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获奖感言范文

时间:2023-02-27 17:50:50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1篇

最佳影片:

《逃离德黑兰》的获奖感言

制片人格兰特·赫斯洛夫: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三位最性感的制片人站在一起。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我有成百上千的人需要感谢,所以我不会在这里感谢你们了,我会在下周有空时一个个感谢你们,我要感谢我的好友乔治·克鲁尼,能有这么一个有天赋的好友真的需要感谢上帝。我之所以要在本之前发言因为本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和制片人,而本要感谢他自己有些尴尬,而我先讲就可以感谢他来做一个铺垫了。

导演本·阿弗莱克: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重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我能够再次获奖需要感谢很多伸出援手无偿帮助我的人。在生命中你跌倒过一次这并不要紧,关键是你得站起来继续。斯皮尔伯格是个天才,我还要感谢另外8位电影人,他们都有机会上台领奖,感谢所有出现在电影中的人,为这部电影出过力的人,感谢所有的人。

最佳导演:

李安(《少年派奇幻漂流》)的获奖感言

李安:谢谢大家,谢谢“电影之神”,感谢和我一同工作的3000多名同事,我要和你们分享这个奖项,感谢你们相信这个故事,感谢你们和我一同分享这个旅程。感谢杨·马特尔的无以伦比的小说原著,感谢福克斯电影,感谢制片人David Lee,David Womark,在电影中扮演少年派的苏拉·沙玛,你的表演让人难以置信,还有所有的演员,只是我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一道谢,你们在我心中都拥有一座小金人。感谢印度和加拿大的工作人员,感谢我的妻子,今年夏天是我们结婚三十年纪念,我爱你。感谢我的儿子们,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谢谢我的经纪人和律师,这话我必须要说……感谢你们对这部电影的支持。最后谢谢奥斯卡学院,谢谢。

最佳男主角:

丹尼尔·戴·刘易斯(《林肯》)的获奖感言

丹尼尔·戴·刘易斯: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只知道我生命中已经收获太多好运了,感谢奥斯卡授予我这么大的荣誉。有件事情很奇怪,三年前我已经答应出演撒切尔,而梅丽尔·斯特里普是斯皮尔伯格出演林肯的第一选择,我很希望看到那个版本。我不得不说服斯皮尔伯格,《林肯》不应该就这么拍成一部音乐片。我和妻子16年前结婚,我的妻子和一群很奇怪的人一起生活,他们每个人都很奇怪,这一群人放一起也很奇怪,很幸运最终她成为我生命中的完美伴侣。有三个男人比我更值得赢得这座小金人奖杯,编剧托尼·库什纳,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及伟大的林肯本人。

最佳女主角:

詹妮弗·劳伦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获奖感言

詹妮弗·劳伦斯:你们都起立为我鼓掌是因为你们对我摔倒感到同情!这真是太尴尬了!感谢奥斯卡,感谢今年所有获得提名的女演员,你们的表演都很棒。感谢那支最棒的制作团队以及所有的剧组成员和演员。感谢我的家人。生日快乐埃玛妞!(今天是《爱》女主角埃玛妞·丽娃86岁生日)

最佳男配角:

克里斯托弗·沃尔兹(《被解放的姜戈》)的获奖感言

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我要向金·舒尔茨医生和昆汀致以最高的敬意。我们参与了由一位英雄带领的冒险旅途,而这位英雄就是昆汀,你攀上高峰因为你不怕艰难和险阻,你英勇屠龙因为你不怕残忍的猛兽,你穿越烈火因为你认为这最终物有所值。

最佳女配角:

安妮·海瑟薇(《悲惨世界》)的获奖感言

安妮·海瑟薇:终于美梦成真了,莎莉·菲尔德,杰基·韦佛等等都是我非常敬仰的人,能够获奖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 非常感谢。很多人的慷慨和支持最终让我站在这里,我要感谢休·杰克曼,剧组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以及环球影业,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悲惨世界》里芳汀这样的悲剧只会出现在故事里,而不是真实世界里。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2篇

更何况,6000多位奥斯卡评委会成员今年在最佳导演一栏中勾选最多的,正是Ang Lee。他的对手,包括神级大导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当李安致获奖辞时,导播不失时机地给后者切了一个面部特写。用颁奖晚会主持人塞思・麦克法兰最后“耍贱”唱响的《献给失败者》的歌词来形容,带着野心之作《林肯传》而来的斯蒂文,此刻多少会有点“不明白自己盛装出席是为了什么”的心情吧。

一胜一负,李安平了斯皮尔伯格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纪录。

在奖项揭晓之前,《林肯传》以12项提名领跑本届奥斯卡,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11项提名紧随其后。两大热门的争斗,最后以“少年”大胜结束,除了收获意料之中的三大技术奖项(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最佳配乐)外,还“爆冷”夺得了最佳导演,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根据百度指数,词条“李安”的用户关注度在一周内上升了68%,算是反应平和,媒体关注度则上升了堪称恐怖的4600%。微博中无法免俗地流传着李安的成绩单:“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两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意味着,不仅国际电影节推崇李安,好莱坞也对他彻底敞开了怀抱。全世界能兼顾这两点的电影导演,真没几个。

