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又夺“小金人”华语电影凑不上热闹

时间:2022-08-15 12:13:26

李安又夺“小金人”华语电影凑不上热闹

尽管大家都很高兴看到有华人导演拿到奥斯卡,但是很多华语电影人都清醒地意识到――这和中国电影一点关系也没有。

北京时间2月25日中午,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由华裔导演李安执导的“泛神论寓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配乐、最佳视觉效果四项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这也是李安在2006年《断背山》之后第二次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

同时,关注伊朗人质危机的惊悚片《逃离德黑兰》自进入评奖季后就一路领先,最终也顺利拿下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三项大奖。在男女演员方面的奖项则走上了“敬老提新”的路数。“敬老”在于男性表演部门,凭借《林肯》拿下最佳男主角的丹尼尔・戴・刘易斯成为影史上第一位三冠影帝。最佳男配角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也已是第二次举起小金人(第一次是《混蛋》的最佳男配角),男性部门的“老”显而易见,不过这也是由于男性单元竞争的激烈所致,直接导致无数青年才俊都得耗尽了青春与容颜才可获得奥斯卡的青睐。而“提新”在于女性表演部门,仅第二次提名奥斯卡就问鼎影后的“90后”新生代詹妮弗・劳伦斯,以新人无可抵挡的锐气打败“劳模姐”查斯坦和“影史最高龄提名者”埃玛妞・丽娃,成为业界无人可以直视的光耀新星。女配部门也是如此,凭借枯槁形容和泣泪歌技不负众望拿下女配角的安妮・海瑟薇,同样也划分至青年阵容。于是,男性与女性部门的“老”与“新”,也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看点。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奥斯卡一向不待见华语电影,之前李安凭《断背山》拿到最佳导演奖已经让所有人很意外,而这次凭《少年派》再下一城,甚至打败的对手当中还有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导演,这也让不少外国媒体表示吃惊。据路透社的报道,李安获奖被认为是本届奥斯卡少有的一个“爆冷”。

也许是人们都太热衷于讨论奥斯卡商业与艺术的博弈,或是喜于挖掘幕后公关的种种“规则”,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今年学院对人文主义的回归,而这,才是今年真正的主旋律!其“人文”倾向性从提名影片中即可看出。《少年派》有如天马星空的暗喻不用多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始终关注着小人物生活中苦涩与快乐,《爱》探讨着矢志不渝的爱情与现实,《逃离德黑兰》中也弥漫着超越种族与国籍的大爱。

所以,李安的梅开二度既是意外也是情理!在物欲横流千变万化的当今时代,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不是圣贤就是大师。回想李安手下的诸多作品,从《卧虎藏龙》到《断臂山》,从《色戒》到《少年派》。尽管故事千变万化,尽管技术日新月异,但李安却从未改变过!他永远是沉静的视角配以一成不变的人文关怀,并最终在华丽的视觉效果中升华为寓言的史诗。在其他方面,对奥斯卡和好莱坞电影素有研究的编剧毕成功分析道:《少年派》几近完美的3D特效赢得了好莱坞技术评委的一致肯定,把票都投给了它,而因为《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没有入围最佳导演奖,所以另外那一半演员评委的票数就比较分散,有相当一部分人投给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所以《林肯》的票数就被分薄了。斯皮尔伯格也再次与最佳导演擦肩而过。

高兴高兴就好了

李安获奖的消息传来,华人圈一片欢呼,李安的名字甚至在台湾101大厦顶端熠熠发亮。李安在领奖台上感谢了自己的故乡中国台湾,他用英语、中文和印度语说了“谢谢”。那句中文的“谢谢”让不少华语电影人兴奋莫名。有台湾电影人认为李安拿奖意味着华语电影将大有作为,但更多的华语电影人却认为这件事其实和中国电影没什么关系,甚至也和华语电影关系不大。《少年派》是一部有着印度文化、优秀电影技术以及英文对白的电影,即使电影中有一点台湾电影人和在台湾取景的部分,但是这对华语电影的提携和帮助非常低。因为李安的技巧和美学基础是完全好莱坞式的,你会觉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奖是对印度电影有帮助吗?影评人藤井树小姐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除了《少年派》在台湾拍摄外,这些奖项只能彰显出中国电影目前的困境。李安是华人的骄傲,他拿奖我们会觉得很光荣、很自豪,这是身为娘家人的一种莫名其妙的荣誉感。但清醒来看,确实跟中国电影毫无关系!”

尽管李安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对华语电影充满了希望,但他的前提是建立在感谢的基础上。李安说自己毕竟还是东方的导演,受中国教养长大的,即使宗教这个题材比较西方,但他有试图融入东方的思想。这些思想在美国这样的地方就不容易引起共鸣,反而是在华语片地区和印度收到很多讨论。他特别感谢一些影评人把影片故事里涉及的宗教知识解释给其他观众听,比如印度教、基督教的概念和故事,他觉得没有过度解析,这个现象非常好。大家不光会动脑筋,还会用心体会,他真心想为这样的观众拍电影。

中国电影离奥斯卡还有多远?

李安的成功并非代表了华语电影的胜利,在为他高兴鼓掌之余,中国的电影人更应反思中国电影的现状和前路。

虽然去年底的《泰》和今年初的《西游》,一路刷新着华语片的各种影史纪录,但是置于世界电影格局下,即便仅以好莱坞现代电影工业标准审视,这两部“神作”也都还很有距离。《泰》票房在华语地区狂收13亿,北美最多只能收数万美元。中国电影离奥斯卡还有多远?国产电影何时能走出国门,输出影响?

放眼当下华语影坛,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很多影片是“黄金堆砌”,却又“华而不实”。看看我们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宣传期间何其狂妄哉:一切是冲着奥斯卡而去的!但这部黄金堆砌的大片仅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的提名。最佳服装?当然!《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服装确实耀眼,尤其满城尽博爆眼球!如此哗众取宠的表现手法,让外国人无法接受,自己人也接受不来,何必拿到奥斯卡上去丢人现眼?从《卧虎藏龙》之后,华语片已有十余年未再与奥斯卡结缘。虽然颁奖很隆重,但跟中国电影并没有关系,中国观众也只能徒看热闹而已。

谈到李安获奖给中国电影的最大启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陈山说,中国电影不能再浮躁了,“既要不失民族传统,又不能完全西化,在文化的兼容与融合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谈素质教育在实施中的不足 下一篇: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