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研究

时间:2022-08-15 07:30:56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研究

摘要:融资困境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为视角,从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出发,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路径。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困境 信息不对称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在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问题,这与其发挥的巨大经济作用极不相称。据统计,占比仅为0.5%的大型企业所拥有的银行贷款余额超过了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60%以上,而占比超过95%的小微企业所拥有的银行贷款余额仅占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10%左右,并且超过八成的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融资困境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造成其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对生产经营规模小、财务信息不透明的小微企业实行“惜贷”政策,以规避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所以,促使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信息不对称的视角下,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其融资困境的相关路径。

1 信息不对称下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斯蒂格利兹和威斯(Stigliz and Weiss,1981)认为: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借款者拥有其使用贷款的风险程度及能否按时还贷的私人信息,若借款者不对银行报告其真实情况,银行在面对众多借款者时,很难仅凭借款者的资产状况、贷款用途与信用情况来事先确定借款者的信贷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借款者取得贷款后,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其贷款用途及还贷行为,借款者可能采取高风险行动,使银行面临信贷违约风险。因此,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不仅仅取决于贷款利率,还取决于信贷违约风险的大小,即单纯依靠提高利率并不能使银行规避风险与实现收益最大化。当银行在事前无法完全掌握借款者的相关经营与财务信息时,提高贷款率反而使低风险爱好者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行为);在事后,贷款率的提高会使借款者去追逐更高风险的项目,使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道德风险行为)。下面用图1来具体分析信息不对称下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图1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信贷市场均衡

图1所示,S与D分别表示非对称信息下的银行贷款总供给量与小微企业的贷款总需求量。由于信贷市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银行贷款供给量曲线S并非贷款利率的单增函数,曲线S会向后弯曲,S与D无法相交。当贷款利率rr1时,银行提高贷款利率不仅不能增加收益,反而提高信贷违约风险,使银行的收益遭受损失。银行为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会在贷款利率为r1时,对小微企业实行信贷配给(所有贷款申请者中,仅有部分申请者能获得贷款,或者贷款者的贷款申请仅部分被满足),此时,银行的贷款供给量为M0,而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量为M1,贷款缺口为M1-M0。所以,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无法取得贷款,使得小微企业出现融资困境。

2 信息不对称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原因分析

2.1 小微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抵押担保能力不足。微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大多数采用家族式或经验式的企业管理方法,使得企业的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其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也不够完善,造成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表信息准确性不足。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固定资产、可抵押担保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造成其贷款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银行在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以及商业化经营模式的约束下,贷款类型主要是抵押与担保贷款,在小微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会拒绝向其提供贷款。

2.2 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缺乏,民间金融制度不完善。小微企业的分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所拥有的地缘优势会使其比较了解当地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信息,从而有效地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当前大型商业银行的营运网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基层的营运点相对较少,再加上基层地区缺乏一定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造成了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当前我国的民间金融制度很不完善,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十分狭窄,阻碍了民间闲置资本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民间资本同样存在较强的地缘优势,它可以利用庞大的私人关系网络减少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当前对民间资本的投资限制还没有放开,这大大影响了民间资本给予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

2.3 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滞后,政府制度性扶持缺失。完善的征信体系会有效地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当前我国对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建设很不完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小微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获得其信用资料,这不仅加大了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还不利于改善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当前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管制较为明显,金融行业存在着严格准入制度,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与严格的金融准入管理制度有关。严格的金融管理制度会造成银行的垄断性及民间资本的流动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程度。

3 小微企业摆脱融资困境的路径选择

3.1 规范小微企业管理,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小微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避免经验式与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化的决策机制,减少人为随意干预,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减少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建立银企合作会计制度,由地方银行网点与小微企业共同选聘优秀财会人员,到小微企业中挂职担任会计主管,帮助小微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及其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银行汇报小微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信息,使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进行准确评估。

3.2 组建地方性大型担保机构,完善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由地方政府出面建立地方性大型担保机构,鼓励有实力的当地企业及个人入股,通过资金与担保资源的集中使用,来提高地方性大型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为向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评估与贷款审核、批准制度,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有效降低非对称信息下的银行贷款风险,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3.3 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拥有人脉与地缘优势,能够以低成本获取小微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信息,有效地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前提下,政府应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鼓励其增加服务营业网点,开设专门办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部门,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创建绿色通道。民间资本能够有效地减少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它可以利用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比较容易或以较低成本来获得小微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信息。因此,政府要有步骤地放开金融管制,逐步降低其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通过成立私募基金公司、组建地方资本市场等举措,来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与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3.4 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管制,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管制,让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实现市场参与主体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为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的征信体系可缓解小微企业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融资困境。人民银行应在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与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将小微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银行在审核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时,可通过信用信息数据库来获取小微企业的相关经营与财务信息,以降低银行的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信息的真实性,从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葛春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信息不对称解读[J].当代经济,2009(6).

[3]巴曙松.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西南金融,2010(2).

[4]舒威.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12).

[5]陈蓉.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2(2).

上一篇:国际贸易企业的差异化战略推进与实施研究 下一篇:浅析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