和金熊、金狮相比,李安更渴望小金人。他在《青春派》一书中写道,当自己因前路无着准备报名学计算机时,太太鼓励说:“你要想拿到奥斯卡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从1994年《推手》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至今,李安“收获小金人”之梦已三次上演。《少年派》全球6亿美元的票房,更证明了他在“艺术”与“商业”间惊人的平衡能力。

台湾《中国时报》说得明白:“《少年派》给好莱坞电影工业提供了一个新模式:非针对美国市场打造的电影,可以在美国以外的市场获更大利益。原本建立起的卖座公式是‘大明星+大导演+三幕式剧本=全球获利’,这个屹立不倒的模式如今出现变体:一个无明星、充满哲思、关于男孩与老虎漂流的电影,原来也有大放光彩的机会。”

李安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演们未能获得奥斯卡提名而遗憾,他曾在之前的采访中坦言“亚裔演员容易被忽略”,在获得好莱坞的完全认可之前,李安所承受的“被忽略感”,比这些演员们来得更深刻。

这种感受自然被带入了获奖感言中,李安特别肯定了主演们的表演和来自中国台湾(地区)与印度、加拿大的团队,并用英文、中文、梵语三度感谢,以示尊重。

从“台湾之光”、“华人之光”,直至“亚洲之光”,人人都“与有荣焉”。李安在辞别感谢台湾和台中市。正是这块土地,给予李安特别的养分,当李安进行他迄今为止最大的冒险时,又给予了他最有力的支持。台中市补助“少年派”5000多万元新台币,电影中的大海,是在台中市耗资上亿新台币建造的浪池影棚中拍摄。少年和老虎登上的神秘海岛,取景于恒春半岛白榕园。

李安也回馈给这片土地更多荣耀及希望。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放在台湾拍摄,也有李安振兴台湾电影的“私心”在内。谁能断言,在其中的年轻台湾团队里,未来不会出现第二个李安?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3篇

在颁发第6期前三甲获奖文章之前,我要特别鸣谢山东沾化的巫毒・可心说的话:我们的爱是你的翅膀,给你穿越风雨的力量。我们可粉会在背后做一台小小的电风扇,呼呼地为编们吹出一阵凉风。(好有爱的“空调”!最给编们激励的是第一句,有你们,颁奖也有精气神儿了!)

第一名:许陌北同学的《 时光,不可复制 》(稿费千字100元)。510票当选。

推荐代表发言:真不愧是“可爱之星”1号作品哦,文笔超好,字里行间的小忧伤,让我有种特别想认识作者的冲动。哎呀,端木选的文章怎么就如此忧伤如此优雅如此可爱呢?支持你们!(广州元冰冰)

小编感言:我也是超喜欢这篇文文呢,也超羡慕端木咋就恁有才咋能认识这么一个有才气的作者呢。555~我的那些个才气逼人的作者们,下期截稿之前,好好滴向许同学好好学习,争取让艾编我也沾沾你们的光,也在第一名的位置让可粉好好夸夸。

第二名:缪晓俊同学的《 飞一般掠过的海水之恋 》。434票当选。

推荐代表发言:一看标题就稀饭上啦~飞呀海水呀,意境好好,也浪漫。看完本文,我合上书把班里的男生环顾了一圈,怎么就没有一个像青和那样的男生呢?(河南周口荣荣)

小编感言:我选的文文哦!本文能荣幸上榜,我,我对此文作出无记名投票的可粉们表示热烈的感谢!啥也不说了,小可爱,嗯,抱一个先。

第三名:于爱军同学的《 蔷薇花开时想起我 》。301票当选。

推荐代表发言:仅四页就写了这么一个令人感怀的故事,我想起了从小学四年级就认识的好朋友,我们也有个美丽的约定,后来出现了一个男生……难道所有人的经历都是一样的吗?有点禁不住的好奇!(河北保定风信子)

小编感言:话说两个女女很要好的样子,突然蹿出某男,从此世道大变,555~该死的臭男生!好在作者没有把此男刻画得那么令人讨厌,且在结尾处来了个出乎意料,写文,不怕俗套,就怕你不会在小细节上下工夫,记准了哦!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手中是“100%金点子奖”获奖名单。镜头在名单中扫描,小样儿,我不相信你不激动~好歹咱前面也走了红地毯,现在也来体会一下明星的感觉嘛!广东英德的华林、山东青岛的明子、河南周口的娃娃鱼、北京的骆家翔、广西田阳的燕麦。

你们的奖品是最新畅销青春小说+免费爱心留言机会。非常感谢你们!

