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砂耐磨楼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15 01:27:00

金刚砂耐磨楼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

摘要:金坛沃尔新材料多层工业厂房楼地面工程

Abstract: Jintan's new material floor industrial workshop floor engineering

关键词:沃尔核材;金刚砂楼地面;一次成型

Keywords: wall of nuclear material; carborundum floor; a molding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所在地近年来招商引进的为数不多的重大项目之一,受关注程度很高,本工程单栋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七层,建筑面积58000余㎡,单层面积达8000余㎡,楼地面大面积采用金刚砂耐磨固化楼地面。

原设计金刚砂耐磨固化楼面施工做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验收合格50厚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内掺钢纤维20㎏/㎡,型号RC80/60-BN2~3㎜厚金属骨料面层7kg/㎡磨光表面喷刷混凝土固化剂0.2kg/㎡养护、割缝。

实际施工中,取消50厚细石混凝土做法,改为混凝土楼面结构层与金刚砂耐磨面层一次成型,在混凝土初凝和终凝之间对金刚砂耐磨面层采用专用机械镘表面磨光,终凝后用养护剂养护,并做好成品保护,在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形成2~3㎜厚的坚固、耐磨面层,其表面硬度能达到较重荷载的承重要求而不损坏。此施工方法也得到业主和监理的认同和大力支持。

2、金刚砂耐磨地面一次成型的优点

2.1降低设计难度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为软土地基,地基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弱,处理地基承载的费用相对于整个工程造价来说较高,细石混凝土密度按2000kg/m³计算,此时若减少一道50mm厚的整体细石混凝土层的重量,则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减轻结构自重1×1×0.02×2000=40(kg),相当于减轻荷载40/3000=1.33%,使得地基处理的费用相应有所降低,从而减小建设单位的投资及设计单位的设计难度。

2.2节约造价

节约了传统耐磨砂浆地坪做法中,表面另外增加的一道50㎜厚的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的费用,从而节约了投资:26元/㎡×58000㎡=150.8万元。

2.3增加净高

在结构层高不变的情况下,楼面减少了50㎜的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的厚度,从而使厂房的净空高度增加了50㎜(原厂房净高4.2m)。

2.4施工方便

相对于大空间厂房建筑来说,采用专用机械镘进行金刚砂地面处理时,大开间的厂房具有足够的操作面,除地面与厂房柱接茬处需手工进修磨外,均可进行机械操作,减少了因工人技术素质不能满足要求带来的精度降低。

2.5加快施工进度

由于耐磨地坪随框架结构施工已完成,后期楼地面装饰中,耐磨地坪工序不做,节约了工期,加快了装饰施工进度。

3、金刚砂耐磨地面一次成型的缺点及不足

3.1成品保护难度大

由于现浇楼面与耐磨地面一次成型,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承重架、各种材料均座于耐磨地坪面上,承重架搭设、材料的堆放、拆模作业等,如保护不力,均会对耐磨地坪产生破坏,且破坏后难以修补到与原结构面相同强度,整体美观也将受到影响。需加强完成楼面的成品保护,以及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管理教育,造成产品保护的技术措施费用及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3.2受季节性施工影响

施工受季节性影响大,雨季施工将对混凝土产生裂缝、起砂、空鼓等质量通病,施工时提前做好雨季施工方案,防止混凝土在雨季进行施工,必要时可设置后浇带。

4、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4.1第一阶段(结构层混凝土施工)

确定模板面标高和混凝土楼板面表标高,分别引测到框架柱四角钢筋上和框架梁主筋上安装梁、板底模绑扎梁、板钢筋安装梁侧模在楼板上安放钢筋头标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刮平、收光、提浆。

4.2第二阶段(金刚砂面层施工)

混凝土初凝后第一遍撒料使用磨光机第一次磨光混凝土终凝前第二遍撒料使用磨光机第二次磨光使用铁抹子对边角进行手工压光使用电动抛光机进行整体抛光。

4.3第三阶段(养护和成品保护)

