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容 第8期

时间:2022-08-13 06:50:26

早新闻时间,电视荧屏上出现一位现场女直播,着深色体恤,短发蓬松,不施粉黛,脸上几乎憔悴。觉得脸熟,细看,是闾丘露薇,她在班加西。正是利比亚吸引全球目光的时候,班加西密集的枪声使城市变成战场。作为凤凰卫视的记者,她站在夜晚班加西朦胧凄惶的夜色中,从容不迫,让人想起当年她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足迹,那是我们都难忘的“战地玫瑰”,闾丘露薇也因此而名声大噪。人们会由此联想到军中短发戎装的女兵,联想到“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然而闾丘露薇是爱红装的。那年,就在大家聚焦“战地玫瑰”不久,我看到了一张闾丘的时装照,准备做时尚杂志封面的。照片上的闾丘,身穿奶黄色短款连衣裙,身材姣好,肩臂,打着发蜡的头发尽数朝后拢,脸上的妆容是精致的。那神情不娇不媚,那自信从容松弛,与大多数专业模特相比,没有装扮上的酷,却有隐然的傲气。这样的闾丘,同样可以令人喝彩!

闾丘露薇还是个勤奋的作者,经常给多家刊物写随笔杂文,篇幅不长,常有独到见地,想来就是在这样的行旅中见缝插针地完成的吧。闾丘谈生活谈婚姻,谈感情也谈柴米油盐,人际关系,职场烦恼,都是写作的好题材。这样的时候,她的睿智和才情、敏锐和向善,常常让你感觉着除“战地玫瑰”、时尚杂志封面以外的另一个闾丘。但她分明是同一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坊间形容女子全面能干的标准,用在当今闾丘身上,真有别一番意味。

在电视屏幕上邂逅闾丘露薇的班加西英姿,是在南京的清晨,临着旅店客房的窗户,向外看,清洁工正打扫夫子庙的街道。附近有孔夫子昂昂然的雕塑,有“江南贡院”,旧时万余书生赶考现场的微缩模型和模拟考场,据说都是新近修建开放的。没有夜晚的秦淮灯影,夫子庙依然透着久远的气息。

前面大路边的梧桐,遮盖了行人车辆,树叶密匝地在半空搭起棚架似的遮凉棚,于是想起不久前网上关于“南京无桐”的争议。

因地铁建设,南京将迁移千余棵行道树,其中约200棵为法国梧桐,部分树龄达60年。多位社会名流通过微博发动“拯救南京梧桐树”行动,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南京政府及时回应了“梧桐让路”之争,正面回应了市民的“护绿”心声,表示将广泛听取民意,进一步优化地铁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法国梧桐,平衡好“保大树,保交通”的关系。专家称,城市化建设,不能只算新建筑带来的经济价值,还要扣除历史遗迹消失所带来的损失。这事后来究竟如何解决不详,但我们看到南京梧桐还在,矮矮的,粗壮的,不那么高大的时候就开始分叉,如一只巨大的手掌五指张开,向着天空。汽车驶过,枝桠和绿叶勾肩搭背,形成一座拱桥。是这些如此喜人的城市呼吸和绿意,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增添魅力,也让喜爱南京韵味的人们保持着南京还是南京的喜爱,庆幸没有在现代化的口号下,将城市通通改成了摩天楼和玻璃幕墙。

感觉一座城市和感觉一个人,有时会有相似之处。南京城给我的感觉是敦厚的,知书达礼地自成一体。我的南京的朋友们还保留着安静读书的心境,和这座古老的城市相得益彰。

我的初始的南京记忆,和一座大桥有关。当年下乡,每每经过南京,不管是在拥挤的车厢里还是在逼仄肮脏的车厢连接处的铁板上,只要是接近南京,只要是驶上南京长江大桥,倦怠便会遁去,就想看一眼从车窗外一盏盏往后掠去的桥灯,或是桥下滔滔的长江水。那个年代,南京长江大桥因为被大肆宣传,成了某种精神和意志的象征,披上神圣的光环。现在我们已见过很多大桥,上海横跨浦江两岸的几座大桥,因为设计和施工的高水准,在世界桥梁史上也算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南京长江大桥依然是记忆中不会消失的大桥。若从高处看,大桥如模型上的精巧玩具,上一点年纪的,总要不自禁地叹息;哦,南京长江大桥!

城市的建筑和精神,也如城市的妆容,时间久了,你会由此而想到这座城市的灵魂和内核,想到那些表象后面是什么。南京长江大桥或许不完全是南京人的,南京的“拯救南京梧桐树”行动,却是南京人自己的项目,而且初见成效,让我们这些匆匆过客,看见梧桐就有和南京人同乐的欣喜。

南京夫子庙边上的清晨,由闾丘露薇而南京梧桐,感觉妆容之于人于城市,都是重要的,因为那让我们体验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由微而渐。妆容,愿意示人的,就是心里想说的。

上一篇:怀孕6个月,我却想离婚 下一篇:惯性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