当然,获得“幸运金点子奖”的同学也是非常棒的,没有你们这些小可忠实粉丝的支持,小可怎么会越来越漂亮呢?名单是广东廉江的廖韫倩、河北的苏昂、北京的王子琦、广西贵港的苏紫 、河南驻马店的袁筱影、广西百色的黄鑫、广西陆川的周星佑、广东英德的张雯斐、山东沾化的李安冉和四川自贡的华冰洁。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4篇

在2013年发表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奖感言时,李安说如果“没有台湾的帮助”,就不可能拍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他也曾表示:“台北的消费品价格和人员成本和东京、香港等城市比便宜很多,……台湾人民热情友好,这些是这里的优势。”

而在2014年8月份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到台湾做科幻惊悚片《露西》的宣传的时候,他的妻子,《露西》制片人Virginie Silla说:“台北工作很方便,……这个城市很热情。”吕克・贝松从7个亚洲城市中选择了台北作为科幻惊悚片《露西》的部分背景,因为它“非常上镜”。

台湾的美景和摩天大楼让它迅速跻身于电影大片亚洲拍摄中心的行列。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露西》选择在台湾拍摄以后,国际拍摄团队在亚洲选择拍摄地时,台湾成为在东京、曼谷、香港、首尔之外的另一个候选地。

不过,台湾的美景却不是电影制作公司们选择它的全部理由,这当然要感谢“李安们”的好评以及地方政府给予的电影补贴,以及他们努力配合寻求国际电影制作公司。

以台北为例,在拍摄期间,合作者会得到最高100万美金的补贴以满足拍摄中的资金需要,比如用于雇佣本地员工和协助本地市场营销、做广告。而国际电影摄制组将雇佣台湾工作人员,外国明星和工作人员在本地酒店居住、在餐馆用餐或者在台湾观光,这带来了双赢局面。

而且,台湾不像中国当局的电影审查一样,对政治或者色彩并不那么敏感,它的开放成为吸引国际制作者的一大亮点。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由于成本低廉并且乐于接待拍摄,台湾不仅吸引了来自亚洲邻国的作品,还吸引了来自意大利、英国的拍摄团队,甚至有的来自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

对于电影制片人来讲,台湾的低知名度本身就是一个优势。“很多外国人不熟悉台湾,虽然他们可以从《露西》上看到台北,但不认识台湾的其他地方,如果需要一个通用的亚洲背景,就完全可以把台湾的其他城市放入影片。”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5篇

但是,等我几年后从电影学院毕业,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从1983年起,我经过了六年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30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

那时候,我已经将近30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而我连自己的生活都还没法自立,怎么办?继续等待,还是就此放弃心中的电影梦?幸好,我的妻子给了我最及时的鼓励。

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但她是学生物学的,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小研究室做药物研究员,薪水少得可怜。那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大儿子李涵,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我每天除了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写剧本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记得那时候,每天傍晚做完晚饭后,我就和儿子坐在门口,一边讲故事给他听,一边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生活费)回家”。

这样的生活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很伤自尊心的。有段时间,岳父母让妻子给我一笔钱,让我拿去开个中餐馆,也好养家糊口,但好强的妻子拒绝了,把钱还给了老人家。我知道这件事后,辗转反侧想了好几个晚上,终于下定决心:也许这辈子电影梦都离我太远了,还是面对现实吧。

后来,我去了小区大学,看了半天,最后心酸地报了一门计算机课。在那个生活压倒一切的年代里,似乎只有计算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我有一技之长了。那几天我一直萎靡不振,妻子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反常,细心的她发现了我包里的课程表。那晚,她一宿没和我说话。

第二天上班前,她快上车时,突然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告诉我:“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那一刻,我心里像突然起了一阵风,那些快要淹没在庸碌生活里的梦想,像那个早上的阳光,一直射进心底。妻子上车走了,我拿出包里的课程表,慢慢地撕成碎片,丢进了门口的垃圾桶。

后来,我的剧本得到基金会的赞助,我开始拿起摄像机,再到后来,一些电影开始在国际上获奖。这个时候,妻子重提旧事,她告诉我:“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如今,我终于拿到了小金人。我觉得自己的忍耐、妻子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在电影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因为,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作者李安系知名导演,曾凭借《卧虎藏龙》《少年派奇幻漂流》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本文是李安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的获奖感言。)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6篇

十几年前,平顺县西沟村还是边远偏僻、条件艰苦的特困村,村民散居在24个山庄窝铺,饮水靠肩挑人担,产业靠广种薄收。如今在申纪兰的带领下,村民全部实现了集中居住,户户接通了自来水,街巷修通了水泥路,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集体经济持续增强。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比2000年翻了两番。“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们好日子,我一定听党话、跟党走,我也有决心、有信心,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这是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山西农民申纪兰的获奖感言。

“通过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更强了,老百姓收入增加了,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天镇县扶贫办主任贾彪对扶贫工作的理解。他组织贫困村发展订单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依托蔬菜、小杂粮、油料等种植产业脱贫致富,开辟出一条颇具当地特色的精准扶贫、脱贫之路,被授予“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天镇保姆”、“吕梁护工”、“灵丘阿姨帮”、“五台泥瓦工”是山西近几年推出的特色劳务扶贫品牌,每个品牌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国家人社部在山西天镇县挂职副县长王剑辉,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被老百姓称为“保姆县长”,他组织输送农村贫困妇女3862名,带动1.24万人实现精准脱贫。“没有人力资源支撑,产业发展不会开花结果;没有一技之长傍身,劳务经济不会硕果累累。”这是王剑辉从事扶贫工作的感言。袁丽霞是2013年第一批赴京的天镇保姆,她选择到北京“闯一闯”是为了供养家中两个孩子上学。“我现在一个月能挣4000元,过年还有奖金呢。我攒了9万多了,太感谢政府了!”袁丽霞略带羞涩地说到。