表面喷刷混凝土固化剂涂刷专用油性养护剂浇蓄水养护覆盖薄膜胶纸或彩条布盖5㎝厚砂(装饰阶段砂可作为粉刷砂浆使用)盖废旧胶合板覆盖层上进行上层作业。

5、施工方法

5.1基层处理

将地基表面浮土、杂物等清理干净,无松动缺陷,要求地基表面平整度控制在30mm。

5.2基层混凝土浇筑

基层混凝土泵送工艺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连续浇筑,同时必须进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试验,事先了解混凝土初凝到终凝的时间,并使其适宜金刚砂面层的施工必要工序时间。采用间隔跳跃式浇筑方式,以预埋槽钢标志为界,用水准仪进行槽钢上口标高控制,填满两根槽钢间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后即用刮尺靠在槽钢上将表面刮平,在处于不流动状态后卸下固定螺帽,取去槽钢,当即用混凝土填满拍实搓平,交由面层施工班组施工。

5.3金刚砂面层施工

5.3.1去除浮浆,第一次布料

基层混凝土初凝前5~6成干时,撒布规定用量2/3的金刚砂,待第一次撒布的金刚砂表面变暗后,用圆盘磨光机压实搓毛,使金刚砂渗入混凝土表层。

5.3.2细部找平,第二次布料

待第一遍压实完后,经一定时间后再将剩余1/3的金刚砂依样撒布,配合圆盘磨光机及金属镘刀整体抹平、收光。

5.3.3机械镘作业

视混凝土硬化情况进行至少三次叶片式磨光机磨光作业。

5.3.4表面细部磨光作业

最终采用机械镘或手工镘表面加工完成。

5.3.5养护

视天气情况涂敷固化剂、养护剂,蓄水养护,养护时间7天以上。

5.4伸缩缝的制作 图1机械镘作业

待地面终凝并充分养护后,以指甲划过后无刻痕为宜,方可进行切割机切缝。切缝前必须用墨斗弹出欲切割线,切割时必须用切割刀压墨线进行切割。当柱、墙根部大切割机不能切到时,应用手提式切割机进行补切。切割位置为垂直于玻璃条伸缩缝并每3m切割一道。

5.5成品保护

⑴金刚砂施工完后,在地面强度没有达到70%时不准上任何车辆(含施工用手推车)及钢管等尖锐高强物体拉划,应暂时封闭所有进入口,防止意外破坏地面。

⑵待测量员完成放线定位工作后,用薄膜胶纸或彩条布铺垫,再覆盖5㎝厚黄砂,上盖废旧胶合板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结构层的施工。

⑶承重架及装饰脚手架下铺放5×10木枋,以防止集中荷载过大破坏地面。

⑷上层结构拆模时,应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防止野蛮施工对地坪造成破坏。

图2成品保护示意图

6、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6.1施工前原材料、机具设备、施工人员的准备工作。根据要求选择合理的面层材料,严把材料进场关,严禁用石英砂代替金刚砂使表面硬度变弱。

6.2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选择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混凝土凝结过快使金刚砂面层无法施工,混凝土凝结过慢金刚砂施工时大量水泥浆向上挤冒而影响表面质量。

6.3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连续浇筑及与面层施工速度的配合。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混凝土达到初凝时即开始布撒金刚砂原材料。

6.4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正确位置,保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地坪平整和位置准确。选择有施工经验人员进行专门的水平控制和面层施工以确保质量。平整度的控制要求为4mm。

6.5加强成品保护意识,防止上层作业时对地坪造成破坏。

6.6关注天气变化,并做好突然降雨的防护保障措施。因一次性成型需工人不间断施工,对工人疲劳作业应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6.7金刚砂用量计算方法:每平方用量×当次施工总面积=当次总进场的材料总和。

6.8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要有充足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

7、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对策

针对金刚砂楼地面一次成型施工,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制定实施对策如下表:

对策表表1

上一篇:关于居民用水方式\节水意识及政府职能发挥现状... 下一篇:刍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砼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