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分析

时间:2022-08-15 01:51:07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分析

摘 要:高校档案工作是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从而形成全面反映高校各项事业发展客观状况的宝贵资料的一项工作。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受影响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态度,本文从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视角,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针对性的结论。

关键词: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成就动机;职业倦怠

1 成绩动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从学术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成绩动机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学术研究界普遍存在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针对高校教育领域而言,有学者认为,工作人员如存在过于强烈的成就动机而设定或追求自己能力所不及的目标时,一旦无法完成将会产生职业倦怠心态。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成就动机越高的高校教职工,其职业倦怠的感受愈低。对于两种近似矛盾的研究结论,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之间是否存在更为复杂的关系,目前还未有明确的结论。从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来看,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是成就动机呈现的两个方向,在高校档案管理中二者兼具。

2 高校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关系的实证分析

(1)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构成形式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家庭婚姻等因素方面表现出差异,因此职业倦怠的感受程度应有所差异。在对几所高校进行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而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层面是低个人成就感与情绪枯竭两个方面。从人口统计学变量角度来看,性别在个人低成就感这个维度上最严重,年龄在低成就感与情绪枯竭方面均有显著表现,学历在个人低成就维度表现的差异性较大,学历越高,职业倦怠感受越强烈。

(2)成就动机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口的人口学变量上的效应

从人口学变量的视角来看,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几个自变量方面对成就动机的影响较大。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性别因素的表现差异不明显,而在追求成功的维度则表现的较为显著,男性的追求成功的动机明显高于女性。不同职称的变量方面,在避免失败的动机维度表现的差异性不明显,而在追求成功的动机上具有显著差异。同样在学历变量方面,追求成功的动机维度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同样十分明显,学历越高其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相应的其避免失败的动机则不十分显著。

(3)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关系实证分析

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等因素对职业倦怠和成就动机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从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来看:①情绪枯竭与成就动机之间呈现负相关,且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达到了显著水平;②追求成功与情绪枯竭之间的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系数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③去人格化与追求成功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统表明二者达到了显著水平;④低个人成就感方面,其与成就动机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相关系数所表现出来的显著性差异不明显,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3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讨论

(1)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特点

高校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较为繁琐、枯燥,虽然工作较稳定,但缺乏挑战感,从心里学层面来看,工作人员容易出现情绪枯竭的状况,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成就动机。从实践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职业倦怠上存在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在性别上,男性职业倦怠的表现强于女性;二是在年龄差异上,年龄越小,其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受越强,尤其是在低个人成就维度表现的最为明显;三是在职称差异方面,调查统计发现,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极为罕见,职称结构极不合理的档案管理部门使管理人员在职业倦怠上表现的差异性不明显;四是在学历差异方面,学历越高职业倦怠心理越严重。

(2)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原因

由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工作人员在职称评定、干部配备、福利待遇等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使其心理较为疲劳,心理落差较大,进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失衡。从社会因素来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性质及要求无法体现“市场需求”,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致使管理人员对于晋升、前途存在迷茫、无助感,进而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渐渐变得“没有盼头”。此外,从事档案工作的原因在本质上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太过稳定而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

4 改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措施

从实践调查研究的结果看出,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有鉴于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因此从成就动机的视角来改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成为有效手段和方法。一是增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优越感,平衡其社会地位,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营造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二是削减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负面情绪,培养其积极的心态,通过多种措施来排除工作人员之间的独立感,充分调动起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三是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引入量化考核,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四是端正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使之正视自我;五是创造积极宽松、和谐合作的工作环境,减轻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环节身心疲惫;六是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凸显“主人翁”角色;七是掌握科学的放松方法,学习适应的放松技巧。

参考文献

[1]沈维诗.高校综合档案室专职人员工作状态与职业发展研究――基于对上海23所高校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2.9

[2]李红月,金秀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5

[3]黄雅君.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以河南大学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刘燕婷.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心理学分析与应对[J].云南档案.2009.5

上一篇:加强档案基层管理工作,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下一篇:基层疾控科技档案管理问题与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