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项目教学教案实例(鼻饲术)分析

时间:2022-08-15 07:36:54

《护理学基础》项目教学教案实例(鼻饲术)分析

摘 要: 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作者根据《护理学基础》教学特点,运用项目教学法,以鼻饲术为例设计了教学教案,再经过实践,在最后增加了学生学习修正的过程,旨在使学生及时更正错误,加强对正确操作步骤的记忆和理解。

关键词: 《护理学基础》 项目教学法 鼻饲术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在教学上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识记,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这与当今社会强调实用技能,强调知识创新等素质教育不能同步,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学改革极其迫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我便利用利用此法,根据《护理学基础》的学科特点,以鼻饲术为例设计了下面这篇教学教案。

本教案经过实践,根据学科要求,在传统的项目教学法中增加了“学生学习修正”的过程,旨在使学生及时更正错误,加强对正确操作步骤的记忆和理解,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1.项目要求

分析病例,完成鼻饲术,根据病例分为2个子项目:

1.1李××:74岁,男性,因脑出血入院,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目前患者意识清醒,但患者体质较弱,仍不能说话及正常吞咽。医嘱要求给予鼻饲,补充营养。请判断这位病人是否适合鼻饲。如果要给予鼻饲,请你正确完成。

1.2张××:男,40岁,因车祸致脑外伤,已昏迷一周,护士根据医嘱给予鼻饲,以补充营养和水分。对于这位病人是否适合鼻饲。如果要给予鼻饲,请你正确完成。

2.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能正确概述鼻饲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2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鼻饲术的操作过程和要点;能正确实施对昏迷病人的鼻饲术;整个操作过程保持清洁,病人安全。

1.3情感目标:操作过程中通过护士的解释,病人能主动配合护士操作;培养学生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

3.项目分析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现状,本项目具备实施条件。本课内容运用项目教学的优势是,能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并最终解决实际临床护理问题。

3.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鼻饲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使操作过程更加人性化。

3.3突破重点、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教师帮助个别学生提高水平。

4.项目实施条件

4.1要求具有模拟临床环境的实验中心和操作用物。

4.2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4.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特别是决策和评价过程,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5.教学策略分析

5.1学生能力基础分析。学生已经经过了临床基础课的学习,已掌握了相关的解剖生理知识;学生对于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的方法已有一定的概念;学生已掌握了医院感染护理技术的重要性,原则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学生已掌握了医院饮食和病人的一般饮食护理的知识要求。

5.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护理教学,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尝试点拨和引导学生学习。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识,自主学习。教学评价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分散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

6.教学设计

实训进度安排:

知识准备 课前

示范项目 1学时

实训阶段 2学时

教学评价 1学时

学习修正 2学时

6.1知识准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复习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知识。

6.2示范项目。为一位清醒病人进行鼻饲,演示整个操作流程。教师示教2次,让学生加强记忆。

关于操作流程的录像可以放在局域网上,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下载观看。操作过程中主要是操作流程的演示,对于查对、与病人的沟通、注意事项等问题可以略微带过。

6.3实训阶段。创设情景,提供案例给学生。学生分组,每组4―5人。实训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学习小组中去,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给予引导。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给病人进行鼻饲;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步骤严谨,注意清洁操作,病人安全;操作过程中体现人性化护理,注意与病人的沟通;多次反复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判断病人适不适合鼻饲?鼻饲时病人应采用什么比较合适?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多少?如何证明胃管插入了胃内?如何判断插管时病人是否发生意外,怎么解决?给病人注入营养液时要注意些什么?操作完毕要如何进行终末处理?

6.4教学评价。组织学生自评:是否完成了教师的要求,能否解决几个思考题。各小组根据操作评分标准,组长进行打分并点评;小组互评:总结本次课的所得和感悟,比较本组与其他组的练习的效果,教师了解各小组互评的情况;师生评价: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修正学生练习中的细节,提出修正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改正。

6.5学习修正。根据教师修正意见,学生进行改正,重新对以上2个案例进行实训;再次评价:教师再次对各组的实训情况进行了解,如有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对正确的操作方法加强练习,提高熟练程度。

上一篇:实行就业“四包”方案,促进全员服务就业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