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船长”对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8-14 01:04:30

“船长,船长”对教育的启示

[摘要]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什么?升学率?就业率?还是不问质量的大批文凭和毕业生?通过分析电影《死亡诗社》的人物形象与塑造,剖析人物的成长过程和教育者成败的原因,论述了身教胜于言传的基本道理和教育效果,深刻揭示了教育者们所标榜与践行的南辕北辙和教育的本质。说明了教育方式和内容都应顺乎人性才科学、才会使学习成为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关键词]《死亡诗社》;人性;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人格

引人入胜又震撼人心。它塑造了启迪人性的教师形象基廷,深刻揭示了教育者们所标榜与践行的南辕北辙和教育的本质。严厉刻板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凝重的风格和较高升学率闻名,学生的理想就是升入名校。基廷的到来似初雨,在开始萎缩的心田润物无声;以新的角度演绎了教育的目的之一――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一、基廷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成长

影片以该校1959年度的开学典礼和百年纪念开始。“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八字校训和信条传达了并不崇高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暗示了悲剧性的结局决非偶然。乏味的教学方式和陈腐的说教让男孩们倍感压抑,他们骂它“地狱学校”,改编校训以示嘲弄。他们感到了束缚下的驱策,却看不到绳索和鞭子,因为很小就训练成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基廷的教学不拘一格而艺术,如流星划破窒息的黑夜,给刻板沉闷的教学带来清新的生机。那具有哲学高度的教学理念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散发并启迪着人性的光辉。他带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教他们站高环视,以新的视角观察世事、人生;鼓励他们走自己的步调,把握对生活的选择,不必违心地屈从和压抑自己以期和周遭“保持一致”,只倾听和记忆他人的理论是不够的,还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为了成绩、荣誉、父母而学,不要被强制按他人意志塞进同一模子塑造成形,麻木、机械、违心地完成“任务”。“撕吧!这是一场战争,它关系到你们的心智和灵魂,你们要学习独立思考。”基廷惊世骇俗的观点在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无异于引发了一场场地震,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心灵舒展、天性复萌、活力焕发――威尔顿在悄悄地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陶德扔掉了父母冰冷的生日礼物;诺克斯勇敢地追求初恋;尼尔倡议组成了“死亡诗社”,报名参加了校剧社表演,查理在校刊发表化名文章,主张招收女生入学,引起轩然大波;甚至那些对基廷持否定态度的老师也转而理解和赞赏他……基廷别开生面的教学虽然开始取得可喜的成果,却被校方和尼尔父亲视为离经叛道,所以冲突和打击也就在劫难逃――视“荣誉”和利益为生命的校方拿他当替罪羊开除以维护“传统”。正所谓见利忘义。

二、成功的人物塑造――尼尔和陶德

影片重点塑造的是怯懦古板的、热情奔放的陶德和尼尔,演绎的是他俩的成长。尼尔俊美、聪明、宽容、顺从、才华横溢,是最有实力的好学生,承担着父母厚望的压力。父亲保守、严厉,生活的压力使得他简单粗暴,为了学业有成而禁止儿子一切课外活动;把他热爱的表演视为一时冲动,更不能容忍儿子当下贱的“戏子”,强制他转读医学。尼尔感到走投无路而自尽,他还不懂得责任。

他死得很美但是轻率。为何想不开呢?他将成为体面的医生、“社会的栋梁”、 “成功人士”,养尊处优。然而从撕掉教材上荒唐空洞的理论开始,就注定他与那等人生分道扬镳。他太早慧,最早明白了“卡配匹亚”的内涵;他带领同伴奔向那山洞,奔向自由和幻想的世界。那激情飞越时分,青春重焕活力,通过诗歌似乎找到了人生的答案。被点燃的生命激情怎能再回到铁屋般禁锢的体制?他醒来,无法接受现实,只能把自己的骨骼捏碎,为维护精神的自由选择毁灭。他是个浪漫主义者,纯粹、美丽,高贵得无法苟且。然而这样的浪漫注定走向死亡。在现实和理想的较量中,理想总是沦为祭品,摆放在庄严的祭台上。

