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渡无人舟自横

时间:2022-08-14 09:16:37

野渡无人舟自横

骆玉明: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导,兼任《辞海》编委、古代文学分科主编。

王维有一首《辛夷坞》,写一个小小的景色而极富禅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里“木末芙蓉花”是借指辛夷。辛夷是一种落叶乔木,初春开花,花苞形成时像毛笔的头,故又称木笔。花有紫白二色,开在枝头(就是“木末”),大如莲花(所以用“芙蓉花”为比拟,莲花也叫芙蓉花)。

这诗说“发红萼”,那是紫色的辛夷。我曾经在山野见过这种花,开花时树叶还未萌发,一树的花,色彩显得格外明艳。这种花的凋谢速度又很快,花盛开的同时就能见到遍地的花瓣,在草地上,在流水中,格外醒目。

佛家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意思是在自然草木中也可以体悟佛法智慧,草木似无情而又有情。山谷溪涧之处,辛夷自开自落,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它有美丽的生命,但这美丽并不是为了讨人欢喜而存在的,更不曾着意矫饰,故作姿态。

禅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中国的老庄哲学,有些诗人纯粹从老庄思想出发,也会提出与禅宗相近的人生道理。“道”与“禅”分分合合,时常在半路相遇。譬如陶渊明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生死是自然的过程,一味贪生怕死,又因贪生怕死而生出无穷欲念、荒唐行径,生命的自然性就被破坏掉了,成为无根的浮嚣。

王维这首诗虽然令人震撼,但多少有点冷寂,我们再读一首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它的味道有些不同: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是中唐诗人,曾经做过滁州(在今安徽省)刺史,这首诗就是写滁州西部山野的景色。

诗开头写草。“独怜”是偏爱的意思。为什么呢?一方面山涧边的草得到水的滋润,春天到来时显得格外葱翠,另一方面这是“幽草”,它是富于生气的,同时也是孤洁和远离尘嚣的。对涧边春草的喜爱,呈现了作者的人生情怀。

如果一味地写景色之“幽”,则诗中的意境便容易变得晦暗,所以随后写黄鹂鸣于深树,使诗中景物于幽静中又添上几分欢愉。这是一首郊游遣兴之作,不像王维的《辛夷坞》那样强烈地偏向于象征,它有更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绝句的第三句通常带有转折意味,同时为全诗的结束作铺垫。在这里,“春潮带雨晚来急”,雨后的山涧到了黄昏时分愈发流得湍急,一方面交代了郊游的时间过程和景物变化,同时又很好地衬托了末句的点睛之笔——“野渡无人舟自横”。

涧水奔流不息,而涧边渡口的小舟却自在地浮泊着,一种摆脱约束、轻松悠闲的样子。时间好像停止了。

人总是活得很匆忙,无数的生活事件迭为因果、相互拥挤,造成人们心理的紧张和焦虑;在这种紧张与焦虑之中,时间的频率显得格外急促。而假如我们把人生比拟为一场旅行,那么渡口、车站这一类地方就更集中地显示了人生的慌乱。

舟车往而复返,行色匆匆的人们各有其来程与去程。可是要问人到底从哪里来往何处去,大都却又茫然。因为人们只是被事件所驱迫着,成了因果的一部分。

但有时人也可以安静下来,把事件和焦虑放在身心之外。于是,那些在生活事件中全然无意义的东西,诸如草叶的摇动、小鸟的鸣唱,忽然都别有韵味。

上一篇:军方采购“瞄向”深圳 下一篇:养老小镇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