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成像在膀胱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2-08-15 12:00:08

多层螺旋CT成像在膀胱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在膀胱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6月本院确诊治疗的83例膀胱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情况,所有患者分别应用二维超声扫描检测和多层螺旋CT成像扫描(简称螺旋CT)检测,通过2名经验丰富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并进行术前膀胱癌T分期,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患者癌灶检出情况、分期情况。结果:83例患者中,螺旋CT检测对患者膀胱各部位癌灶检出个数均高于二维超声检测,前者总癌灶检测个数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多层; 螺旋CT成像; 膀胱癌; 诊断; 术前分期

膀胱癌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是由于单种或多种因素作用致使膀胱黏膜病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属于一种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癌症[1]。膀胱癌的准确诊断与治疗前临床分期,有助于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措施,对膀胱癌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超声和CT检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检测手段,可有效、无损穿透人体组织对病变部位进行图像检测,但不同检测方式其准确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3]。本院通过二维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测膀胱癌患者,发现后者具有较为良好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6月本院确诊治疗的83例膀胱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情况,其中男47例,女36例,年龄35~72岁,平均(51.27±10.38)岁,所有患者均给予膀胱癌根治术治疗且经膀胱镜和手术病理学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癌62例,移行上皮状瘤癌9例,细胞腺癌7例,高分化鳞状癌5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给予仰卧、憋尿状态等扫描前准备,分别应用二维超声扫描检测和螺旋CT检测,通过2名经验丰富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图像进行阅片并进行术前膀胱癌T分期,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患者癌灶检出情况、分期情况,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2.1 二维超声检测 对所有患者通过GE Logiq-9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调节探头频率,暴露膀胱部位皮肤,擦上配备的耦合剂,将探头由耻骨开始进行全方位扫描,并进行二维超声显像,保存图像[4]。

1.2.2 螺旋CT检测 对所有患者通过由多层螺旋CT仪进行扫描检测[5],依据说明书进行管电压、电流、螺距、扫描层厚等参数设定,图像工作站为Leonardo,重建间隔为2 mm,扫描方法为由耻骨缓慢扫描至膀胱上方,增强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以3.0 mL/s速度进行注射,总剂量为75~90 mL,结束后35~45 s为早期增强扫描,65~75 s为后期增强扫描,将所有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得出图像。

1.3 膀胱癌T分期 膀胱癌术前分期T标准依据国际抗癌协会的T法标准进行分期:肿瘤侵袭膀胱内上皮下结缔组织但未超出壁层白线为T1期;肿瘤超出壁层白线侵袭膀胱浅表肌层组织为T2a期;肿瘤超出壁层白线侵袭膀胱深处肌层组织为T2b期;肿瘤侵袭超出膀胱壁、侵入膀胱外软组织为T3期;肿瘤侵袭超出膀胱壁、侵入邻近器官组织或腹壁为T4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对膀胱癌灶发现情况的比较 83例膀胱癌患者中,螺旋CT检测发现总癌灶127个,二维超声检测发现总癌灶97个,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种检测对膀胱癌灶发现情况的比较 个

检测方法 前壁 侧壁 后壁 三角区 膀胱底 膀胱顶 总癌灶

螺旋CT(n=83) 17 62 7 26 4 11 127

二维超声(n=83) 14 47 4 22 2 8 97

字2值 4.35 5.89 6.01 4.68 5.76 5.37 5.77

P值

2.2 两种检测膀胱癌术前T分期情况的比较 螺旋CT和二维超声检测对83例膀胱癌患者术前T分期情况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膀胱癌术前T分期情况比较 例

螺旋CT 二维超声 总计

T1 T2a T2b T3 T4

T1 12 3 0 0 0 15

T2a 6 18 5 0 0 29

T2b 0 3 13 5 0 21

T3 0 0 0 8 2 10

T4 0 0 0 1 7 8

总计 18 24 18 14 9 83

2.3 两种检测对膀胱癌术T前分期准确性的比较 螺旋CT检测对膀胱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93.34%,二维超声检测为85.8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种检测对膀胱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的比较 %

检测方法 特异度 敏感度 准确率

螺旋CT(n=83) 96.38 85.27 93.34

二维超声(n=83) 88.54 79.62 85.81

字2值 5.91 5.47 6.35

P值

3 讨论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临床表现有泌尿出血、排尿困难等,常规采用手术方式进行病变组织切除,但不同分期的膀胱癌其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膀胱癌的诊断与术前分期可有效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并实施个性化治疗手段[6-7]。多层螺旋CT扫描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的CT扫描,可通过全方位扫描和图像处理有效显示扫描部位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任意平面图像以及构建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8]。同时多层螺旋CT扫描可进行多个方位的调整,显露病变部位任意切面的图像,有助于医师观察病变部位的细微变化,提高对病变部位诊断、分期的准确性[9]。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多层螺旋CT成像检测膀胱癌患者发现总癌灶个数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测,前者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后者。本院发现,二维超声检测操作较为简单、快速,可有效迅速显示病变部位的肿瘤位置、大小和肿瘤浸润、转移情况,但在膀胱出血部位出现凝血块时无法进行清晰显示。而螺旋CT检测通过多层面扫描检测重建图像可有效清晰显示膀胱底部、顶部结构和病变情况,通过容积再现可有效发现腔内充盈状态,管壁增厚情况、输尿管积液情况,通过多层面的对比和印证可清除了解肿瘤病变细节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存在的联系,提高了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作用。此外,通过增强扫描可增强医师对膀胱癌分期的判断能力,在增强早期,可使肿瘤组织呈现高程度图像强化,使恶性肿瘤组织与其周围环境形成明显对比,有效暴露了膀胱组织、膀胱壁肌层和膀胱外脂肪组织中的肿瘤,利于医师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程度;在增强晚期,膀胱壁以及壁外肿瘤也受到高程度的强化,但壁外强化程度相对仍较低,因此医师可通过观察膀胱壁外图像可有效评估肿瘤在壁外有无侵袭以及侵袭程度情况;医师通过多图像对比,可更为准确对膀胱癌进行临床病情了解和分期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成像可有效诊断膀胱癌,通过多方位图像显示可有效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有助于医师了解病情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牛文杰,李洁.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新辅助化疗在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28):61-62.

[2]李洪生,吴湖炳,王巧愚,等.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J].核技术,2014,37(2):31-36.

[3] YANG Li-jun,ZHANG Li-wen,LI Hai-li,et al.Analysis of the tumor stage by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CT) and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J].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2014,18(2):243-245.

[4]何欣.二维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和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70.

[5]顾艳,周胜利,刘雨成.螺旋CT仿真膀胱镜与三维重建联合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3):200-201.

[6]胡玉明,罗越凡.16层螺旋CT低剂量仿真内镜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248-249.

[7] Yi Jian-wei,Wu Rong-xing,Kang Qiang,et al.Thin layer enhanced CT scan bladder cancer,preoperative staging and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J].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2012,40(6):1496-1497.

[8]曾少良,汤文善,金勤剑,等.64层螺旋CT对大肠癌术前分期预测及腹腔镜手术评估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06-208.

[9]付兵,王亚莉,宋莉,等.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膀胱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四川医学,2011,32(9):1475-1476.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编辑:蔡元元)

上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医学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下一篇: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