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商品包装

时间:2022-08-15 04:07:47

老北京的商品包装

俗话说“货卖一张皮”,可见包装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出门购货,归来时手中总会提着几只塑料袋。塑料袋尽管有物美价廉、方便使用的优点,但由于不能被再利用而造成很大的麻烦,被人们称之为“白色污染”。可在老北京就没有这种因一时的方便而带来最后的不方便的包装,那么老北京用的是什么包装呢?

老北京的商品包装是多种多样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探亲访友的多是送蒲包,蒲包是店家用蒲草编成的一尺来宽、一尺半长的长方形草片子,四个角是圆形的。店铺的柜台上都放有一摞一摞的蒲片,以便卖货时随时拿取。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水果,都可以打蒲包,用的时候拿过一张,四角一折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器物,一般每个蒲包可装五斤水果。如是去看老年人,再加上一个点心匣子,凑成双份儿,以示尊重和吉庆。

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买水果送礼多用柳条筐,直径上大下小,上为八寸,下为六寸,是用去掉了青皮的柳条(从中一剖为二)编成的,上面的孔约有鸡蛋大小,可装水果六斤左右,讲究的是要装满,高出筐沿儿,以示富足大方。筐的形状还有花篮形、六角形等,样式更为美观。装好水果后,在上面盖上两张彩纸(一粉红色、一葱心绿色),两张纸的对角相错成八角形,最上面的粉纸又称为“门票”,上面印有店家的字号、地点、经营范围等内容,既是装饰品,又是广告,而且美观大方。

在卖干果(如瓜子、花生豆、核桃粘等)的柜台上,旧时多用牛皮纸做包装,随买随吃的主顾用三角形纸兜(如同今天的火炬形冰糕),下为尖角可握在手中,上面是敞口,随吃随取。半斤以上才用一种叫做“倒僧帽”的口袋,是事先糊制好的,上下一样粗,底部封为元宝状,这种纸袋的作用很广、很普遍。旧时的包装纸多为事先裁好的,分大、中、小三种规格,依购物的多少而决定使用哪种纸袋。购物的包装俗称为“包包儿”,最讲究包包儿的行业是茶叶铺和中药房,此类包装工整而美观,为了防止纸包的松散,在纸包的开口处要再叠一折,称为“双口”,包好的包儿四四方方,且紧称、丰满,它有一个别致的称谓:一口印。

现在的商品包扎绳都是塑料绳,而过去糕点铺、干果铺、鲜果店则是使用染过色的麻经儿,店家多将麻经儿绕在一个大木轴上,吊在柜台上方的高处,随用随向下拉。茶叶店、布店则是用一种三色线坯子绳,绳为扁形。中药店用的是极细而耐磨的麻线绳。

旧时还习惯用天然捆扎绳,如将秫秸劈开后当要子捆青菜,马蔺叶干后泡软了穿鱼鳃便于提行,早点铺也用马蔺叶扎油条、扎粽子、扎焦圈等。40年代后期捆青菜改用了麦秸和草类取而代之,糕点铺等则普遍使用机制牛皮纸绳做商品包扎绳。

其时较有特色的包装还有许多:买牛羊肉用荷叶包装,买切糕、肉馅用木片膜包装,买酱八宝菜用小油篓包装……

(作者系北京市民俗协会副主任)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下一篇:外籍学生教育中如何运用体育教育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