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柯丁顿:敢对安娜.温图尔说“不”的“女魔头”

时间:2022-08-13 03:42:09

图 CFP

看过电影《九月刊》(The September lssue)的人都会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里面最出彩的人物并不是《Vogue》美国版主编、被视为“时尚女魔头”原型的安娜・温图尔,而是这本杂志的创意总监格蕾丝・柯丁顿(Grace Coddington),因为她是片中唯一一个敢和安娜顶嘴的人。

《九月刊》是今年时尚界的一枚重磅炸弹,作为一部典型的“时尚电影”。它讲述了顶尖时尚杂志《Vogue》美国版主编安娜・温图尔带领智囊团为2007年秋季“九月刊”做准备的过程,该期杂志重近5磅,厚达840页。《九月刊》中的安娜气场一如想象中的强大,一堆人等着她发号施令,但格蕾丝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的想象: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对“女魔头”说“不”。

学会对“女魔头”提要求

格蕾丝对遭到安娜否定的同事说,你要强势点,要学会提要求,否则你会输的。

如今时尚杂志的制作过程已经形成了一条流水线,但《九月刊》还是用力营造了《Vogue》这条最知名流水线上的紧张气氛。编辑部的活动衣架上挂满了一排排琳琅满目的衣服,仿若来到某个名牌衣饰的储藏间。从这里挑出一些穿在模特身上,拍出具有创意感的图片,就是编辑们的任务,而要变成印刷品出现在读者面前,就必须经过主编安娜的火眼金睛。

一个编辑的意见在遭到安娜否定之后,对着创意总监格蕾丝诉苦,“我想杀了我自己”。顶着一头红色膨胀卷发的格蕾丝微微一笑,随后对他说: “你要强势一点,要提要求,一定要坚持,否则过错就全是你的了。千万不要太和善,对我也一样。”

这可是格蕾丝的经验之谈。因为面目温和的她本身就是一个倔强的人。和她共事过的人评价说:“绝对不要对格蕾丝说‘绝不’。”(Never say never fo Grace,)导演R.J.Cutler回忆说,电影拍摄时,霸气十足的主编安娜要求格营丝修饰漂亮但不符合标准的图片时,一向反对数码修片的格蕾丝不同意,而安娜此时的态度已经转变为建议性而不是强制性,这多少让等着看两人发生冲突的摄制组感到失望。

导演提供的这段插曲证实了格蕾丝已经找到了和安娜和谐共事的模式, “找到一个为《Vogue》工作的合理方式,让自己变得重要”。对安娜本人乃至《Vogue》来说,格蕾丝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她被视为《vogue》美国版的2号灵魂人物,从1988年开始,便和安娜一起踏入了杂志办公室。

如果将《Vogue》杂志比喻为一条船,那么安娜相当于航行命令的船长,格蕾丝就是让船保持航行的舵手。作为杂志的创意总监,她需要对不同的时尚趋势作出预测,并将之准确快捷地传达给读者。更为重要的是,格蕾丝面对的是有限的预算,而安娜是不关心这些的。当安娜因为图片风格不合心意而毙掉格蕾丝的作品时,她除了感到沮丧,还略带抱怨地说,“她已经毁掉了5万美元”。

尽管格蕾丝时常和主编安娜针锋相对,但安娜对这位事业伙伴非常满意,她曾经说, “我们两个会像疯子一样大吵,但我知道她尊敬我,而我毋庸置疑也非常尊敬她”。尽管安娜比格蕾丝的名头响亮,但她深知如果少了格蕾丝,摆在读者面前的《Vogue》美国版可能没有如今这么精彩。

其实,格蕾丝和安娜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和睦。两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相识,并在《Vogue》英国版共事,后来格蕾丝因为不习惯安娜的工作方式而前往纽约,担任CK品牌的艺术总监。她和布鲁斯・韦伯一起拍摄了许多非常成功的广告片,其中就有老牌超模克里斯蒂・特林顿演绎的Eternity香水广告。不过格蕾丝很快就开始怀念坐在秀场看秀的感觉。1988年,恰逢安娜被任命为《Vogue》美国版主编,她在赴任前的一个周五邀请格蕾丝共进晚餐,当即拍板和她重新成为同事,由此开始两人20多年的合作神话。

