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4 05:40:22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8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034-02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入侵感染导致的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据文献[1]报道,小儿支原体肺炎已占小儿肺炎的55%~60%,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以往临床多采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虽有一定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容易出现。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对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28例,全部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2]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将入选的128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10岁,平均(6.2±1.5)岁;病程5~13 d,平均(9.1±1.2)d。对照组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9个月~9岁,平均(6.3±1.3)岁;病程5~14 d,平均(10.2±1.3)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包括退热、平喘、止咳化痰、补液等常规治疗,缺氧明显的患儿可给予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3071228)序贯疗法治疗,即给予患儿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滴注3~5 d,停止滴注4 d后改用阿奇霉素10 mg/(kg・d)口服,1次/d,连续服用3 d后停用4 d为一疗程。对照组则给予红霉素(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3020028)序贯疗法治疗,即给予患儿红霉素20~3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滴注10~14 d后改为红霉素40 mg/(kg・d)口服,1次/d,连续服用3~5 d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一疗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体征和胸部X线片显示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一疗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部体征和胸部X线片显示有所好转为有效;治疗一疗程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未见改善,胸部X线显示未见改变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为73.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64) 41(64.1)* 21(32.8) 2(3.1)* 62(96.9)*

对照组(n=64) 23(35.9) 24(37.5) 17(26.6) 47(73.4)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5.13±1.23)d,对照组(7.90±1.67)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和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7%,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3例和皮疹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学龄期儿童为易感人群[3]。发热和刺激性咳嗽是其临床主要表现,多见于秋冬季,由于该疾病可导致肺外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着小儿的身体健康及正常发育。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因此其确诊依据为MP血清检查呈阳性[4]。MP体内包含DNA和RNA两种核酸,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不具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故而应用干扰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会产生耐药性,且由于患儿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而致使许多抗生素无法在临床应用,对抑制或影响细菌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敏感[5]。但氨基糖甙类药物含有耳肾毒性,喹诺酮类可能对小儿骨骼发育有不良影响、四环素类容易导致牙齿黄染及(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明显限制[6]。因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滞t-RNA的正常移位,从而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7]。红霉素是一种经典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能够对支原体蛋白质合成及繁殖产生较强抑制作用,虽然疗效较好,但是存在如胃肠道损害、肝损伤、静脉炎等诸多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差,且口服时在胃内溶解较慢,生物利用度较低,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故逐渐被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所代替[8]。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其独特的药动力学特征而使其具有组织渗透性强,可使组织中有效血药浓度维持7~10 d[9];组织浓度较血药浓度高50倍左右[10],在炎症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为其他正常组织中六倍以上[11],生物利用度高及半衰期长达68 h[12],病原菌清除率高等优点,在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对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是最强的。而序贯疗法由于早停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用药更符合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能够使医疗费用明显降低,且能够使患儿局部感染、静脉穿刺痛苦和静脉炎的发生得以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9%,明显优于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对照组的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君英.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海峡医学,2013,25(3):90-91.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1-1172.

[3]张远会,赵科.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对比[J].中外医疗,2013,32(14):119-120.

[4]陈志敏.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562-565.

[5]杨永芝.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4):743-744.

[6]蒋俊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9,36(1):14-16.

[7]尹桃,蒋跃飞.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对比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4):240-241.

[8]高瑞宁,徐秀红,郭宇红.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2):18-19,21.

[9]张平.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22例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946.

[10]宋华,卢芳萍,苏晓阳.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72例疗效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9):1781.

[11]袁壮,盛锦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3.

[12]杜惠容,王远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19):2944-2945.

(收稿日期:2013-11-07) (编辑:朱姣)

上一篇:输卵管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宫角植入术的临床分... 下一篇: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