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激励、政府机会主义与中小企业融资

时间:2022-08-13 04:55:47

声誉激励、政府机会主义与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对于中小企业的声誉激励,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道德风险,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态度会影响企业建立长期声誉资本的动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信息不对称 声誉激励 机会主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在信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银行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来使资金供需平衡,这样,很多企业即使愿意支付高利息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被淘汰出局。王霄等(2003)基于对传统信贷配给理论模型的考察,将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纳入到信贷配给的内生决策变量模型中发现,在信贷配给中被排除的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或等于银行所要求的临界抵押品价值量的中小企业,从而更加有力地解释了信贷配给中存在规模配给。

张捷(2002)围绕融资中的信息种类与银行组织结构的关系,分析了银企之间的关系型借贷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并通过一个权衡信息成本与成本以寻求最优贷款决策位置的组织理论模型,证明了在关系型贷款上的小银行优势。黎日荣(2011)等系统分析社会资本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从中发现社会资本以其自身获取信息的优势和特殊的约束机制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

本文试图从企业家声誉激励的角度阐释企业家声誉能有效的减少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张维迎(2001)研究认为声誉经过社会网络中的参与者无数次重复接触和博弈的过程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稳定的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能够节省交易成本。陈运森等(2009)实证检验了声誉在企业-银行关系中发挥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声誉受损后获得的银行借款增量减少,借款成本上升;与声誉未受损公司相比,声誉受损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增量较低,借款成本更高。除上述这种直接影响外,声誉还通过改变银行跟企业稳定的“业绩-银行借款”关系来间接影响银行借款政策。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市场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声誉作用的发挥。

理论分析

(一)融资只存在一期的模型

假设:企业家(也称“借款人”)有一个项目,项目需要固定投资I。企业家拥有初始资产(“净资产”)A

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可行,即PHR-I>0。因此,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借款人的收益为PHRL+(1-PH).0=PHRL。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不可行,即PHR-I

因为在企业家卸责的情形下,项目的净现值为负,因此贷款人须谨慎。如果有以下“激励相容约束”。借款人将选择尽职:

PHRL≥PLRL+B即:B≤P.RL (1)

(二)存在无声誉激励的两期融资模型

假设:第二期项目跟第一期项目相同。放贷者根据前一期项目是否成功,如果项目成功,放贷者给予第二期融资,在二期项目融资中要求RB;如果项目失败,放贷者认为借款人有坏的声誉,放贷者不给予借款人第二期融资,第二期项目不存在。第一期与第二期的分析与上述分析相同。

假设第二期要求满足借款人选择尽职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为:

PHRL≥PLRL+B即:B≤P.RL (2)

所以,两期融资借款人都选择尽职的条件为:B≤P.RL。在不存在借款人声誉激励的情形下,两期融资激励相容约束与只存在一期的情形是相同的。

(三)存在声誉激励的两期融资模型

假设:第一期放贷者不知道借款人的类型(有良好声誉还是坏的声誉),同前面的假设,放贷者在项目成功时要求的收益为RB,第二期放贷者根据前一期项目是否成功,如果项目成功,放贷者认为借款人有良好声誉,在二期项目融资中要求RB-τ;如果项目失败,放贷者认为借款人有坏的声誉,放贷者不给予借款人第二期融资,第二期项目不存在。

第一期: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可行。即:PHR-I>0。因此,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借款人的收益为PHRL+(1-PH).0=PHRL。当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不可行。即:PHR-I

第二期:当第一期项目融资成功时,第二期项目获得融资。假设第二期项目与第一期相同。

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可行。即:PHR-I>0。因此,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借款人的收益为PH(RL+τ)+(1-PH).0=PH(RL+τ)。当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不可行。即:PLRL-I

因为在企业家卸责的情形下,项目的净现值为负,因此贷款人须谨慎。如果有以下“激励相容约束。借款人将选择尽职:

PH(RL+τ)≥PL(RL+τ)+B即:B≤P.(RL+τ) (3)

在两期分析中,当满足第二期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观察第一期借款人选择尽职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PHRL+PHPH(RL+τ)≥PLRL+B+PLPH(RL+τ)。并可以求得:

B≤P.RL+P.PH(RL+τ) (4)

所以,在存在借款人声誉激励的情况下,借款人两期都选择尽职的条件为:

B≤min{P.RL+P.PH(RL+τ),P.(RL+τ)} (5)

