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藏系列(二)

时间:2022-10-23 08:40:41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藏系列(二)

邢窑白釉执壶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执壶,又称“注子”、“注壶”,隋代出现的酒具;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

此件白釉执壶是唐代邢窑产品,高19厘米,釉面洁白光润,胎质坚硬,达到了陆羽所谓“类雪”、“类银”乃至“白胜霜雪”的程度。壶嘴的设计对于线的运用非常娴熟,在造型上是一条向上斜挑起来的弧线,从壶身的一端向空间延伸开去,略呈抛物线形状。壶嘴的顶端和壶身保持一定距离,构成大约30°的锐角。同时顶端为圆润尖顶壶盖,增加了娟秀精致的感觉,避免了一般执壶钝重的缺点。壶身另一面的把手像一条彩结一样,滑腻而婉转地附在壶身上,同时还对称地调整了壶嘴和壶身的关系,使它左右均衡。此件藏品实为邢窑白瓷执壶的代表佳器。

白釉贴花皮囊壶

皮囊壶,壶的一种样式。因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故名。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中原地区较为流行的陶瓷日用器皿,以仿皮袋造型而名。器身上扁下肥,鼓成皮袋状,有仿皮革凸起的缝线,前端附筒状流,上安提梁,有白瓷、彩色釉陶等制品。关于皮囊壶的用途现在还有争议。从现有资料看,其高度大都在15~35厘米之间,完全可以用来盛贮液体。在赤峰大营子墓出土的壶内有茶色结晶,应该是当时饮料及奶制品的遗留物,因此皮囊壶应是生活用品。从墓葬出土的皮囊壶看,其墓主大都是权贵阶层,其中有地位显赫的宰相,也有与皇族关系密切的贵戚,身份最低的也是小贵族,平民墓中尚无皮囊壶出土。这似乎说明皮囊壶是身份的象征。

此件白釉贴花皮囊壶系唐代产品,是安阳相州窑烧造,高22厘米,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胎质坚硬细密,釉色纯白。壶两面随形起线,用细致刻划的绳纹模仿缝合皮革的痕迹,右侧有荷花立体花瓣缀饰,正面有流苏雕刻,整件藏品圆润古朴,又于小处中凸显精致,显示出古时贵族的生活品味。这件精雕细琢的白釉贴花皮囊壶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贵实物资料。

唐代白釉梅瓶

梅瓶是一种长腹、圆底、丰肩、短颈、小口的瓶式,这件梅瓶为早唐制品。器型浑圆饱满,胎质细腻,胎色白而坚致;器身施白釉,釉层较厚,釉面布满细密的开片,光洁匀净;底部刻有“二升谷”铭文,是盛酒器还是盛谷物杂粮之器物呢?不知唐人何意?

梅瓶最早出现于隋唐,宋、辽、金、元时期最为流行,而且出现了很多新品种,纹饰有刻花、划花、白地黑花、文字等。宋代时叫“经瓶”,明代以后称为梅瓶,以小口插梅枝而得名,南北方各地瓷窑均有烧制。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描述了梅瓶的特点及名称的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隋唐时期没有详细记载,但到了宋元时期,磁州窑系产品有“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终山玉液”、“仁和馆”等诗句,说明梅瓶既是盛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器。梅瓶的造型秀丽优美,延续唐、宋、金、元、明、清至今,长达2000多年。

白釉划花茶盏

隋唐饮茶用具主要是杯盏。隋及初唐时期茶杯是无衬底的,到了唐德宗建中年间才开始盛行起“茶柘子”。茶柘子又称“茶托子”,即茶盘,其形状为高台盘形,中间有托圈,可以固定茶盏,不使茶汤摇晃溅出。尽管今人大多坚持,茶托的出现并不自唐代始,可唐人却相信,茶托的创制出自个人才智。据《唐语林》记载:建中时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无衬,病其容易烫手,乃取碟子承托。又一次在喝茶时茶杯倾倒,泼出水来,由此乃设想出用蜡加热置碟子中央,使杯子稳固下来,此后即命工匠制作以涂漆环四周代替蜡杯。后来,再经过不断加工改进,“传旨更环其底以为百状焉”。这样茶杯与茶托的形制更呈完美化了。

唐代瓷器就其品种来说,最富盛名的要算邢瓷和越瓷。邢瓷主要产地在河北邢台,土质细润,色泽素白,其特色是似银似雪,瓷白而茶丹。越窑属青瓷范围,其质地明澈如冰,莹润如玉。《茶经》说:“碗,越州为上。其茶具类玉类冰而益茶,茶色绿。”陆羽认为“邢瓷似不如越”,但这仅就茶具的比较而言,并非越瓷能超过邢瓷。今人常以“南青北白”描述唐代陶瓷的概貌。越窑是传统青瓷的典范,邢窑是新兴白瓷的代表。

这件托盏产于唐代,口径14厘米,划花技法独特,胎薄体轻,上盏下盘;盏是盛水之器,故致力于深和圆的造型,并以素洁取胜。而盏下的托盘则既可放盏,又便捧起。为了美观,特意在周边切出花口,像是一片微微翻起的莲叶。通体施白釉,釉面薄而匀。注水品茗,碗里茶水更像是“素涛”一般。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位于郑州市顺河路36号,紫荆山路与金水路交叉口东南角。博物馆院内环境优美,主体建筑为二层中式建筑,展厅庄重典雅,藏品陈列有序;博物馆外墙面用唐代鲁山段店窑址残片镶嵌,使整体建筑寓意突出、风格独特。馆内有3个固定展厅,藏品三千余件,以元代以前中原地区主要陶瓷品种为主。

上一篇:富丽堂皇 明快清新 下一篇:至正型元青花瓷呈色特征的解读及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