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分析

时间:2022-08-14 06:50:58

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分析

摘要: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形象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巴赫;小提琴;协奏曲;曲式结构;分析

巴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BWV 1041),由于技巧相对简单,长期以来经常被程度有限的学习者们当作教材使用,这多少给这部作品的声誉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事实上,无论从纯艺术质量或是协奏曲体裁形式的演进发展等角度来衡量,这部作品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作品沿用并发展了巴洛克协奏曲的典型形式。作品的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乐章

乐曲照例由一个支配整个乐章的基本主题开始,该主题具有果断、有力的特点(例1):

例1 第一乐章开头的t1材料与维瓦尔第同调协奏曲开头相比较

随后乐队将这一主题加以发展延伸,构成了这个乐章完整的全奏部分,并引出了独奏小提琴略带忧思又有几分自信炫耀性质的主题(例2):

例2 第一乐章的独奏材料s1

这个主题紧接着由16分音符逐渐向下摸进,似乎越来越失去了原先的力量,直到乐队中再次出现全奏材料t1时才跟着变得坚强起来。然后,独奏小提琴演奏了一个运动感很强、调性不稳定的连接句(例3),将音乐引到了C大调,全奏部分也乘机又完整的再现了一次并转到e小调,其间由独奏小提琴插入一些装饰性的音符。

例3 第一乐章的独奏材料s2

在全奏和独奏的这种互相竞争而又交相辉映的气氛下,乐章渐入佳境。这也是巴洛克协奏曲快板乐章回归曲式的基本特点,此乐章的整体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乐章曲式结构 s1,t1等部分主要材料可参见谱例

在由s1引入的发展性中段中,大量使用了全奏材料t2(例4),频繁利用模进转调等手法进行了充分的展开,使中段具有了相当的戏剧性和紧张度(这在巴洛克协奏曲中并不多见),也为最后的再现部分作了非常到位的铺垫。

例4 第一乐章的全奏材料t2

第二乐章

比起维瓦尔第等前辈的类似甜美乐章,巴赫这首协奏曲的慢乐章中充满了更为深刻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就连本文开头对该曲评价不高的奥厄,也承认该乐章“最充分地反映了巴赫的创作天才”。乐章有一段4小节的前奏(例5):低声部循环反复的固定音型,上方声部同样周期的旋律起伏,仿佛意味着宇宙间天体运行、四季更替的永恒钟摆,营造了深沉而虔诚的宗教性氛围。

例5 第二乐章引子的全奏材料t1和t2

在稍稍沉寂后,一个冥想而多情的主题降临到了这片静谧的气氛中(例6):

例6 第二乐章的独奏材料s1

s1的第一次小心翼翼的陈述是试探性的,不久便被严肃而强大的间奏(t1)所打断。相比之下,独奏的s2主题显得更为理智而富于曲折的叙事性(例7),情绪虽几经起伏(特别是在d小调上失落的连续下行叹息,以及随后鼓足勇气在G 大调上冲向最高音的强烈对比),但始终保持了三连音为主的文雅的叙述节奏。

例7 第二乐章的独奏材料s2,乐谱下方标注了调性变化

随后,独奏材料s1,s2在乐队周期性运动的背景下,先后在C-G-d-a-e-g-c-C等调式调性上交替生长和变化(乐章结构如表2所示),在经历了阴霾、孤寂等风风雨雨的洗礼后,变得逐渐坚强起来。当独奏小提琴在C大调上再现s2时,那种祥和的回归感和黎明的希望让人无比欣慰。这个乐章总共不过六七分钟,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整个春夏秋冬的更替。

表2 第二乐章曲式结构 部分主要材料可参见谱例

在最后由平稳的音阶组成的结束句中(例8),体现了某种超然物外的“神性”。也许,巴赫本人正是以这样平和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命运的捉弄和人世间的种种磨难,正如这缓缓流动的音符般超脱。

例8 第二乐章尾声的独奏材料s3

第三乐章

在经过了充满哲理的沉思后,第三乐章确实需要轻松一下。巴赫采用了热闹的三拍子舞曲作为终曲,活泼而富有弹性的舞蹈节奏非常鲜明,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其中还暗藏着精湛的复调技巧――乐章的全奏部分是按照赋格手法来写作的。两个主要主题(例9)自如的穿梭于乐队的各个声部中,使音乐在欢快的氛围中还散发出统一均衡的高雅美感。

例9 第三乐章的全奏材料t1和t2,以对位形式出现

轮到独奏小提琴说话时,主体材料s1首先显示出些许得意洋洋的幽默感,然后便自信的向下摸进或是向上攀爬,并向属调转调。

例10 第三乐章的独奏材料s1

表3 第三乐章曲式结构 部分主要材料可参见谱例

这个乐章总体上为三部性结构(见表3),在展开性中段中,巴赫主要采用复调的手法发展了全奏的t1和t2主题,独奏小提琴有时以长音衬托,有时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从t1中剥离出来的几个动机性片断也多次被摸进展开,独奏小提琴则演奏辉煌琶音或是华彩音型伴以激动人心的频繁转调,将乐曲的气氛推向了顶点。

参考文献

[1]奥厄. 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学法[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

[2]Boyd, Malcolm. Bach: The Brandenburg Concerto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White, Chappell. From Vivaldi to Viotti: A History of the Early Classical Violin Concerto[M]. Routledge. 1992.

上一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搞好基层群众文化 下一篇:浅议童声合唱中男童声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