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考核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13 07:19:43

略论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考核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考核评价的现状,分析了民营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假设、重要比率指标、指标分析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民营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考核评价应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改进偿债能力指标分析等对策,提高企业偿债能力考核评价指标质量。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偿债能力 指标分析

民营企业偿债能力是指民营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民营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民营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短期偿债能力是指民营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民营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长期偿债能力是指民营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长期偿债能力不仅与民营企业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有关,而且与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发展潜力有关。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逐步进入成熟期,企业行为要求越来越高,规范、科学的考核评价民营企业偿债能力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在对考核评价偿债能力时存在较大不足。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

一、民营企业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在对考核评价偿债能力时存在问题主要有:

1.重要比率指标,在计算分析时存在不合理。首先,流动比率指标在存货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存货的帐面价值,从而影响流动比率。因为存货变现是通过出售来实现的,在未来时间内存货极有可能按高于或低于帐面成本的价格出售。在应收帐款往往受销货条件、信用政策等因素影响,应收帐款的质量与债务人的信誉、经营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变现能力仅从指标上看是难以判断的。在流动比率的分子、分母发生等额增减时将导致流动比率的变化。如赊购存货时,会降低流动比率。这就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表日人为地调节流动比率,如在期末加速存货赊购或者拖延正常的赊购。流动比率的大小可能与实际经济状况并不一致。如在经济衰退时,民营企业缩小生产,纷纷偿还债务,这时由于分母减小,流动比率可能很高,但实际经济状况却并不宽松。其次,资产负债率指标表现在资产负债项目繁多,而资产负债率未能从资产和负债的内部结构进行具体分析。表现在民营企业资产的帐面价值可能被高估或低估;表现在某些资产基本没有变现的可能;表现在民营企业存在未入账的资产和负债。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并不一定能说明民营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对于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民营企业来说,适度举债经营,资产负债率可能高一些,也并非坏事。

2.指标假设,影响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考核评价的公证性。长期以来,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民营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盘变卖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认为民营企业的债务应该由民营企业的资产作保障。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都是基于这样的基础来计算的。这种分析基础看似有道理,但是并本符合民营企业将来的实际运行状况,民营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流动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也不可能将所有资产变现来偿还民营企业所有债务。因此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而非清算基础来判断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否则评价的结论只能是民营企业的清算偿债能力。而正常持续经营的民营企业偿还债务要依赖民营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所以偿债能力的分析如果不包括对民营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就有失偏颇。事实上民营企业在考核评价偿债能力时往往忽视了。

3.注重定量分析,忽视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指标分析是偿债能力的主要分析方法,在实际运用时,人们往往更乐于计算各项比率指标,注重定量分析,而忽视定性分析。实际上,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的内容和项目很多,通过财务报表所进行的指标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历史成本计价的条件下,民营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帐面价值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较高的帐面价值也许伴随着较低的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如开办费、库存积压、预付帐款以及其他不良资产等;较低的帐面价值也许伴随着较高的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如专有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所以,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应进行定性分析,全面把握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如是否存在不良资产、是否将应收票据贴现给第三方、是否存在帐面上未反映的或有负债、是否给第三方民营企业承保银行票据等问题。没有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分析,影响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考核评价的质量。

4.利息保障倍数,在企业实际应用存在着缺陷。在持续经营前提下,民营企业不可能变卖长期资产去偿还债务,偿还债务的现实来源是民营企业盈利和现金流量。该指标虽然用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反映了通过盈利来偿还债务的思想,但是民营企业所承担的债务不仅仅是利息费用,而且还包括本金,该指标只衡量其中一项是不全面的。利润虽然是最终偿债的主要来源,但不是直接支付手段。高利润并不意味着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民营企业虽经常赚钱但常常缺钱的现象也是常见的,利息保障倍数应用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更要衡量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只衡量其中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而“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

二、提高民营企业偿债能力的几点建议

为弥补偿债能力分析的局限性,较为客观,真实的考核评价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议以下几点来衡量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

