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去哪儿了

时间:2022-08-13 03:50:55

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档“爸爸去哪儿了”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动落泪。“……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反思。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使你产生了类似的反思,请以“ 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引擎: “去哪儿”,表明的是去向。既是去向,就隐含了富有积极意义的正方向,也隐含了体现消极意义的负方向。

“了”,表明“去哪儿”是已经发生的,是过去完成时。汉语中的时态词“着、过、了、将”,我们要注意揣摩。从时态角度推敲,本文的写作重点不能是我们当下或将来怎么样,而应是对已经存在和发生的人自身或社会生活方向的一种反思。

对作文题的填空,是此次作文的又一个审题立意难点。为数不少的学生只取填空处的词语审题立意,比如单纯地大写特写“时间”“道德”等。

“对自身、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反思”“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使你产生了类似的反思”,都是命题的提示语。学生如把立意的重点放在“现实生活”“当下生活”的反思上,当然是最契合题意的;而由古至今地阐述一种文化现象的渊源和现状,也不失为一种扣题的写法。如果有学生的构思行文重点不是外观“现实生活”,而是内省自身,亦可,因为自我内心原本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

现场作文一

民国教育风尚去哪儿了

刘 阳

有一个时代叫民国,有一种精神叫民国教育风尚。

――题记

历史的车轮碾过,路上的辙痕告诉:我们新时代已到来,推陈出新,打破陈规,才是这个时代的唯一出路。可我认为,新时代缺少一种风尚,那是独属于民国时期的风尚。

那时的教育风尚成功造就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教育时代。为什么长袍马褂的晚清遗老能和西装革履的留洋博士同台授业竞技?那是因为民国的学术有兼容并包的风尚。为什么物质极端匮乏的西南联大能培育出诺贝尔奖获得者?那是因为民国的教育有开发人创新潜能的特点。更主要的是因为那时的教育家对教育对民族,始终怀有一颗赤诚的心。那一颗赤诚的心,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是蔡元培先生的“弘奖学术启文明,栽桃种李最多情”。那时的教育,学术氛围浓厚,志向目标专一。找回那时的教育风尚,我们的当今教育,也许会焕然一新,也许能回答民国教育培养的钱学森的“世纪之问”。

缺乏民国教育风尚的现今教育是什么样的?是“只重当下,尽弃当初”的急功近利,这个功利就是高分和名牌大学,就是名牌大学后的车子房子票子,就是名牌大学后的平步青云。试问,当下的学生又有多少人读书求学,还是为了“当初”的理想,为了当下的兴趣?“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迟的人是我”,年轻的学子悲苦咏叹后还得义无反顾地坚持支撑,是什么?是浙江高三标语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的雷人激励语!是湖南老师班会课上“上学为了赚大钱娶美女”的激励语!是父母不厌其烦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整天叮咛!再试问,当下学术造假为什么频频发生?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名利”二字!

只想着上大学后的升官发财,仅把学历证书当作实现此雄心壮志的通行证,仅把比人高的书本资料当作实现此雄心壮志的敲门砖。最终,活生生的学子只会变成一个个没有灵魂的冷冰冰的存钱罐。那样的人生是庸庸碌碌的,是弄虚作假的,是见识浅陋的,是没有价值的。庸庸碌碌是因为缺少民国教育家的壮志雄心;弄虚作假是因为缺少民国教育家的正义诚心;见识浅陋是因为缺少民国教育家的好学专心。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只重当下名利,尽弃当初理想是不可取的。

今天的我们,何以要重拾那时的教育风尚,甚至重拾那时的情感方式?因为我们放下笔考虑的是自己能考多少分,他们放下笔可能就是为祖国的命运去游行。因为我们找老师为了询问一道题的解法,他们找老师可能为了国家的明天而争辩。

重拾民国的教育风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甚至,重拾那时的情感方式,我们的人生也会趋向雅致,摒弃粗糙。那时,我们的离别,也不再是旁若无人的抱头痛哭,而是“轻轻的我走了”的细腻柔情。

真的,时下的我们,该做的不是一味地向前冲,而是应该停下来,回头看看。这让人一再回想的民国范儿,这让人反复怀想的民国教育,有多少值得我们重新捡拾,掸掸上面的灰尘,小心地放入口袋,然后再继续前进。

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实现我教育的辉煌。如此,我们的国家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教师点评:

作者能把自己的思考与当下的人生世态相关联,行文富有对现实思考的鲜活和深度。本文把论述重心放在民国教育与当今教育的比照思考上,在对照思考的基础上,重新捡拾民国教育精髓,以振兴今日教育,实现民族百年梦想,成了水到渠成的结论。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7分=55分

现场作文二

善意去哪儿了

陈 迪

当你冲我微笑的一刹那,即使我心如木石,也会为之动容;当你为我捡起落地钱包的那一刻,即使我警惕心强,也会被你感动;当你在电梯关闭前,等待我仓皇而入的那一瞬间,即使我内心冰冷,也会被你感化……

一切的感动,源于那股名为善意的清泉。

一副墨镜,一只二胡,一把椅子,一块破布,一双粗糙的手,一身破旧的粗布衣裳。如此场景,在哪里最为多见?当然是公交车站旁或地铁的通道里。当每日从上下班或是上下学的路途中匆忙而过时,你可曾注意过,站在你身旁弹唱的他们?你可曾注意过那块破布上的几枚硬币?你又可曾驻足静静倾听他们拉唱出的悲伤?那些被我们称为“乞丐”,被我们厌恶而几近抛弃的人。他们从未被注意过,从未被了解过。当对苦难司空见惯到熟视无睹时,当都市喧嚣掩盖了善意心泉的叮咚声时,你的心泉是否会泛起一丝善意的涟漪?