在两期模型中,存在借款人声誉激励的情况下约束条件(5)要求的B值明显大于不存在借款人声誉激励的情形下的约束条件要求的B值。

(四)存在政府机会主义情况的声誉激励模型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多,政府用于调整宏微观经济的手段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有了快速地发展,但现阶段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模糊的态度,有时表现为扶持,有时表现为抑制,政府的机会主义表现影响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进而导致企业家也会出现机会主义的行为,企业没有建立长期声誉的意愿。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当政府采取抑制企业二期项目的情况下,二期项目成功的概率比第一次小,企业要么选择寻求高的私人收益,要么不投资,这些都会使得企业缺乏建立长期声誉的动力,影响企业长期声誉的建立,当贷款人观察到这种情况时, 就不会以企业过去的声誉评价以后的融资,这种情况导致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假设政府在一期选择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而在二期选择抑制中小企业政策。

第一期的分析与上述相同。第二期由于政府选择抑制中小企业的政策,这时中小企业选择成功率比较高的项目,这时政府的抑制政策会导致成功率高的项目的成功率在下降(假定下降为PH-T)。

当第一期项目融资成功时,第二期项目获得融资。假设第二期项目与第一期相同。

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可行。即:PHR-I>0。因此,当不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借款人的收益为(PH-T)(RL+τ)+(1-PH).0=(PH-T)(RL+τ)。

当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项目不可行。即:PLRL-I

因为在企业家卸责的情形下,项目的净现值为负,因此贷款人须谨慎。如果有以下“激励相容约束。借款人将选择尽职:

(PH-T)(RL+τ)≥PL(RL+τ)+B即:B≤(P-T).(RL+τ) (6)

在两期分析中,当满足第二期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观察第一期借款人选择尽职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为PHRL+PH(PH-T)(RL+τ)≥PLRL+B+PLPH(RL+τ)。并可以求得:

B≤P.RL+(P-T).PH(RL+τ) (7)

所以,在存在借款人声誉激励的情况下,借款人两期都选择尽职的条件为:

B≤min{(P-T).RL+P.PH(RL+τ),(P-T).(RL+τ)} (8)

在两期模型中,当政府在二期采取抑制中小企业的政策时的约束条件(8)要求的 值明显小于不存在政府干预的声誉激励模型中的约束条件(5)。从而知道政府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不利的变化会导致中小企业没有动力选择成功率高的项目,在现实中也能看到,一些企业通过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从银行获取贷款,然后用获得的贷款从事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与经营主业无关的一些投资。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不存在借款人声誉激励的情况下,一期与两期情形下,借款人选择尽职的要求的私人收益最大值是一样的;二是当存在声誉激励情形下,借款人选择尽职所要求的私人收益最大值是大于没有声誉激励的情形。因此在较大的私人收益的情形下,借款人也会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尽职;三是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会抵消声誉激励的效果。

(二)政策建议

道德风险是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困境。本文基于借款人的声誉激励,发现在存在风险激励的情形下,企业更愿意追求项目比较高的项目,而不是追求私人收益。因此,如何加强借款人声誉激励和声誉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声誉管理,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信息联盟。信息联盟增加了企业的透明度,降低了银行信息收集和甄别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信息联盟的存在使企业感到不偿还贷款将面临严重的“声誉威胁”,违约将使企业难以再获得贷款。

二是扩大声誉信息搜索范围。借款人的声誉问题不光存在于商业信贷过程,还存在于依法纳税、社会责任、商业信用以及非正规金融等环节,所以应该建立更为广泛的声誉收集范围。

三是对于中小企业,更要关注其企业家的声誉。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股权与管理权的集中,企业家的个人声誉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声誉水平,对于企业的道德风险的最终收益者是企业家。加大中小企业企业家声誉惩罚,从而强化声誉激励效果。

四是转变政府的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建立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环境,杜绝政府利用权力和资源直接干预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

五是强化依法治国的方针。我国在行政领域的一些不规范也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建立依法行政的制度环境,为中小企业提高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中小企业长期经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Stiglitz,Joseph E.and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81,71(3)

2.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3(7)

3.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

4.黎日荣,周怀峰.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6)

5.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三联书店,2001

6.陈运森,朱松,王玉涛.企业声誉重要吗—基于银行借款的经验证据[J].会计与财务,2009

上一篇:英国需向加拿大学习 下一篇: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组织间网络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