车祸、爱情、事业

格蕾丝年幼时是方圆100英里内唯一订阅《Vogue》的人。成年以后,她捕获了周英华的心。

时尚圈有一个铁定的规律,秀场的第一排留给圈内大腕儿级别的人物,而格蕾丝总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地记着笔记,这足以证明她的地位。不过,格蕾丝取得如今的成就,并非一帆风顺。如果不是一场车祸,现在她的名号更可能是“超级名模”而不是创意总监。

格蕾丝1941年出生在英国威尔士的安格尔西岛,父母在这里经营一家小饭店。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附近人烟稀少,自己没有什么玩伴,等她稍微懂事之后,最大的乐趣就是看《Vogue》杂志,“我大概是方圆100英里内唯一订阅《Vogue》的人。我所说的订阅并非指邮递员将杂志送到我手里,而是需要我每个月亲自跑去报刊经销商那里,看他们是否留有一本”。

由于痴迷时尚,家附近又没有什么时装商店,她甚至给自己制作衣服。格蕾丝17岁的时候,同学恶作剧般地把她最丑的一张照片寄给了《Vogue》举办的青年模特大赛,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名次,她随即进军模特界。1960年,格蕾丝前往伦敦,在一家咖啡馆工作,业余就读马歇尔(Cherry Marshall,50年代英国著名的模特)模特学校的课程,不过当时,马歇尔对格蕾丝直言:“你不会成功的,你不够出色。”

马歇尔的话并没有打击到格蕾丝的信心,她很快便经人介绍,认识了著名时装摄影师诺曼帕金森。诺曼・帕金森对其喜爱有加,并为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很快,格蕾丝成为时尚圈的宠儿,可塑性极强的她总能轻松演绎不同的风格。然而,在模特事业刚刚有了起色之际,1967年格蕾丝遭遇了一场车祸,整张脸被刮破(甚至失去了眼睑),不得不通过整容来重塑面容,格蕾丝的模特生涯就这样遭到了重创。

改变的机会来自于发型大师沙宣,他钟爱格蕾丝并不平整的脸庞,为她设计了摩登的几何形状短发,配上玛丽官的著名迷你、浓重的假睫毛和眼线,拍摄了一组有别当时盛行的金发美女的照片。这组照片让人心醉神迷,并被当时才16岁的莫罗・伯拉尼克(Manolo Blahnik)钉在墙上,也让格蕾丝捕获了华裔商人周英华(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次子)的心。当时的周英华还是一副长发垂肩的艺术青年形象,格蕾丝回忆:“当我遇见他的时候,他一无所有。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他只有4双筷子,两个盘子,两张椅子,一口圆锅。他是在开了餐馆(Mr.Chow)以后,才渐渐成为收藏家的。”

1969年,新婚不久的格蕾丝收到了《Vogue》英国版初级编辑的职位邀约,她欣然应允,开始和传奇摄影师赫尔穆特纽顿、史蒂文‘梅塞等默契合作。模特出身和姣好的身材,让她常常可以直接将秀场的设计穿在自己身上反复试验。遗憾的是,格蕾丝与周英华的婚姻在一年后触礁,格蕾丝将这段失败的婚姻归因于“文化差异”。但她却在《Vogue》英国版工作了19年,一直做到高级编辑后才跳槽离开。

格蕾丝说她的日常爱好是阅读童话书和做梦,这种孩子般的纯真气质直接反映在她的作品中。她总能将梦幻般的想象通过图像展示出来,这种风格虽然在后来被各家杂志争相模仿,但格蕾丝的作品中总能找到更为俏皮和摩登的元素。《九月刊》中,同事对她如此评价: “只有格蕾丝能(做出这种作品)。”

1999年9月,为了纪念格蕾丝在《Vogue》任职30年(英国版19年,美国版11年),《Vogue》特意推出了一本摄影集,里面名家云集,聚集了她人行以来的精美图片,“女魔头”安娜和“时尚大帝”卡尔・拉格菲尔德为其撰写了前言,这再次印证了格蕾丝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格蕾丝本人依然十分低调,在人们因为《九月刊》而试图打探更多关于她的消息时,她说:“我要停止染发了,让白发全长出来,这样就没人能认出我了。”

上一篇:温妮.曼德拉:天使与魔鬼共生的女人 下一篇:再见,奥普拉脱口秀!你好,奥普拉电视网!