近年来,山西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核心,创新机制强化举措,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加快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步伐。“十二五”期间,山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20元增加到6078元,年均增幅19%,高出全省5-6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20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从太行老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总裁李安平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10%用于扶贫济困事业,这些年投入教育、医疗、养老恤孤、家乡建设等各项公益事业的爱心善款达2.7亿元,数万人次受益。李安平说:“是家乡养育了我,我一定继续回报乡亲,帮助弱势群体,扶贫济困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方山县赤坚岭村残疾人郭拴平身残志不残,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种植土豆、养牛、打零工,年收入超过了2万元,摆脱了贫困,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他说:“工作队通过众筹给俺家买了牛,还发种子和农药,帮俺联系去县城打零工,有工作队在,俺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说着,郭拴平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7篇

陈哲艺在中国的亮相顺理成章。

自从2013年底获得金马奖认可,来自新加坡的陈哲艺自然就拿到了一封华语电影圈的重要推荐信。他本人丝毫不掩饰此前他自己之于华语电影圈的“身份焦虑”问题:“人们一提到华语电影,往往只会想到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很少会想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电影,新、马电影在华语电影圈里好像是‘二等公民’”。

所以当其影片入围金马奖,这个来自新加坡的年轻人对于获奖根本没有奢望,觉得能和李安握手就物超所值了。

最后,陈哲艺不仅如愿和李安导演握了手,还携太太与其共进了晚餐。李安对《爸妈不在家》的评价是:有动人的地方,有说服力、很纯。“不知道陈哲艺从哪里学来这些技巧,比较不用力,又能让人揪心。”

陈哲艺格外高兴,相比于台湾电影,他绝对是学生级。陈哲艺说,他的电影不仅深受台湾新电影的影响,他本人甚至参加过侯孝贤创办的金马学院。“台湾新电影是我的启蒙老师,它点拨了我对电影的视角和认知,引导我对拍摄电影有一种高尚的价值观。”

侯孝贤导演早期的《童年往事》,他感触颇深。台湾新电影的影响在《爸妈不在家》中也处处可见,陈哲艺用新加坡一家三口和菲律宾女佣之间的故事,聚焦菲佣在新加坡的生活,还描述了1997年金融风暴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这部名副其实的小成本电影,充满着对人文、对社会人情的细腻关怀,某种程度上,也承袭了台湾新电影的宝贵传统。也许正是一脉相承的风格,给他的《爸妈不在家》在评奖时获得加分,评委们在评选最佳影片时表示很纠结,最终《爸妈不在家》比第二名蔡明亮的《郊游》多了一票而取胜。

虽只有一票优胜,但陈哲艺赢了,他的获奖感言很谦虚,“我很感谢李安、侯孝贤、杨德昌这些大师,没有他们之前的作品,就没有今天的我和《爸妈不在家》”。

有一位中国老婆

《爸妈不在家》并未在大陆上映,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在2013年便购得该片的电影节播映版权,在北京当代MOMA现代影城、卢米埃等艺术院线展映,获得观众起立掌声。当观众在称赞这部电影的感人触动之时,没想到主创人员亮相,导演本人竟一表人才,近一米九的身高,有着典型的高富帅俊朗外型,引起不少女粉尖叫。

紧接着,细心的观众很快发现,陈哲艺不仅华语片拍得好,本人还是一位地道的中国女婿――他的太太是中国厦门人,二人在英国深造时认识,并很快结婚。

“我们结婚没有鲜花、没有戒指,在结婚的前一天才见到彼此的家长,还好我长得不错,岳母可以接受。”他笑说。

去英国之前,陈哲艺在新加坡的电影界已小有名气,早在2006年,年仅23岁的他就带着他的第一部短片《G-23》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世界电影展映”项目。三年后,他的《阿嬷》在第60届戛纳影展的短片竞赛中获得特别表扬奖,为新加坡搬回了第一个戛纳电影节奖项。但长得帅气、性格温和的他却不是靠电影赢得芳心,而是凭借一手好厨艺追求到老婆。

“当时我读电影借住在同学宿舍,在厨房看到她常常用白水烫青菜吃,以为是没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不会做饭。厨房柜子里都是她爸爸妈妈寄来的上等食材,干贝、冬菇什么都有。”陈哲艺说。

于是他用柜子里的食材炖汤,每天邀请她一起吃,最终俘得美人心。

陈哲艺说,太太平时对他的电影事业支持很大,拍《爸妈不在家》的几年,全靠太太边读博士班边赚生活费,他常想放弃拍戏去教书,都是太太鼓励他不能放弃。也难怪他在金马得奖感言时一直强调,“拍片的这三年,我没有时间陪她,真的辛苦她了”。