我们善意的心泉究竟是缘何枯寂断流的呢?原来是善意流经的上中下游都有些污染了。

上游善意之泉能否喷涌,关键在于良知的执守与否。看到街头的乞丐,如果我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甚或心安理得地以“生活节奏紧张,没时间停留”为借口,昂首阔步而去。如此,我们心泉之源怎会流出善意之泉水呢?“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人释放内在善意的起点,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质。

中游善意之泉能否流淌,源于外在社会环境的纯净与否。当善意遭遇欺骗甚至讹诈,确实令你我痛心疾首。人前低首行乞,人后饭店挥霍。城市行乞成产业,农村老家起高楼。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不得不质疑,甚至将这质疑推而广之:“既然能够在地铁里弹唱,为何不去做一份‘正经’的工作,想必他们是觉得,以换取同情的方式,来钱更快吧。”

其实我们还得细加思量,欺骗毕竟是个案。不能因为欺骗的个案,我们便完全抛却对苦难者的恻隐之心啊!善意的心泉,也绝不能因为途中个别地段的污染,而干脆停止流淌啊!与其拒绝一切地将其断流,不如用真诚的行动冲刷掉沿岸的污染。

下游善意之泉能否广延万里,源于善意之泉守护者的多寡。如果我们以自己力量淡薄为理由,拒绝对善意之泉的守护,那么又如何使善意之泉广延千里,润泽天下?如果我们多数人拒绝对善意之泉的守护,那么这世界将出现爱心的荒漠。相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有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守护这善意之泉,社会才会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和谐。我想起了那个靠拾荒18年资助百余名贫困生的92岁老人。在这个拾荒老人的善良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守护那润泽天下贫苦人的善意之泉呢?

无视身边的苦难,甚至将这苦难作为怀疑社会诚信、调侃身边苦难的理由,不经意间,我们已沦为“无善意的闲人”,呜呼!

善意的心泉去哪儿了?销声匿迹了吗?不。它只是有意无意地退隐到我们灵魂深处了。相信,只要我们肯用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去净化那股泉水,善意很快就会欢快地向我们奔涌而来。

教师点评:

作者把善意想象成泉水,这是其构思的独特之处。而把善意心泉,分成上游中游下游则是其思考的深度。上游善意之泉能否喷涌,关键在于良知的执守与否;中游善意之泉能否流淌,源于外在社会环境的纯净与否;下游善意之泉能否广延万里,源于善意之泉守护者的多寡。这样形象化的阐释,蕴含了内外因的思考。文末,作者还把思考的重心,归结到内在恻隐之心的发动上,使得文意丰厚。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6分=53分

现场作文三

汉族文化去哪儿了

曲云鹏

汉族,不止是一个民族称呼。

――题记

相信,但凡中国人,从小就对“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样的歌词耳熟能详,也从小就对“中华民族由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组成”的事实感到自豪。没错,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包容的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因为国家的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也更加绚丽夺目。然而,当我们欣赏傣族姑娘婀娜的舞姿时,当我们聆听蒙古汉子豪迈的高歌时,当我们感慨藏族信徒虔诚的朝拜时……有没有人曾扪心自问:汉族文化去哪儿了?

提到少数民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节日里各个民族的华美盛装。的确,服饰不失为一个民族最好的名片。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汉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想必是少之又少!提到汉服,又有多少人能想到眼前的汉族并不是遥远的汉朝的汉族?有多少人知道韩服、和服这些被他国视为珍宝的服饰,其实都是源自那个遥远朝代的汉服?我想这更是屈指可数了。一个连本民族的传统服饰都不甚了解的人,实在是愧为汉族人,愧对汉文化!

对汉文化的漠视,其实绝不止于服饰。看看吧,有多少人在生病时会率先选择中医?有多少人提到情人节最先想到的会是七夕、元宵?又有多少人提到《诗经》只知道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未必知道其具体篇目,更不用说其本意?恐怕答案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现状,身为汉族儿女,你怎能不感到痛心疾首?

如果仅仅如此,也许还无法说明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当韩国宣布为端午节、活字印刷术乃至所谓的韩医(中医)申遗之时,是否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呢?如果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那么这文化必将为他人所侵吞。

汉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大比重,文韬武略,本应荣耀自豪,如今却被漠视;中医、端午节、活字印刷术,本就独树一帜,如今却被抢夺,这难道不是汉民族汉文化的大不幸!我想,这大不幸也许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此前打倒一切的新文化运动了,要“归功”于如今甚嚣尘上的哈韩哈日了。此前的引进西方文化也好,如今的吸取外来文化也好,本意原是好的。但由于过于“崇洋”,使得人们渐渐淡忘了本民族的文化,如同那邯郸学步,最后只沦落到不伦不类的地步。

如今是商业化时代,许多民族都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商业载体。虽然我对这样的做法不敢苟同,但这却也足以证明文化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本。一个连本民族传统文化都漠视的民族,也终将被世界所轻视。

复兴汉族文化刻不容缓,不要再让汉文化名存实亡!

教师点评:

本文由一个个追问,呈现出逐层递进的逻辑链条。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怎么样”的结构方式阐明对待汉文化的态度。“为什么”层面的论述,主要从既往的“新文化运动”和当下的“哈韩哈日”文化现象角度,分析了汉文化式微的原因。最后,自然延伸到“商业化时代”,复兴汉文化的“刻不容缓”,对“怎么样”进行了探讨。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6分=52分

上一篇:浅谈中职院校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有... 下一篇:从电影《鸟人》、《肖申克的救赎》、《被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