陶德近乎于本片的主角。因为尼尔那样绝对理想主义者的故事毕竟太悲壮。激情是生命的精髓和花蕾,但缥缈而娇嫩;我们也无法仅凭借激情生存。一个故事里更多的是真实的“小人物”。他们胆怯地行走,唯命是从。然而,如果你细心,从其偶尔投过的眼神里仍能看见些许光芒。只是,那光芒太微弱,隐藏得太深,生命中需有良师益友在旁,如抽丝剥茧般耐心地将其引发出来,终成熊熊烈焰。那样的灵魂,往往最坚韧,最有力量。只是,它需要时间打造和证明。“小人物”陶德的生活原本是场悲剧,因为他的哥哥曾是本校优秀毕业生,其光辉使陶德令人瞩目也被孤立。他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下、父母的厚望中,为他们的理想而活着,不堪重负;他自卑、温顺、唯唯诺诺而不快乐。是呵护他自尊的善良尼尔和因材施教、培养其自信的善良基廷改变了他的悲剧命运,使他成长为最有道德勇气的人。

对尼尔的自杀,只有陶德真正明白其前因后果和所有意义,理解那蜕去了尘世枷锁的年轻灵魂的无助与决绝。他在雪地里因压抑过度悲伤导致的呕吐令人心碎。他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那缕阳光,在那指鹿为马的冰冷世界里他将更加寒冷和孤单。

三、背叛与良心抉择

尼尔的死讯震惊了校方和家长们,其父不负责任地迁怒于基廷。校方被迫展开“调查”。此时我们才领教了害群之马卡麦隆绝妙的生存之道。第一节课下课,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些内容要考吗?老师画坐标,他也一丝不苟地画;老师让撕书页,他无法容忍,但同学都撕了,他也撕,而且用格尺撕得工工整整(循规蹈矩);他加入诗社,是因为同学都参加了;桀骜不驯的查理和学校搞恶作剧时,他面如土色。所以,在尼尔的调查中积极配合校方主动告发老师,并将已平息的“诗社”一事抖搂出来 “将功折罪”也就不足为怪。本来他就头脑僵化,无法理解老师的高度,但却世故奸猾, “聪明地”出卖老师以保全自己。他属于人群中不小的那部分: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权威无比顺从,没个性,更没人性,在利益面前选择放弃原则与良知,牺牲和坑害别人并自鸣得意。这种人很有可能左右逢源,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已是一个死人。在山洞里朗读诗歌等时刻,那心灵也曾一度有复活的迹象,但尼尔之死立刻使他“清醒”、 “回到现实”,毫不犹豫地把心灵扔进垃圾。这个“浮士德”的可耻背叛使事态严峻、使诗社同学陷入被动:宁愿挨打受辱也不肯出卖同学而未被开除的查理却因此被开除。在家长们心领神会的默契中,校方暗示并要挟学生共同诬陷:无论“死亡诗社”还是尼尔的撒谎隐瞒全是基廷老师的煽动教唆,尼尔的死亡也自然归咎于他。卡麦隆把教育的权威――校方推到了道义良知的审判台上。

挚友早逝,良师蒙冤,痛定思痛,备受熬煎,违心诬告的陶德无法忍受良心之鞭,站上讲台,冒着开除的危险道破真相,为老师作公正也为自己赎罪。他的觉悟唤醒了更多的良心,同学纷纷站上课桌,以新的人格高度坚定地挑战权威――道貌岸然的校长,给他上了最珍贵的一课。那挺立的平静姿态难掩汹涌的忏悔,是他面对成年世界做 出的第一个发自内心并愿去承担后果的清醒选择。

四、启示

人生处处是考场,时时测试着众生的道德底线。这是拷问良知的考试,淘汰的是教育的权威――老师和家长们。 “书呆子”陶德被“救活了”,而卡麦隆才是真正的“书呆子”,世故庸腐,唯命是从,丧失了生命的本真和生机。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悲剧。爱因斯坦说:“仅仅教导一个人成为专家是不够的。如此一来,他可能变成有用的机器,但却没有均衡发展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对(普世)价值观有所理解并热切关注;使他对性灵和道德之美有鲜明而敏锐的辨别力和感知力。否则,他――(虽然但也恰恰由于)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却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非和谐发展的人。”卡麦隆就是这样训练良好而心智残疾的狗,叫他咬谁就咬谁。他的出现是为了证明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广泛的人群。明哲保身不择手段、面无表情、行尸走肉,找不到自己,甘愿被却憎恨正直良善。按照死人的逻辑,也许他是对的。诗歌、梦想何用?心灵何用?道德几分一斤?良心不当饭吃;人终究要在现实世界里偷生,看纯粹化为齑粉。

