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

时间:2022-08-14 08:19:56

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42-01

我省中招不考地理,初中地理课开设普遍不受重视。到幼师上学的学生又多为中学期间的“学困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受初中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动力。为了克服学生学习地理的障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喜欢上地理,几年来,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做法是:

1 情景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情景教学就是根据地理教材的具体内容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强调智能发展,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创造最佳场合与最佳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幼师生年纪不大,好奇心强,思维敏捷,乐于表现,求知欲高。而幼师地理教材图文并茂、结构新颖,每章后面都附有实践活动和阅读材料,实施情景教学即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又可以使教材由单一的知识载体变为集知识、技能、教法、学法为一体的多功能教学材料。据此,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在明确了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及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基础上,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进一步丰富教材情趣,提高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使教师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行动。

如何实施情景教学哪?首先,教师要善于收集影视、报刊及各种书籍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诗词歌赋和谚语民谣等,以促使教学场景形象化、教学语言专业化、趣味化。如讲地震时,放映电影《蓝光闪过之后》,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震的危害;讲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引用王维富有情景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将会激发同学们的丰富想象。其次,教师要设计出具有情节美的教学结构。导语与举例要恰到好处,重点、难点“愤悱”局面水到渠成,结尾信息反馈留有余地。再次,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地理教具、试验设备及实践园地对教学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版图版画,现代教学手段和试验仪器,变静为动再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要把教材内容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案例教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激发求知动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往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采用灌输的方法,教师讲一讲、抄一抄、学生听一听、记一记,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兴趣、听没听懂。我们在教学中打破这一模式,尝试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使教师“教”的活动完全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通过学生经历“观察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自主学习、协助学习、探索研究——获得研究成果,并进行拓展”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

如“天气和气候”一节有关“气旋、反气旋”等内容,教材文字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就采用案例教学。第一步放映《台风》录像片;第二步让学生观察台风的景观图;第三步老师在黑板上画有等压线的气旋图。然后结合课文,师生互动地总结出五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它反映的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②它的气流如何运动的?③结合等压线图及有关大气运动成因的知识,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和力量导致它这样运动的?④你能画出他们的示意图吗?⑤你知道台风如何防吗?这样,通过图的展示和问题的一步步提出,就把学生带入了形象的地理情景中,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的活动,课堂气氛随即活跃起来。

3 心理教学,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近几年,我们根据幼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尝试把一些心理原理用于课堂教学,巩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收到明显教学成效。

充分、巧妙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暗含期待效应。地理教学应用这种效应是讲教师要从语言、神情、行为举止对学生明确表明自己希望他们成功,肯定他们能够成功的期望,让学生产生学习成功的心理意向,进而激起他们努力学习的愿望,使教师的期望产生预期的效果。如:我们在上课前,总是提前十分钟到教室,有意和学生闲聊一会儿;下课后教师主动找学生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等,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非常重视而不是忽视他们的存在,并把他们当作优秀学生来看待。再如:每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时,总是用鼓励的话激励学生,说“你能行”;当学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时,哪怕是一点点正确的地方,我们也要表扬他,说他是开动脑筋思考出来的。通过这些来让学生感悟到老师的期望,感悟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出求知的动力。

角色互换,变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实现教学的师生互动。所谓“角色互换”即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有意识地将师生位置互换即学生像老师一样走上讲台,教师像学生一样当好听众,并通过他人的“角色期待”和自我的“角色意识”来调动互换后的角色行为,使师生双方在相互体验的基础上达到心理上的互通、情感上的互融和教学上的相长。在这里,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通过宏观调控来突出其主导地位,学生则通过积极有效地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来强化其主体地位,由此也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实践证明,让学生尝试“角色互换”,每次教学总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和积极,师生互动,寓教于乐,效果甚佳。

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只有切合幼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一线应用人才。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就能真正找出克服学生学习地理障碍的方法,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上一篇: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 下一篇: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