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案例分析

时间:2022-08-15 06:14:56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案例分析

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制动系统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一旦汽车的制动系统出现故障,必须马上检修,保障车上人员驾驶的安全性。

一、汽车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其现象

1.故障现象:踩刹车踏板,踏板不升高,无阻力;判断原因:检查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损坏。

2.故障现象:刹车踏板踩到底,制动效果不好;连续刹车,效果无改善,且踏板逐渐升高;判断原因:制动系统内混有气体。

3.故障现象:连续踩刹车,踏板回位升高,制动效果有改善;判断原因: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

3.故障现象:连续踩刹车,踏板位置升高,并有下沉感;判断原因:漏油。

5.故障现象:踏板位置很低;再踏,位置不能升高,感觉发硬;判断原因:总泵堵塞。

二、对一些汽车的故障案例进行分析

1.案例一

故障现象:一辆2003年产赛欧SLX-AT轿车,行驶里程2.6万 km。据车主反映,制动时需要将制动踏板踩到很低的位置才会有制动力。

检修过程:使发动机原地怠速工作,缓慢踩下制动踏板,踏板会不断下降,快速踩下制动踏板,踏板在较低的位置时才会感觉有制动力,保持施加踏板力,制动踏板会下降,踏板感觉柔软。

进行路试。在车速为30km/h左右时缓慢踩下制动踏板,车辆仍然向前行驶,明显感觉制动效果不良,如果快速踩下制动踏板,车辆可以停住,但是制动踏板位置较低。为了排除制动系统存在空气的可能,进行了制动系统放气,但是未见气泡,而且放气后制动踏板不能回位,这说明制动总泵已经不能建立油压。

故障排除:更换制动总泵后路试,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制动总泵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将制动液压缩到每个车轮的制动分泵以实施制动。根据笔者的维修经验,制动总泵出现最多的故障就是活塞(俗称皮碗)密封不良,导致制动压力无法建立或泄压。制动总泵泄压时的常见故障现象有2种。

1.1缓慢踩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会降到最低位置,制动油压无法建立。路试的表现为:低速行驶时,如果快速踏下制动踏板可以制动,如果缓慢踏下制动踏板则没有制动。

1.2进行制动系统放气时,制动踏板降低后无法回位,反复踩踏也无法建立油压,放不出制动液或制动液放出得很少。

制动总泵出现故障时,除了总泵自身的问题,制动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制动液有不同的品牌和级别,即使是同一车型也会由于生产批次和技术改进等原因而使用不同型号的制动液。如果制动液混加或变质,就会使制动总泵很快损坏,或导致制动系统内产生气体。需要注意的是,制动分泵上的放气阀应该位于分泵的最高位置,以保证放气时可以将气体排出。有些车型的左右两侧的分泵装反时也可以安装,但此时排气阀处于分泵的最低位置,气是放不出来的,放出来的只是油。

2.案例二

故障现象:一辆2004年产别克GL轿车,行驶里程3.2万 km。该车原地踩制动踏板时感觉正常,行驶一段时间后感觉车辆行驶困难。

检修过程:举升车辆,发现4个车轮均存在制动拖滞的现象,车轮用手几乎转不动。检查制动踏板的位置未见异常,不存在卡滞等异常情况。因为4个制动分泵同时出现回位不良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笔者认为故障点应该在制动总泵或制动助力器。

松开制动总泵与助力器之间的连接螺栓,4个车轮可以转动,这说明故障点在助力器,而不是由于总泵内活塞回位不良导致制动拖滞。

故障排除:更换真空助力器,故障排除。

3.案例三

故障现象:一辆2004年产赛欧SRV-AT轿车,行驶里程5.6万 km,车主反映车辆制动距离过长。

检修过程:维修人员试车后发现制动距离明显过长,制动时感觉制动力不足。进行制动系统放气,故障依旧。观察此车的制动盘,已经进行过改装,制动盘换成了带有通风孔的大尺寸制动盘。换回原车配置的制动盘进行路试,制动性能没有明显改善。拆下制动摩擦片,发现摩擦片上的接触痕迹只有几个点。

故障排除:拆下制动摩擦片,用细砂纸仔细打磨凸出点,以使制动摩擦片进行快速磨合。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动性能明显改善,故障最终排除。

回顾总结: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是产生制动力的直接部件,它们出现的常见故障包括制动盘翘曲导致制动时车身抖动,制动摩擦片异响,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不良导致制动力下降等。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该重点检查摩擦片和制动盘是否经过改装以及配件是否合格。

4.案例四

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凯越1.6轿车,行驶5.8万km,右前轮刹车片磨损严重。

检修过程:该车来服务站报修,经试车轻踩刹车时,右前轮发出铁磨铁的声音,后将车支起拆下两前轮胎,发现右前刹车片已经磨没,刹车盘磨出一条沟,左前轮刹车片磨掉一半,由此判断,可能是右前轮刹车有罢劲现象,或者是刹车片质量有问题。 该车电脑档案记录45000公里保养时更换刹车片,刹车片质量没有问题,那么刹车片严重磨损可能是罢劲导致的。

刹车罢劲就是刹车有不回位现象,轮胎转不动,刹车片抱住刹车盘,这种现象一般由于刹车总泵回油不好,刹车分泵内部上锈活塞被卡住造成,根据上述两种情况,接上油压表检查,证明刹车总泵回油正常,踩刹车时分泵活塞运动也正常。之后把旧刹车盘及片重新装上,经过几次踩刹车检查发现,刹车分泵支架上有一个回位销,在踩刹车时向里走,抬脚时不动,当拆下分泵支架,拔出回位销,看见回位销已经弯曲,原来是前刹车分泵支架变形导致刹车片严重磨损,更换刹车分泵支架,故障排除。

故障原因:经询问车主,该车在半年前出过一次事故,右前轮撞在桥墩子上,轮毂撞坏,当时保险公司只给换了轮胎,轮毂,下摆臂。据车主反映,轮毂变形时撞在刹车分泵上,导致刹车支架回位销弯了,定损时,理赔员没有看出来。

上一篇:化工企业热备用电动机启动损坏事故的预防 下一篇:浅谈小型微利企业如何选择合理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