在利益面前,校方败倒了,并绑架了所有家长尤其是孩子们,将其置于不义,践踏并摧毁了人最可宝贵的普世价值观――诚实、公正、良知,奸污了孩子干净的灵魂。冠冕堂皇的口号理论与卑劣龌龊的行为动机使教育的名与实昭彰,质问着教育者究竟要给学生传授和“身教”怎样的道德观?要培养怎样心灵扭曲的“人才”?史学家Will Durant说:“教育就是文明的传承。科学教给了我们一些知识,但惟有哲学才能够赋予我们智慧。”文明的本质当然指精神层面的人格与道德。而这颠倒的教育不是起着败坏德操的反作用吗?勃特勒说“永远正确是最大的错误”,教育者不但也要接受教育和监督,而且须身正为范。

这之前另一场利益VS人格的考试就是关于“死亡诗社”的事。好汉查理看似“不务正业”,与“制度”格格不入、敢于挑战权威,其实潇洒不羁、正直善良、仁义无私。能够承担,是一种高尚。他的光明反衬了卡麦隆的阴暗,他的坦荡凸显了卡的委琐。如果说,陶德是角落里的果子,基廷就是阳光;如果说查理是拒绝污染的健康果,卡是毒果,那校方就是施毒者。具有绝妙讽刺意味的是 “不合格”产品查理有着健全的人格,而标准的“合格产品”卡麦隆却是不折不扣的“伪劣产品”。查理与陶德是影片塑造的两个硬汉。而真正怯懦的人是没有道德勇气的人――校长和卡麦隆。有位作家说过,怯懦的人最残忍。罗曼‘罗兰说: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自私怯懦的人常不快乐,因为他们即使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

斗士查理离开了,带着未知的命运,他将始终是体制的一个反叛者。理性的陶德存留了下来,他是有人生智慧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珍藏起生命的火花,独自承担起命运。尼尔的死是种永在的疼痛,逼我们思考。在严酷的成人世界、在一切以现世利益为准则判断是非的社会中,理想主义者往往无力对抗现实,他们的尖锐执著与唯美脆弱都那么触目惊心,给夜空留下创痕。执著的尼尔自我放逐了,纯净的勇士查理被放逐了,被放逐的还有“船长”基廷。这个不合时宜的船长,是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不屑世俗、满腔热情、过于纯粹:对所有人都怀有可贵的信任,对生活保有不变的天真。骨子里他们都是诗人,对真、对美、对智慧有着天生的敏感与激情把握,并有着殉道者般不计后果的浪漫。然而皎皎者易污,必然脆弱;“木秀玉林,风必摧之”;在无赖一般的现实眼里,纯粹是一种罪过,在疯子当中,正常人就是疯子。

然而,被放逐的游吟诗人并未失败。表面上他败了,败在了权利和传统手下(所谓的传统,实为信奉现实哲学的腐化传统势力和作风)。实际他成功了。用激情点燃激情、用心灵唤醒心灵、用思想照亮蒙昧,帮学生挖掘实力、建立自信、忠实于内心、敢于追求理想和坚持自己。有位英国作家说“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人格的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成功了。陶德的成长就是明证。基廷老师的成功源于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应是教学机器,学生也非学习机器;教育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而非升学、饭碗;教育应顺乎人性才科学。苏格拉底说: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所以,教育应该做的是如何让太阳发光而非扼杀太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人才,不能用僵死的所谓科学知识封杀一切,令真正的人才绝迹。将种子煮熟了,再怎么努力培养催化都是徒劳,欺世而已。基廷所做的远远超越了授之以渔,而是高度负责、充满人性的人文教育。他是合格而负责的船长,将学生带离浅滩,驶向广阔的大海并指以正确的航向。那些孩子眼里隐藏的光芒因他而重新闪耀并将永不熄灭。

上一篇:在自然、日常和独立自主处生长 下一篇:从电影《完美的世界》到儿童“完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