劳务产业发展和安全饮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力通讯、道路交通、客运站所以及户用沼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五年累计新建乡镇客运站11个,新建改建通村油路454公里、通乡公路110公里,新建小康住宅1.17万户,累计达2.36万户,占总农户的比重由2005的37%提高至72%,73%的农户通上了自来水,60%的乡村道路实现硬化,42%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村村建成宣传文化室和卫生所,农村公共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总体上看,临泽县通过大力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解决当地“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阶段性成效较为显著。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临泽县小城市、大农村,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县情依然没有改变,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农村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对临泽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

目前临泽的工业发展仍处在追赶阶段,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值低,工业短腿问题十分突出。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东南沿海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机遇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按照县工业园区的分工和定位要求,千方百计凝聚各界力量,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工业园区汇集,优化产业链分工,壮大冶金、柠檬酸、番茄酱、红枣、乳制品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在临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撑能力、吸聚能力和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战略伙伴和政策扶持等形式,瞄准光伏发电、设备制造等高端产业,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点对点定向招商,同时继续大力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参股、合作等形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组、改造,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发展,培植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1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板块

重点推进板桥生态观光农业板块、平川蓼泉果蔬产业板块、新华沙河的有机农业示范板块和优质玉米制种板块建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发展后劲,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形成新型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基地、旅游服务产业相互支撑的产业格局。

2.2推进特色农业建设

按照县抓产业链、乡镇建产业基地、村有示范园的思路,一镇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优质玉米制种、无公害蔬菜、绿色鲜果、有机农产品等特色农业,加快建设一批生猪、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区),因势利导,突出亮点,错位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2.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鼓励、引导土地适度向农业大户集中,扶持具有地方特色、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建成一批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导、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规模生产和加工基地,形成一批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从而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产业链,转移富余劳动力。四是推进科技农业建设。积极推广设施栽培、生态健康养殖等新技术,加快推广高效种养新模式,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

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作法和经验,统筹抓好农民集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人口集聚、市场繁荣、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3.1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构建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

针对目前各乡镇规模普遍较小,布局分散零乱、集聚效应较弱的现状,围绕县城,下大力气建设平川、沙河、新华几个中心镇、重点镇,依此在县城周边形成集聚效应,吸引农村人口向中心镇转移。农民可以用宅基地在城镇换取住房,将收储的宅基地用于项目建设或复垦,农民的耕种用地可以采取流转的方式由专业公司发展规模化农业。

3.2以景观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

要继续精心培育“丹霞―大沙河―双泉湖”南线精品旅游线,逐步开发“峡谷奇观―香古寺―锁龙潭―黑河烟林―昭武故地”为主的北线旅游风景线,倾力打造“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四张特色旅游名片,通过设立旅游业发展信贷贴息资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金、企业资金投资旅游项目,合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3.3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标,大力发展服务业

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专业市场,建立健全以农贸市场为基础,连锁超市为补充,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引导农产品批发零售企业与生产加工基地结成长期产销联盟,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城乡统筹发展做好组织保障

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基层组织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和形成战斗力的基础。要顺利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目标,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4.1十分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作用,打破乡镇领导干部依序挪动的使用方式,真正任用那些作风扎实、亲民近民、能办实事、会抓工作的干部到关键岗位任职。

4.2改变基层领导干部使用方法,对于那些坐不下来、干不起来、只图“镀金提拔”的干部要坚决杜绝其上升路径,激发基层干部“干”的意识,消除“熬”的观念。

4.3在干部队伍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基层干部围绕加速城乡发展、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去创造实绩,上级围绕城乡发展、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去评价实绩,试行乡镇领导干部任职前在任职地公示办法,接受群众评议。四要改变对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尽量减少基层的开会、检查和接待负担,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抓基层工作,多干为民实事。

总之,抓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像抓经济建设那样下发实力、下实功,坚持不懈推进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切实增强干群合力、党群合力、班子合力,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上一篇:稻草还田与低碳水稻栽培技术探析 下一篇:福建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区划及气象因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