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心智在语文情境中提升

时间:2022-08-15 03:51:46

让学生的心智在语文情境中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进入最佳状态,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心智在语文课堂上得到提升。

一、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一观点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直观感觉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1.画面展示情境

用图像来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让学生乐意接受,易于接受。课文的插图、剪贴画、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

用粉笔勾勒出形体,再现情境,效果很好。在教学古诗《鹅》时,我边读古诗边在黑板上画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添上白毛、红掌、清波,再画上几棵绿绿的水草,一幅生趣盎然的白鹅游水图就展现在了学生眼前。课堂变得欢快活跃起来,学生们情绪高涨,不仅理解了诗歌,也增添了读诗的兴趣。教师边讲边画,画面从无到有,逐步形成,处于变化之中。这一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如在教学《水乡歌》时,虽然我们的学生生于江南水乡,却难以从宏观上领略水乡那种千条渠、万条河、千只船、万只驳的情景。我找到了从飞机上拍摄的水乡画面,制成多媒体课件。从学生发出的惊叹声中,我知道学生已被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所折服了。家乡原来如此美丽!学完课文,我开展了“答小记者问”的活动,学生滔滔不绝,把家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一一道来。

2.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与文学自古以来有着不解之缘。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美感,使人心旷神怡。它以美妙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者师生一起弹唱来渲染情境。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文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演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描述课文、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用适合课文内容的动情感人的音乐来创设情境,如《春到梅花山》、《秋游》等课文可配上轻松愉悦的钢琴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可配上哀痛、悲壮的二胡曲。

3.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乐意做。恰当地组织表演,不仅能深化主题,还能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获得美的享受,强化道德观念。如教学《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时,我让学生们戴上头饰表演,其他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通过表演,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对知识缺乏需求的欲望。如何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探究与追求的热情呢?教师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发现问题,继而想问个为什么,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1.发人深省的提问

在阅读《鸟岛》一课时,学生被美丽的鸟岛深深地吸引住了,惊叹鸟岛的鸟儿是如此之多。我及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鸟岛的鸟儿为什么会这么多?”学生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从鸟岛的自然环境、人类对鸟岛的保护上找到了答案。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我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台湾有蝴蝶谷?”“台湾的蝴蝶谷有哪些蝴蝶?”“台湾的蝴蝶谷的景色怎么样?”……我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说:“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把答案找出来。”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很浓,边读课文边展开讨论。这样,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认识不断深入。

3.设计阶梯型和扩散型问题

阶梯型问题和扩散型问题,能诱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在教学《三袋麦子》时,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非常巧妙的问题:“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一连三问,步步深入。第一问不难回答,读课文,理思绪,自然会找到答案。而第二问、第三问,答案不唯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使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灵感,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热情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充分展示创造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责编 莫彩凤)

上一篇: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下一篇:浅谈起步作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