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农民“闯”出一片天

时间:2022-08-14 04:41:24

“80后”新农民“闯”出一片天

穆海照出生于山东省商河县十亩田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的磨砺塑造了他坚毅、执着的性格,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个梦:要靠自己改变现状。高中毕业以后,穆海照选择了参军,经过部队5年的摸爬滚打,炼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005年复员后,面对生活的挑战,穆海照鼓起勇气,带着妻子去外地打拼,一干就是四年。十年磨一剑,部队的生活和社会的打拼经历,让这个小伙子慢慢成熟起来,炼就了不屈服、不放弃的精神。

心里有个梦 梦在家乡

穆海照没有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留在城市,而是选择回到农村发展,决心在家乡闯出一片天地,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2008年,穆海照得知家乡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便毅然返乡创业新建了12个蔬菜大棚,风风火火地搞起了设施蔬菜种植。心情激动的他只盼着早点能在地里长出“金元宝”、“银元宝”。

苦点累点不怕 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

穆海照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他的致富梦。由于大棚的坍塌,错过了最佳种植时间,导致第一年就赔了不少钱。但他并没有认输,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十年的磨砺让他显得异常的平静。从此,穆海照就没有闲过,学习农业知识,请教教师、专家,提高自身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起他的蔬菜大棚就开始盈利了,每个大棚净赚1万元左右,穆海照感到新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敢闯敢干 带富一方人

穆海照思维敏捷,经常想出一些新奇的点子。他想:现在养殖业都能工厂化发展了,为什么大棚蔬菜就不能工厂化呢?说干就干,他与当地村民实行股份合作经营,注册了商河县世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检测、统一档案管理,并注册了“十亩田”商标,带领乡亲们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

一手忙生产 一手忙学习

穆海照虽然自身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他却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懂得技术的重要性。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穆海照感觉到自己在生产管理和种植技术方面知识的缺乏。正当穆海照苦于无处学习时,山东省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开始了,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报名参加了培训班。穆海照在创业模拟训练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经过培训不仅掌握了创业的基本知识,而且学习了企业管理的很多知识,这更增添了他创业的信心。农广校在培训后还进行进一步跟踪服务,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看准就干 转变思路谋发展

培训完没多长时间,穆海照就决定开拓黑木耳市场。东北黑木耳质量好,市场需求大,投入产出率高,他对黑木耳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立即去黑龙江考察了东北黑木耳种植情况。在黑龙江考察半个多月,穆海照了解到发展黑木耳产业既是使锯末、秸秆、玉米芯等农业副产品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好项目,又是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一体的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穆海照认为,家乡的气候资源、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完全符合黑木耳的种植条件,发展黑木耳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是要发展这一产业还存在问题,难点就在于缺乏技术。于是他从黑龙江当地请了两名技术员,并与技术员实行股份制合作经营,充分调动了技术员的积极性。2012年上半年,穆海照试验种植了8亩地的黑木耳。通过精心管理,他种植的黑木耳喜获丰收,取得了亩收入1万多元的纯利润。

“闯将”腾飞 开创自己一片天

通过试验示范,周围的群众也开始看好这一产业,都准备种植黑木耳。2012年下半年,当地群众预定黑木耳栽培袋150多万个。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穆海照花100多万元从东北购进大型黑木耳生产线一套,建设了车间660平方米、工作室12间220平方米、无菌接菌室以及无菌操作平台,成立了济南鲁泉世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通过不懈努力,穆海照开创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现在,穆海照经营的公司已是一家集蔬菜生产和黑木耳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有员工15名,其中蔬菜、黑木耳科研人员3名、管理人员5名、技术人员7名。公司注册、经营的“十亩田”牌农产品是当地颇受欢迎的品牌,主导产品为东北黑木耳、彩椒、西红柿,黄瓜等产品,远销石家庄、德州、北京、济南等地。公司投资900多万元建立了蔬菜和黑木耳生产基地。为了提高蔬菜和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基地严格按标准化进行生产管理,实行统一菌种、统一接种、统一农资、统一档案、统一检测、统一采收“六统一”服务,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济南黑木耳第一品牌、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基地初步建成了36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200亩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年产蔬菜120万斤、黑木耳2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271万元。在公司的带动下,商河县蔬菜、黑木耳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证产品为纽带、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标准化发展格局。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周少华 季银静

上一篇:如何当好农民培训管理者 下一篇:根植黑土地 情系众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