1.开展指标的变动分析,改进比率指标分析方法。首先,在偿债能力比率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比率指标的变动分析,如计算流动比率变动率、速动比率变动率、资产负债率变动率、现金比率变动率等,从变动趋势上观察民营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在计算各偿债能力比率时,应兼顾全年水平。由于资产负债为时点指标,所以首先采用序时平均数计算全年的资产负债平均水平,再通过平均资产和平均负债计算相应的偿债能力比率。其次,在分析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时,应进一步考虑比较分析各项流动资产的构成情况,比较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趋势资料,根据市场状况、技术含量和存货计价等推算流动资产的可收回价值,考虑季节性因素,深入研究各债权人的信用接受条件和债务人的信用水平,配合以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平均账龄、存货平均占用期等指标进行分析,了解民营企业的行业特征,并进行同行业对比。再次,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的改进,详细分析民营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具体项目及其可能的变现价值;采用平均指标计算资产负债率;关注资产报酬率与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其变动趋势。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高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质量。在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时,要根据财务报表附注、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市场状况等资料进一步分析民营企业或有负债等资产负债情况;要根据市价和供需状况具体分析并推算民营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还要分析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预测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收现能力等。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对报表项目的分析以及比率分析,较少关注对形成报表状态的过程的分析以及报表各项目质量和财务状况整体质量的分析。因此,对形成报表状态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报表各项目质量及财务状况整体质量进行分析,是改革民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突破口。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高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质量。

3.将获已利息倍数指标与偿付比率结合,公证评价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衡量民营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民营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更要衡量民营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只衡量其中一个方面是不全面的。而“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民营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以上公式指标中反映的是从所借债务中获得的收益为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对外借债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本,民营企业举债经营的原则是对债务所付出的利息必须小于使用这笔钱所能赚得的利润。否则对外借债就会得不偿失。由此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但该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表现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举债经营可能产生风险,这个风险表现在,定期支付利息,如果每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所需支付的利息,民营企业就有可能发生亏损。在实际考核评价时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债务本金偿付比率:

“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年税后利润/[∑债务本金/债务年限]”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看,难以说明这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需要连续计算几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估计这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又通常是选择最低指标的年度。

4.通过综合分析现金流量表,增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合理性。 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当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为负数,而这些不足的现金流量主要依靠增加长期负债来弥补,则需要具体分析。若企业正处在初创时期,为保持资本结构的合理化,用一部分长期负债来支撑企业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是正常现象。若企业处于稳定经营阶段,其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已基本确定,营运资本及经营活动的现金需求应以短期融资为主,这时靠长期负债的增加来弥补经营活动的现金短缺往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企业是为了长期发展需求而进行长期融资时,长期负债增加的合理性也要具体分析,企业长期发展需求主要是指长期资产的购置或进行长期投资。企业的长期资本需求主要靠股东的投资和长期债权人来提供,应根据不同行业特征有不同的比例。在分析现金流量的同时应扩展传统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如结合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比率,衡量民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结合计算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比率、现金流量偿付比率和债务本息现金保障倍数,分别反映民营企业通过现金流量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

5.结合考察民营企业信誉,综合评价融资能力。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提升自身素质,追求以信誉取胜。企业想在信贷市场上获得经营和创业所需资金,提升自身素质和信用等级就显得十分关键。由于银行考虑到资金贷出的安全性,对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民营企业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赢得银行的支持。从自身做起,自觉规范本企业的财务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注重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含量,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发展。企业要不断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使银行对民营企业有足够的信心。企业的社会信用等级提高了,将有利于民营企业正常融资。所以必须考察企业信誉,综合考核融资能力,提高民营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

总之,对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进行考核评价要通过指标的变动分析,改进比率指标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现金流量表,考察民营企业信誉,来综合考核融资能力,增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合理性,公证评价民营企业偿债能力,提高民营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质量。

参考文献:

[1]温素彬:《民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上海市会计学会》,2001年9月

[2]霍振芳:《谈企业偿债能力评价的真实性》《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7月

[3]赵凌:《民营企业偿债能力财务分析指标的修正》《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5年8月

[4]王成武:《谢忠江浅谈企业偿债能力评价常见指标的综合性分析》青海金融,2005年7月

[5]刘春华:《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1月

上一篇:RFID技术在企业资产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团队管理改革的方向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