性格温顺,感情细腻帮助陈哲艺赢得了爱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却也是个对于个人喜好颇为明晰、理性的人。他4岁陪妈妈进影院看《末代皇帝》受到震撼,15岁便自己决定要当电影导演。随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侨中学,当家人希望他上新加坡初院、准备念大学时,他却不顾父母反对,选择了相当于大专的义安理工学院学习电影。

2009年,当他电影事业正初露头角,职业前途一片大好的当口,他却转身远赴英国去深造电影理论。

正是这段求学的经历,不仅让陈哲艺在电影理论上获益,建立了与台湾电影的渊缘(许多台湾名导都曾赴英国深造),还获得了爱人的全力支持,陈哲艺说,这两样都是他今天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打开心门的国际范儿

来北京之前,陈哲艺再次前往纽约,专程拜访李安,向李安请教“接下去怎么走”。此前金马奖颁奖会上,李安曾充满善意地提醒陈哲艺,“起步这么高,接下来会蛮困难的”。

“他还对我的电影做了点评,这个评语对我来说比拿奖还重要”陈哲艺说,他评价我是一个怎样的导演,称我还能进步。

在纽约,李安跟陈哲艺谈了两个小时,给了他一些建议,接下来怎么选案子,“我们分享了蛮多的,很诚恳大方地分享”。陈哲艺说。

他很相信通过向大师请教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和同年龄的男生一样,他也看李小龙、成龙,但是这些武力拼杀似乎并没有真正打动他。“其实像美国的黑帮片,包括希区柯克的电影我都喜欢,但最爱欧洲的艺术电影。”

对于路难走的“界限”,陈哲艺脸上的大奖余温,依然未褪。“我很年轻,刚过三十岁生日,当然我之前拍了很多短片,但获奖之后大家都会关注我接下来的发展,第二第三部是什么样子,媒体影评人观众都会带着放大镜去看我的电影,所以路肯定是难走的。”

谈话间,他思维开阔,没有特定的选片喜好,“我现在有反映英国社会的剧本正在做”。

毕业后,他与太太定居伦敦,“伦敦是艺术文化之都。它是一个有感染力的国家,刺激性的东西很多”。也正是在英国留学的一段经历,打开了他看电影世界的门。

“我常常会出去看话剧,接触到不同音乐、电影、文化,感觉不同东西的碰撞。有时会觉得,怎么会有人这样拍照片呢?”

刚去英国时,他极其排斥英式文化,最大的不便是很不习惯外国人的拍片模式。“你觉得有一种阻力,有点不想跟外国演员合作,那时我坚定我一直是个亚洲人,心永远是亚洲心,拍的东西有亚洲味道,我一直觉得我是这样一个导演。”

“第二年我就改观了,看了很多剧本,毕业剧拍了一个非常英国的故事。现在回想都还蛮好的,就是我不一定要拍亚洲题材、华人电影。”他说电影是那么的不分国界,电影语言那么的好玩。“英国的文化让我成长了许多,也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打开。”

如今他带着《爸妈不在家》游走全球100多个国家,所到之处,收获的回馈出奇的一致,令他感动。“电影不分国界。”

“我相信如果我一直在新加坡拍片的话,我也可能不会看到很多可能性和自己的多面性。”当聊到这些似乎记忆久远的往事时,他的口吻平实笃定,心神游荡在了那个细腻感性的自我之外,体内富有力量、知确梦想的心气,显露无遗。

就像谈到他本人在拍片现场的状态一样,陈哲艺说,“我是控制欲蛮强的一个导演”。

“我是个控制狂,所有的东西,我都要求精准,灯光、服装、质感,演员的头发、表演、镜位,我都特别讲究,如果不对的话可能就拍不下去,直到弄对为止。有时候可能我看东西很细腻,我一开始在拍电影的时候我是抓着不放的。”

他称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白羊座,非常固执。

好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觉得电影的魅力是什么?

A:电影的魅力是让你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虽然很多电影故事都在重复讲述,但每个导演都在试图让人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世界,用电影唤起人们对生命、对世界、人文社会不一样的角度与感受。

Q:在英国读书学了一些什么知识?

A:我在英国念电影指导专业,蛮抽象的。学到的最大东西,对电影的处理是张力、形状、能量。

Q:你那时特别排斥环境?

A:对。人都是这样,就像学生永远都会嫌自己的学校不够好,在英国我就想这个体制有多么不好,那个老师怎么讲得我不明白,早知道我当时应该考到哪里哪里,其实很多东西是一个借口,你没有全面、客观地看那个环境。所以其实我蛮感激的,在中途,我打开了胸怀,让新的东西进去。

Q:你的电影有很多乡情,这与你的成长环境有关吗?哪些导演对你影响很大?

A:有很多台湾导演,像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等,不止是台湾新电影,小时候十一二岁时,都在看大陆第五代导演的电影。那时候发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巩俐,她其实很早在我脑海里就有烙印,但我直到十六七岁时才知道她是巩俐。新加坡这个国家没有郊区,只有城市,所以那时候对于土地啊、乡下啊,吹唢呐、抬骄子觉得很特别、新颖。我相信我也看不懂,但就是喜欢看,觉得有意思。所以很多时候,电影的氛围真的是潜意识在潜入身心。

包括后来,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杨德昌导演的《一一》,觉得非常惊艳,怎么那么简单的故事,会有那么深的感触。

Q: 新加坡的电影环境,能介绍一下吗?

