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溪村变化记

时间:2022-08-14 08:16:31

翁源县江尾镇连溪村,近几年被地方党委政府划为薄弱村行列,并纳入整治对象。翁源县人大自从挂钩连溪村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该村整治工作,把它摆上了党组重要工作议程。

连溪村,是个革命老区村。该村经济薄弱,管理6个村民小组,全村195户人家,耕地面积只有550多亩,山林1464亩,集体收入才1000元,全村人均收入3000多元,村委办公场所破旧不堪,连像样的卫生间也没有。

县人大接到整治任务后展开了制定方案和实地调研工作,选派办公室主任阮万水任组长、副主任何先文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国富带领的工作小组和有关领导多次体察民情,深入该村与村两委进行多次座谈,交心通气,摸清底细,梳理辫子,找准突破口。他们首先解除了“两委”干部的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夯实“两委”干部的工作基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基层村干部制订工作计划,明确自己的职责;鼓励党员和人大代表在村的经济建设中起骨干带头作用。

连溪村的连溪米面有300多年的历史,远近闻名。县人大帮助他们抓住这个着力点,开拓发展,做强做大,组建江尾连溪米面合作社,积极探索“两委+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后,现该村已有6个生产连溪米面的大户,每户日产100斤。另外,引进一家高标准高质量“一条龙”的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生产,计划在村委附近办起日产2000斤米面的加工厂。该项目日前已签订合同,准备动工,正式生产后可增加集体收入5000多元,并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问题。结合这个项目,还可促进蔬菜合作社等项目的发展。

经过一年来的整治,连溪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委两套班子的形象也得到很大提升。在工作组的指导和协调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村委经过多方筹集,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改造了办公楼房,配套了办公用具,还安装电脑设备,完善了村里的宣传栏、党务公开栏、计划生育、民主与法制专栏等;在村道、门坪铺设水泥路面,两边种上绿化树,村里村外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过去村旁有个养猪场,污染环境,村民意见很大,经过整治后,已远离搬迁。连溪村附近的连溪小桥,离村不到百米,2010年曾发生过雷击事故致使2人伤亡。工作组驻村后,了解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取得联系,争取到气象局的支持,及时安装了防雷设备。

经过一年多来县人大的整治工作,连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翁源扶贫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

上一篇:浅析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 下一篇: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控制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