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点题 我采访”

时间:2022-05-06 08:13:24

“您点题 我采访”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实际,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生活,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群众,是社会实践中的群众,是实际生活中的群众。群众是实际生活的主体,是所有实际生活的参与者,是联系三者的核心和纽带。实际是我们工作的基础,生活是我们工作的源泉,而群众,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而做的。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群众这个联系三者的核心和纽带,从贴近群众做起,践行“三贴近”。

经过充分的酝酿准备,《平顶山晚报》推出了“您点题我采访”专栏。这个专栏所发表的稿件,选题均由群众提供。和读者提供线索记者采访写稿相比也有不同,报料热线提供的线索以突发事件居多,而读者在这里所点的题目,均是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的问题和他们关心的事情。我们将其称为群众的命题作文。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好这篇命题作文。专栏推出几个月来,群众参与热情甚高,社会反响良好。

题目,让群众来出

群众是实际生活的主体,就是实际生活的参与者,只有他们对实际生活的感受最直接,也最真切。我们何必舍近求远,何不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热情,请他们来给我们出题目呢?他们所反映的,不正是他们的心声吗?况且,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而平时,群众参与《平顶山晚报》工作的热情非常之高,晚报每有活动,群众都热情参与。我们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晚报设有一个热线电话,平时主要接受读者提供新闻线索、咨询和投诉,是晚报和读者联系的纽带、交流的平台。这次,我们决定把这个平台的功能扩大,接受群众点题。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您点题我采访”栏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了。

在“您点题我采访”开栏的话中,我们开宗明义地写到:本报邀您参与办报。“在鹰城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什么是您最关心的?什么是您想迫切了解的?什么是您需要解决的……您的心声将由我们反馈到晚报上。”这是这个专栏开办的宗旨。通过这几个月的开办,这个宗旨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

群众点题所涉及的题材有:10岁小学生夜泡网吧、超市商场有人遛狗、公交拒载、短信骚扰、学生课业负担、公共场所禁烟、节日期间烟花爆竹扰民、学校管理等,从内容上看,都是群众实际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和问题。点题人员既有普通市民,也有机关干部。也可以说,专栏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基本实现了我们推出这个专栏的初衷。

文章,到群众中去做

群众把题目点出来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如何做好命题作文。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果说“您点题”是从群众中来的话,那么,“我采访”就是到群众中去了。

为了做好命题作文,我们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联系点题的读者,近距离地接近、体验,从“身入”到“心入”,要站在点题人和群众的角度,切实感受所反映的问题。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一位读者来电点题,反映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孩子睡眠严重不足。这个时期,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她很担心。有一个记者,也有一个中学生的儿子,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于是,她请缨承担了这个题目。她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加上亲身体会,向社会发出了《中学生:企盼睡到自然醒》的呼吁。今年4月初,一位读者给我们反映,市区的网吧让未成年人进入的现象有所抬头,她家10岁的孩子就曾在网吧整夜不归,希望我们报道一下这个现象。此前,市区的网吧经过多次整治,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这也可能是一个个案。但我们没有轻易放过这个题目,派了一个记者调查。这名记者以母亲寻找儿子的名义,多次深夜到读者反映的那家网吧暗访,发现问题确如读者反映。继而她又到其他的网吧暗访,发现在一些偏僻地方的网吧,确实存在让未成年人进入的现象,而且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记者据此写下了《10岁小学生整夜泡在网吧(引)家长: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怎成空谈(主)》一文。

效果,由群众检验

践行“三贴近”,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的工作做得怎样,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必须也只能接受群众的检验。

盘点一下群众的点题,发现一个特点,这些题目多是群众密切关注的事情,也是群众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读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比如,超市、商场有人遛狗的问题,公共场所禁烟的问题,短信扰民的问题,公交拒载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确实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当然,党和政府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也在着手解决之中。如果因为我们的参与,加快了问题解决的步伐,满足了读者正当的利益诉求,我们认为,这是最好的贴近群众,用一位读者的话说就是:解决问题的稿子很贴心。

在现阶段,许多市民在市区出行还要依靠公交车,所以,公交也是市民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已发的点题稿子中,有两篇写到公交,一是《公交车:莫让广告遮望眼》,反映的是商家把广告贴到了公交车前挡风玻璃上,使得路线标识不明显,给大家增加了识别难度;另一篇是《站牌处招手不停(引)乘客:公交车,请不要拒载(主)》,反映的是公交拒载的问题。前者发表之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办公室非常重视,指令对相关广告予以清除,恢复原貌。公交拒载主要是拒载老人。对于老人乘坐公交车,公交公司一是担心老人年高体弱,行动不便,怕出意外;二是老人是免费乘坐,公交公司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公交车拒载老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在一些融资线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文发表之后,公交公司积极予以回应,对反映问题的读者表示歉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并表示加强整顿,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实践证明,“您点题我采访”专栏增加了群众参与办报的热情,增强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是践行“三贴近”,实现“三贴近”的有益尝试。

(作者为平顶山晚报副总编辑)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农业科普期刊发行量下降原因浅析 下一篇:从抗震救灾报道看媒体的社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