A:新加坡观众更喜欢看喜剧,听说今年就有26部上映。在新加坡的院线,十有八九部是喜剧,像我这样的电影很少有人拍。新加坡曾经一度有20年时间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电影的,70-90年代这中间放的基本是外片。直到90年代以后,有几个导演出国留学拍了一些自己的电影。20年时间不可能建立一个很成熟的电影工业,所以新加坡电影工业还在萌芽当中。

Q: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喜剧需求?

A:因为观众的观影习惯还不是很成熟,其实全亚洲的观影习惯都不成熟。这个东西需要从小教育的,对艺术文化鉴赏,包括对电影的欣赏其实都跟教育有关。

Q:比如说政府支持这块呢?

A:我觉得每个国家社会物质方面丰富起来之后,文创、精神需求就会提高,现在新加坡也开始有这个意识。我以前读电影的时候,社会对投入艺术产业还很鄙视,认为不赚钱,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现在不同了,很多小孩子学美术、戏剧,投入艺术,慢慢会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吧。

Q:《爸妈不在家》得到这么多奖,新加坡政府会不会以你作为对电影新人的楷模?

A:我希望对正在努力圆电影梦的年轻人是一种触动,能帮助到他们。新加坡的电影公司因为赚钱的都是喜剧、恐怖片,大家都拍这类的片子而且都是南洋的,真正有自己想法风格、对电影有热情的朋友,找到资金、资源太难了。我希望他们的片子有自己的票房、获奖,有不错的评价,也希望业界的人士去支持这些人。

Q:你是否希望自己的电影在中国公映?

A:其实很多时候我的考量是单纯的,根本没有考虑要得奖,只是想很扎实地拍好一部作品。我这几天在北京也与不同的业界人士讨论这个话题,虽然我现在长期定居英国,但身为一个亚裔,终归希望会回来拍华语的电影,但好的剧本要慢慢酝酿,我相信好的故事只要情感是对的,诚恳的,就会有观众。

Q:你似乎不求电影票房的问题?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8篇

戴立忍喜欢自己现在这种“无欲无求”的状态,没有太多的杂念,可以更专注地完成角色,在导演方面也更自由:不需要为任何因素而拍、不需要为市场而拍、不需要为知名度而拍,不需要为钱而拍。

他现在在写一个剧本,自己在做社会调查,但他并不肯透露具体的细节,因为怕说了就会有时间表,电影最后就会变成“别人抱养的小孩”。“我现在不为任何理由拍,就是要为了故事本身而拍,我就是要到了一种饱满的状态,才会选择去拍摄它。”戴立忍说。

《不能没有你》的金马效应

2009年,上台领最佳导演奖时戴立忍激动地落泪了。李安后来说,当他看到戴立忍上台领奖时的表情,就知道他是真的没有准备获奖感言。

戴立忍是真没准备获奖感言。

2008年,高雄市为了城市营销补助40万人民币想要拍一个跟高雄有关的电影,这是《不能没有你》的源起。此后整个影片因为资金问题拍拍停停,戴立忍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补拍了很多水下镜头。直到后来他又拿到新闻局广电处55万人民币的补助电影才终于得以顺利完成。拍这部电影总共用了两年时间,为了省钱,他自己做了很多需要花钱的职务――编剧、拍摄、剪辑,甚至到最后的营销都亲力亲为。以往演戏他从不出席宣传,但为了《不能没有你》,他连做菜节目《型男大主厨》都上。工作人员都说戴立忍自从执导《不能没有你》后变得体贴亲和。

因为拍摄时间断断续续,加上资金捉襟见肘,他不能随心所欲的拍摄每个镜头,所以当他回归到剪接台上时,只能连NG(不能通过)的片段都反复组合了使用。但这些艰难的坚持终于让他扬名金马。电影上映后,台湾内政部花了110万新台币捧场,2万多名公务员在两个月内分批看了这部电影。

这么多年来,作为演员的戴立忍在好几十部电影里帮忙“站台”,除了收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还拿过两次金钟奖最佳男主角。但作为导演,他只指导过两部长片(《不能没有你》和《台北朝九晚五》)。若从作品数目来看,戴立忍更应该被认作是演员。但是现实里人们遇到他,会叫一声“导演”。这可能就是“金马效应”,即便在《不能没有你》之后他已经五年没有导演新作问世。

事实上,戴立忍演戏多半也是为了把赚来的钱再拿去当导演拍电影。为了拍电影他曾凑资失败被罚款180万,为了还钱去演电视剧。戴立忍笑言,“我比较游移在体制之外,好像做导演或是演员,必须要一直有作品或者赚更多钱。在这个社会里,你必须要到某个位置之类的。我似乎不太受这些影响。”

台湾电影的文艺腔调

和许多台湾导演一样,戴立忍一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穿梭,用他的话讲,正是这样的坚持,构成了台湾电影整体的气息。

