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情境教学融入初一音乐课堂

时间:2022-08-15 01:47:25

多种情境教学融入初一音乐课堂

【摘 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一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就开展初一情景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并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 电教创设 版画展示 语言带入 表演体会 生活领略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初一的音乐教学中,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因为初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学唱歌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各种有效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初一级情境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电教创设情境

所谓电教创设情境是指通过电教设备(如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都可以作为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教具)将音乐中的图象、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在欣赏第一册《平安夜》时,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柔和、优美,而与中国过年的音乐风格相差甚远,因此在初一(4)的教学时,我直接让学生欣赏了全曲,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说,听了以后感到很悲伤、很可怜、很想哭。还有一位学生竟然问:“老师,为什么外国人过节这么悲伤呀?”此时教师用任何语言进行解释,都不能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因此在给初一(2)班上课时,我先到网上找了一段关于过圣诞节的影像资料,然后配上《平安夜》的歌曲,学生边看边听,看着影像资料中外国人围着圣诞树快乐过节,一副虔诚祷告的情景,真正了解了“平安夜”的内涵。通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唱歌教学中,利用电教创设情境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小雨沙沙》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一段雷声隆隆、风声呼呼、雨声沙沙的录音,创设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情境,再以幻灯展示出一张空白片,学生判断出雨声后,教师便在幻灯片上画出雨丝,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快的乐声中,教师再用幻灯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长出叶子的过程,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听音乐--再看画面,深刻地理解了词意,这样把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二、借用板画展示情境

板画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板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情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如欣赏《大海摇篮》和《海上风暴》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蓝色的大海两种不同的状态,一边是温柔的、波浪平静的海面,慢慢地转变为波涛起伏的海面,后有小船被吞没的情景。让学生看着这样的画面欣赏,根本无须教师解释,学生便一目了然,同时在这个环节后面及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效果会更好。又如教《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的意境,教师用绿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草原,并把歌词写在上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对大草原的印象,自主到黑板上画上你自己想画的大草原上有的其他东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一幅“草原美景图”就在大家的巧手下诞生了。通过引导学生也参与情境的创造,能使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歌曲。

总之,板画是创设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可充分利用黑板,完美地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展示情境,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三、借助语言带入情境

语言也是音乐课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老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因此教师的言语应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在备课时还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例如,在欣赏《挤奶舞》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了草原上的传统节目,如骑马、摔跤、射箭等,然后用语言进行转移:“朋友们,进行了这么多的运动,你们累了吗?渴了吗?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人们已经来到了奶牛场,准备挤奶来招待我们,大家想去学学挤奶吗?”由此导入《挤奶舞》的欣赏和表演。这样能激起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教唱《下蛋罗》一歌时,教师一进课堂就说:“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农场,在农场有一位光荣的妈妈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你们想去看看吗?”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跃跃欲试中,全神贯注地沉浸在音乐声中。

四、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演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如欣赏《快乐的一天》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生活编演小品《快乐的一天》,同时配上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音乐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小象》时,教师让学生扮演象妈妈和小象,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深厚的母子之情。这样,通过各种表演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借助生活领略情境

教师通过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因此在学习《闪烁的小星》时,可在前一天给学生留作业:晚上观察星星,让学生发现星星的各种形态,激发学生热爱美、表达美的能力。在音乐课听歌之前,让学生说说自己所见的夜空景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师朗读“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学会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星的印象进行绘画,创造《星空图》。

新课程再一次重申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实践证明,一年级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气候变化因子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决算审计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