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不等于搞恶

时间:2022-08-14 07:57:55

恶搞”,尤其是“网络恶搞”,作为一种寄生于互联网特有的文化现象,用独特的视角增强了我们对人和事的理性思考,可以促进我们个性的张扬,让我们平时枯燥的学习和生活变得和谐有趣。但,“网络恶搞”也容易导致人文情怀的消解和道德观的异化。

在“网络恶搞”的世界里,视频剪接与快餐式的大白话文字都可能使我们对人文情怀的理解变得肤浅。“网络恶搞”一味地追求游戏性、娱乐性和感官效果,而缺乏人文的精深与博大来对抗平庸与低俗的特质正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认知结构。

怎么办?“恶搞”有无规则可言?我们应如何辩证地看待“恶搞”?

“恶搞”的创意与智慧

■观点

网络使很多有才华的人崭露头角,这种创作的原动力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宽容甚至鼓励的态度。

――李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理论上说,强大的颠覆力意味着强大的创造力。但如果只是一场“大众的狂欢”,曲终人散,没有值得咀嚼的余味,那这样的颠覆必然是短命的。

――郑元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恶搞”为我们宣泄个人情感、表达自我思想提供了平台。很多优秀的“恶搞”作品创意迭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恶搞”作品如果失去了对时代的深切体验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深度和力度,就会成为一种止于“娱乐至死”的附属品。因此,“恶搞者”不应只是为了搞笑而放逐对意义的探索追求。“恶搞者”应该明白,反抗主流或者权威的“恶搞游戏”实际上只是相对的立场。因为反对既存规则,其本身不能不借助一定的形式,无论这一形式多么怪诞,也还是一种实存的“有”。所以,绝对反规则意义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恶搞者”借助“恶搞”形式发言,想把这个道具耍得更漂亮自在一些,除了尽快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外,还急需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和技术水平。

“恶搞”的道德与法律边界

■调查

为了解青少年对“恶搞”现象的态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有6290人参与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89.9%的人认为“恶搞”应该有底线。在回答最不应该成为“恶搞”对象这一问题时,72.1%的人认为是道德伦理,其他依次为:红色经典(71.4%)、传统文化(65.5%)、他人人格(63.7%)、信念(52.4%)。此外,有93.7%的人对“恶搞”雷锋、、等英雄表示反感。

“恶搞”的道德边界应该不颠覆正确的是非观,不否定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亵渎正确的理想信念,不破坏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在“恶搞”现象中,某些批评性的语言粗俗低级,类似谩骂,降低了他人人格;某些关于当下名人个人生活情况和秘密的“恶搞”则无限度地曝光了他人隐私……这些都可能击穿法律的红线。所以,我们还是在道德规范内“正搞”、“善搞”吧,可不要超越法律红线呀。

上一篇:折翼的[微笑天使] 下一篇:“网络恶搞”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