直到今天,台湾绝大部分电影仍在遭遇戴立忍当年那样资金的困境。制作规模决定了台湾主流电影都是投资小的文艺片。尽管这几年也有很多逆向思考的影片――在越是市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越是用更高的制作费制作,把市场打开来――比如《痞子英雄》或魏德胜的影片。但现在台湾的主流影片还是在制作费六百万至八百万人民币之间。这个数目对台湾很多电影工作者来说已经是好的情况了,还要归功于6年前《海角七号》的成功。《海角七号》的制作费是六百万人民币,是当时台湾最顶级的制作。

绝大部分台湾导演的经济状况也和戴立忍一样,用拍MV拍广告挣来的钱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就像刚刚在台湾起步时的李安。创作者这样的状况也反映在台湾电影的集体气质上。

戴立忍总结说,“你可以看的出来,是一群比较有骨气的、不妥协的或者说不愿意讨好观众的人,坚持一个创作者的创作观,这也形成了台湾电影的文艺腔调”。

第51届台湾金马奖主要提名名单

最佳剧情片:《一个勺子》《白日焰火》《黄金时代》《推拿》《KANO》

最佳导演:赵德胤 《冰毒》刁亦男 《白日焰火》许鞍华 《黄金时代》王小帅 《闯入者》娄烨 《推拿》

最佳男主角:陈建斌 《一个勺子》刘青云 《扫毒》廖凡 《白日焰火》永濑正敏 《KANO》张震 《绣春刀》

最佳女主角:陈湘琪 《回光奏鸣曲》桂纶镁 《白日焰火》巩俐 《归来》汤唯 《黄金时代》赵薇 《亲爱的》

最佳男配角:王学兵 《一个勺子》吴孟达 《香港仔》陈建斌 《军中乐园》戴立忍 《寒蝉效应》金士杰 《绣春刀》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9篇

得奖的中国纪录片

中国导演向来喜欢在奥斯卡上混来混去,但是往往又混不出什么好成绩,这个结论来自我们对最近几年中国影片在奥斯卡上的成绩的统计。第79届奥斯卡上,中国大片的成绩大家都知道,《夜宴》也好,《满城尽带黄金甲》也好,在奥斯卡上都没有影子。有人调侃说,这是好事情,一且《满城尽带黄金甲》得了奖,那以后的世界电影,岂不是都让大波妹占满了荧幕?

但是,由旅美华人导演杨紫烨执导、耗时一年半拍摄而成的纪录片《颖州的孩子》,在第79届奥斯卡中获得了“最佳纪录短片奖”。《颖州的孩子》是一部关注当下的片长仅39分钟的纪录片。它讲述中国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整个拍摄过程耗时1年多,杨紫烨采访了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对当地艾滋孤儿的生活做了详实纪录,每个画面都充满血泪,极具震撼力。

中国新“申奥”

中国电影是痴迷奥斯卡的,从流行的“申奥”一词就能看出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奥斯卡电影节毫无疑问是美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电影界最大的盛事,也的确是无数电影人心中的“奥运会”。能够获得门票,能够接近甚至擒获金人,那的确是各国大导们的梦中乐事。

奥斯卡电影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虽然国内引进国外电影大片的主要机构――中国电影集团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年引进影片,几乎都不会考虑奥斯卡的成分,现在努力做到的是,基本保证同步放映国外上映的优秀大片,也就是说保证实效性。但是国人是喜欢看奥斯卡电影的,因为每次奖项公布以后,那些电影都会有一轮新的销售高潮,特别是网络购物。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中国电影在面对奥斯卡的矛盾心情。很多中国导演谈到奥斯卡,都会说:“我不会因为得奖而拍片”、“我不会为评委拍片”,但是,眼神里终究无法掩盖对这个国际黄金奖项的渴望,所以出现的情况是,中国大片每每在拍摄之初,就宣称“冲击奥斯卡”。“冲击奥斯卡”居然也成了影片的宣传手段,听起来,有点寒心。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中国导演的入围、得奖,也确实是中国电影与世界接轨的象征。

中国特之路

为了得奖,中国“功夫片”或者说“古装片”,一阵高过一阵,从《英雄》、到《十面埋伏》还有《无极》,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路打杀过来,不夺奥斯卡誓不收兵。“功夫片”的确是西方电影稀缺的,拍出来好看、好赚,是中国特色,但是人家美国评委们不一定都喜欢看中国功夫啊,而且就算喜欢看,也不会每次都把中国武术拿出来的得奖啊,奥斯卡不爱重复建设,不会每次都选你中国功夫啊!

