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8-14 11:13:58

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观察两组患者修复疗效以及牙周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舒适性等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疗效;牙周健康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88-01

磁性附着体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力将修复体吸附在基牙上,从而使得修复效果更加稳定,取得更好地后期使用效果[1]。将磁性附着体应用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中,能够方便患者的摘戴,同时减少基牙所受压力,不破坏基牙的稳定性,保护基牙。同时,能最大限度减少相关牙周炎症的发生。为进一步研究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进行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义齿修复患者50例。入选标准:观察组患者下颌仅留有1~3颗牙包括残根、残冠,牙根长度均在8mm以上,松动度小于1°。修复前,所有基牙均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保持牙周健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在56~76岁之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修复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基牙准备:去除牙冠,使牙齿断面与牙龈缘平齐,预备根断面成凹面,增加衔铁下面的金属高度,并降低根帽的高度[2]。根尖区保留3~5mm的根管填充物,根管口预备长2mm,宽7mm的防旋转钩。为保证根帽与基牙能够完全重合,在颈缘设置肩台。

1.2.2制取印模及模型灌注:采用注射硅橡胶印模的方法制取印模,然后灌注石膏进行义齿模型制作。

1.2.3根帽桩制作:在石膏模型上,先用嵌体蜡制作根帽桩的模型,然后进行衔铁与蜡型的衔接,使得衔铁的修复面与牙合平面平行[3]。经过适当修正后,进行包埋,用钴铬合金进行铸造,最终形成铸接式衔铁。根帽桩制作由专业义齿加工厂制作完成。

1.2.4义齿制作:在衔铁试戴、粘固后,将Magfit闭路磁体[4]准确的吸附在衔铁上,然后进行印模,制作义齿。

1.2.5义齿试戴:患者首先进行试戴两周,无不适感后,在义齿与黏膜紧密贴合后进行粘固。首先,预备义齿基托组织面,安放附着体,在进行粘固前在磁体与衔铁间放置0.1mm的咬蓝纸,其范围要盖过根帽边缘3mm以上,然后进行义齿的粘合,在这个过程中让患者做咬合动作,待树脂完全牢固后,进行必要的外观修整,完成修复过程。

1.3观察指标 (1)对安装的义齿进行功能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都填写调查问卷,包括五项内容[5]: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和舒适性。每项10分,满分50分。(2)对义齿满意度进行评价:填写相应的调查表,调查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分为:满意(>8.5分);基本满意(7~8.5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

2结果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义齿的修复也越来越精细化,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的下颌全口义齿相比,使用覆盖义齿咀嚼时,力通过基牙传导至牙周组织使得牙槽嵴受到刺激,从而减少牙槽嵴的吸收[7];另外,采用覆盖义齿的修复方法还能有效提高咀嚼效率,增加对食物的辨别能力。

3.1磁性附着体的特点 Magfit闭路磁体可以使患者戴牙后获得良好的固位,有效缩短患者适应期,提高患者咀嚼效率。磁性固位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与普通的覆盖义齿有一定区别,其应用的固位力,除了大气压和吸附力外,同时还增加了磁力,通过磁性产生持续的固位力而避免了对义齿边缘的影响[8]。同时,磁性在垂直于吸附面的固位力较强,而在切线方向的固位力最弱,所以,其可以消除在义齿运动过程中对基牙的损害,从而减少基牙的位移,有效保护基牙。另外,由于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不像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其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化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舒适性等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3.2磁性固位覆盖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 咀嚼效率是衡量口腔功能的重要指标,义齿的固位力越好,其咀嚼效率也会越高[9]。本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义齿粘固前和粘固后两周的咀嚼效率进行了对比,发现在粘固前,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就要高于对照组,说明磁性固位覆盖义齿的咀嚼效率要优于普通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而在磁性附着体粘固后,观察组的咀嚼效率更是明显优于对照组,P

3.3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

3.3.1义齿折断 义齿折断是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修复中经常会发生的问题,这是因为基牙处的牙槽嵴较为丰满,牙槽的萎缩也较缺牙区少,这就使得基牙附近的唇颊、舌侧的基托较薄,而使得磁体与牙根的接触较少,磁性附着体部位成为了应力中心,易发生义齿折断[10]。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有必要对于覆盖义齿处利用金属网进行加强固定,从而防止折裂发生。本研究中,25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义齿折断情况,其发生率较低。

3.3.2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 磁性附着体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基牙基本上为尖牙,但在全口义齿中,咬合力最强的是第一磨牙区,所以磁性固位覆盖义齿很容易会成为主要着力点,也就会导致远中游离端的下沉,从而造成远中部位骨吸收。所以,在进行义齿试戴后再放置磁体,避免基牙成为支点,减少远中骨吸收。

3.3.3牙龈炎和牙周炎 基牙颈部龈炎的控制是影响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前,要对留有的基牙进行牙周治疗,控制牙周疾病,从而防止炎症的发生。另外,也要在修复结束后,注意口腔卫生,另外患者还要定期进行复查,保证基牙健康,及时进行炎症的治疗。

3.3.4基牙龋齿 由于在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修复前会对牙周进行全面修复检查,并且精密根帽铸造,牙根不易发生龋齿,个别患者发生龋齿可能是由于根管口呈开放状,边缘较薄,从而使基牙发生龋齿。本研究中,25例患者中出现1例龋齿患者,其发生率较低。

3.3.5磁体、衔铁脱落 磁体、衔铁脱落在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中较为少见,本研究未出现1例,而即使出现也是因为基托折断而造成的。因此,在进行义齿修复中,防止基托的折裂就可以有效避免磁体脱落。单纯的磁体脱落只需要进行重新粘结,对覆盖义齿影响不大。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准确的得出,在临床中利用磁性附着体进行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修复可以满足覆盖义齿的功能要求,同时起到美观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亚茸,冯丹,逄键梁.磁性附着体在老年患者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2):2273-2276.

[2]唐丽琴,刘凤玲,吴悦梅,等.Magfit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4年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12,32(10):581-583.

[3]余海云.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2013,18(4):90-91.

[4]吴小勇.磁性附着体与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9(20):5011-5013.

[5]朱亚君.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2013,33(11):789-791.

[6]刘斌,张立立.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杂志,2012,33(4):438-440.

[7]张军岐,王玉善.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应用中的定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0,17(4):376-379.

[8]左恩俊,任翔,李晓杰,等.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2,31(2):179-181.

[9]梁伯隆.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13(11):1688-1689.

[10]余日月.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4(2):110-112.

上一篇:185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探讨离心转数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