如果留心一下本界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一些感言,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你能再核对一下那个信封吗?”(“Could you doublecheck the envelope?”),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因《无间道风云》获最佳导演,他不敢相信。因为他确实没有想到他能获奖,前几年拍了两部为奥斯卡度身定作的影片,最后失望而归,这回无心插柳,居然柳成荫。关于奥斯卡的所有“规则”,其实都是“谎言”。马丁在得奖感言中,为《无间道》“正名”,不仅点名原片是香港片,而且还赞扬了“亚洲电影”。

所以,中国导演抱着“武侠片”、“古装片”不松手的决策根本就是错误的。中国电影不是离开了“武侠片”、“古装片”就不能在世界上生存的。直接一点说,《无间道风云》的得奖,是给中国影片的一种信心。打开奥斯卡大门的李安也给了中国导演们一个提醒一我不玩武侠,照样横扫国际大奖,可人家李安国籍不在中国。

而且对播放影片的中国剧院、电视台来说,电影内容本身才是他们选择的重点,并不是因是否获得奥斯卡奖。事实上,奥斯卡和中国剧院、电视台一样,更关注影片本身,不是新闻炒作,也非名导演名演员,好的剧本、好的表演等,才是好电影、好市票房的前提。

李安获奖感言范文第10篇

一个16岁的少年派与一只孟加拉虎,一艘救生艇,历时227天的浩海漂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艰苦卓绝的求生画卷。现实中,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一人与兽创造的生命奇观,背后必然有着强大而神秘的支撑,那就是关乎信仰的力量。

在影片开端,镜头把我们带到了印度南部的法国殖民地朋迪榭里。导演不惜用三十余分钟的时间来展示主人公派的童年生活。由于此地区信仰比较多元化,派耳濡目染对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所认同,成为一个泛神论者。派的父亲因西方医学而获得了救治,所以他崇尚理性,相信科学。而派的母亲则倾向于信仰对心灵的指导,认为科学只能解释表面的现象,只有信仰才能解决内在的问题。电影中也强调母亲舍弃了家庭跟随派的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两种价值观的对立,成为全家一次晚餐谈话中的重要议题,这次谈话也为派之后从漂流到获救的经历带来了可能性。年轻迷茫的派面临着理性与信仰的抉择,最后他决定去接受洗礼,遵从了母亲,去追随心中的信仰,这个抉择也贯穿着影片的全部情节。当理查德·帕克跳入海中捕鱼,挣扎着想重新登上救生艇时,有那么一瞬间,派想起了父亲教诲他动物没有灵魂,只有自然界中极自然的弱肉强食,但此刻他从猛虎的瞳孔中,看到了无助,看到了浩渺水波中微小的自己,看到了与他自己在动物园被同一个人喂养大的伙伴,这时灵魂深处对菩的信仰趋使他选择了把孟加拉虎救起,共同生存下去。

信仰究竟为何物?这是在观影中一直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一个问题。在印度,大部分民众信奉印度教,印度教的主要特征是信仰多神崇拜的一神论,也是泛神论。印度教号称有三千三百万个神祗,之中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在影片中,毗湿奴的形象不止一次出现,他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他以十来种化身救世,其中一种就是灵鱼马特斯亚,传说洪水泛滥时它拖拽方舟,拯救了人类的始祖摩奴。影片中,派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神,在太平洋上第一次用网捉到并杀死一只鬼头刀时,他既敬畏地忏悔,又虔诚地感激毗湿奴化身鱼来解救了自己和老虎。但当狂风暴雨来临时,平静的漂流又被“神迹”报复性地摧毁,派又向恐怖的天空质问着:“我失去了家人,我失去了一切,我臣服于你,你还想要什么!”此时,派意识到:当困境来临,多信仰就变成了更为相信人性,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神明,因为任何信仰,最终都会殊途同归,最终目的也都是令我们相信人性的强大本能。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派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有老虎参与的奇幻漂流,但日本调查员怀疑这其中许多细节不合逻辑,如香蕉不会在海上漂浮,食人岛上是深海中的热带密林,岛上生存着密密麻麻的狐獴,而狐獴本是生活在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里。李安煞费苦心,挑选了最不合理的动物,故意扭曲事实,来揭示第一个故事的虚幻性,让观众了解眼睛所看到的是假象。理想中,我们都认为第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但理性又让我们对自己产生怀疑。于是派含泪说出了另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沉船之后,派同母亲、水手和厨师登上救生艇,水手受了伤,厨师将他吃掉,派遭到厨师殴打,母亲与厨师发生争执,被厨师所杀。厨师将母亲的尸体扔进大海喂鲨鱼。派抑制不住愤怒杀了厨师,吃掉了他。这击溃了他的世界观,使派难以承受,当然这一个故事更接近现实。对于两个故事谁真谁假,一直存在着争论。奥斯卡颁奖礼上李安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感谢大家相信了“派”的故事,并与他一起分享了这一段旅程。导演让派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相信第一个故事,信念帮他逃避世事中的惨象,遮蔽人性恶的一面。虚实难辨之间,导演狡猾地将其中奥秘留给观众去猜测和评说。固然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就像少年派内心中理性和精神的冲突。然而心中的声音像一道缓缓的水流,浸润我们的心灵。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只要你相信,它就会存在。

好电影没有国界,一部好的电影可以超越政治、宗教、种族,电影中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和动人的情节会永远留存在观众心中。李安在奥斯卡颁奖台上发表获奖致辞时,以一句印度语“Namaste”(多谢)作结,宝莱坞女星Shobhaa De在twitter上说:“李安的一句Namaste,胜过他手上的小金人像。”

上一篇:30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下一篇:初三毕业感言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